首页 > 经济·科技

“金豆子”如何炼成?小小咖啡豆带出活色生香大产业!

2023-05-30 10:18:5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木棉花开,咖啡果熟,云南保山又迎来火红的咖啡采摘季。中国98%以上的咖啡产自云南。云南小粒咖啡的特点是浓而不苦、香而不烈,还略带果味。而保山则是中国咖啡产业化的发源地,保山产的小粒咖啡是中国精品咖啡的代表。俗话说,萃取一杯好咖啡,需要三分钟;种好一株咖啡,需要三年。今天我们就去云南看看,一粒精品咖啡豆是怎么诞生的。

  当我们来到云南保山时,正赶上小粒咖啡采摘季的尾声。因为目前采咖啡只能靠人工,所以每到采摘季,咖啡园的主人番啟佐就要雇上百名村民前来帮忙,这也给大家创造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番啟佐被当地人称为种咖啡的高人,不仅因为他的咖啡品质好,而且还因为他的咖啡园海拔高,达到1800米左右。那么,为什么番啟佐一家人要在这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山里坚守呢?答案就是为了这特殊咖啡——瑰夏。

  番啟佐的父亲、祖父都是咖农,他是典型的“咖三代”。这种现象在保山很普遍。从1952年起,保山开始集中种植咖啡,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为日后发展咖啡产业打下了基础。

  到了20世纪90年代,云南保山、普洱、临沧等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卡蒂姆咖啡。这是一种商业咖啡豆,优点是抗病性强,产量高,缺点是价格低,咖农主要以生豆的形式卖给外企做速溶咖啡。由于中国的咖啡产量很小,仅占全球的1%,所以咖啡生豆的定价权不在自己手里,而在国际咖啡豆期货市场。因此,有人说中国98%的咖啡来自云南,而咖农的利润率只有1%。

  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首席咖啡专家、研究员 黄家雄:比如2011年一公斤价格高达25块多;但是2012年以后价格是持续下滑;到2018年跌到谷底了,平均一公斤价格14块7毛8,远远低于成本价了。

  其他咖农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我们来到被称为“中国咖啡第一村”的新寨村。它拥有全国唯一上万亩连片的咖啡地,95%的农户都种咖啡。咖啡低谷时期,村民们也遭受了沉重打击。

  到底该怎么打破低价的魔咒呢?保山人给出的答案是精品咖啡。所谓精品咖啡指的是种植、采摘和加工工艺均达到严格标准的咖啡豆。精品咖啡不同于普通咖啡,它不受国际咖啡豆期货市场的制约,价格远超普通咖啡,市场需求旺盛,于是保山决定走精品咖啡和精深加工之路。

  保山人走精品咖啡之路是有底气和实力的。因为这里在高黎贡山脚下,北纬24到25.5度之间,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热,土质肥沃,是世界著名黄金咖啡种植带的顶端。

  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首席咖啡专家、研究员 黄家雄:白天光合作用比较强,养分制造比较多,晚上低温养分消耗少,积累多,营养成分比较丰富,香气比较好,形成优良的品质。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的惊人速度增长,远超全球2%的平均增速,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一万亿元,而中国的精品咖啡缺口很大。

  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首席咖啡专家、研究员 黄家雄:去年我们的消费量28.8万吨,但我们产量只有11万吨左右,还缺口17万吨,前景非常广阔。所以我们提出来巩固一产、提升二产、开拓三产,实行一二三产良性循环发展

  在保山越来越多的咖农选择种精品咖啡。“咖一代”杨江春是咖啡种植新势力的代表。在他的咖啡园里,种了瑰夏、波旁、云咖1号等十多种精品咖啡,各种科技手段随处可见。

  不过,光有精品鲜果还不够,接下来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都要精益求精才行。清洗、筛选、去皮、晾晒、精选分级,在专业加工厂里,鲜果经过多道工序后变成咖啡米,之后再送往精深加工企业

  这家咖啡企业发现,中国的精品咖啡缺口大、利润高,因此决定把精品咖啡作为产品核心。为此,他们还要把咖啡豆的瑕疵率从入库的2%降到2‰。在精品咖啡豆的基础上,这家企业推出了烘焙豆、冻干粉、挂耳咖啡等上百种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走精品化道路,不仅让企业发展了,同时也带动上万名咖农种植精品咖啡,形成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保山全市的咖啡精品化率从不到10%上升到40%以上,带动咖农5万余人,人均收入4000元。走精品化之路让村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云南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立本:我们将把精品贯穿到一二三产全产业链当中,提升精品率和精品加工率,做实、做强、做大保山小粒咖啡土特产这篇文章,让咖农增收。

  在保山,咖啡不仅是一种饮品,还是欢乐的载体。在保山一家以咖啡为主题的产业文化园里,游客们不仅能看到咖啡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乐趣。比如,在帐篷里露营。在这里还能学到很多关于咖啡的有趣知识,或者体验一顿特殊的咖啡宴。最后,还能跟着老师学习手冲咖啡。

  通过打造“咖啡+”的商业模式,咖啡不再只是一粒廉价的豆子,而是一颗有高附加值的金豆子。目前,在保山像这样的咖啡庄园共有17家,其中5家是省级精品咖啡庄园,年收入近亿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不仅带动了企业,也给“中国咖啡第一村”新寨村的咖农们带来很多启发。

  山上长满咖啡树,院里晒着咖啡豆,墙上绘着咖啡画,村里飘着咖啡香。这便是今天新寨村给人的第一印象。现在,咖啡不仅是村里的经济支柱,更是引流的密码。他们又提出了“十百千万”规划。

  云南保山市新寨村党总支书记 王加维:十就是做十个咖啡庄园;百是有五百多户人家,提出一百户做农家咖啡小院,已经全部启动了;千是专门划了一千亩的一块基地,海拔在1200米,种全球最昂贵的瑰夏咖啡;万是万亩咖啡园,逐步全部把它改良成精品咖啡。我们总的目标是以产业带动旅游的模式,让全村人民共同富裕。

  咖农段绍华第一时间便报名参加了“100个咖啡小院”计划。目前,保山市有7万多人从事咖啡产业,咖啡产业综合产值达40多亿元。保山精品咖啡产业园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可以说,在保山“从豆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过去的土特产,今天的金豆子。保山的精品咖啡之路,可以归纳为“一纵一横”。在纵向上,通过深加工、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尽可能延长咖啡的产业链、价值链,从而摆脱咖啡豆价格受制于人的魔咒;在横向上,通过走“咖啡+”的道路实现产业融合,把一粒粒小小的咖啡豆,做成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大产业,用咖啡产业的振兴推动了乡村振兴。​(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实探盱眙龙虾产区:20万人打造的龙虾产业链,到底是不是个赚钱的好生意

      当你在盱眙当地的餐厅点了一份300元的小龙虾套餐,有大约150元利润会落入餐厅老板的口袋,另外还有大约60元利润,是被养殖户赚的。  盱眙县被称为“中国龙虾之都”,人们最常吃的经典口味十三香小龙虾就由此开创。除了餐馆,盱眙当地已经形成了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配送和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当下,龙虾产业也已成为盱眙的支柱性产...

    时间:05-28
  • 吃干榨尽形成“甜蜜产业链”

      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的蔗区,眼下,农户们抓紧砍收今年最后一波甘蔗。运输卡车穿梭在田间地头和大小道路上,将收获的新鲜甘蔗运往各个糖厂。在耿马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榨糖区,大型机器轰隆隆不停运转,一捆捆甘蔗卸车、除杂后被输送到压榨机,流出的蔗汁紧接着被送往下一个车间。  耿马县位于西南边境,这里气候炎热、日照充足、雨量...

    时间:05-28
  • 山东“邻墙合作”助力产业链式发展提质增速

      中新网济南5月27日电 (记者 沙见龙)走进位于山东泰安新泰市的山东远程本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着组装新能源汽车。谈及项目选址落户新泰市的原因,该公司总经理吴进科直言“就是看中了当地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基础。”  作为全国中重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山东新泰市拥有227家汽车及...

    时间:05-27
  • “两山”高效转化富民增收 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走进了浙江安吉。这里是我国著名的竹乡,却也面临着竹子卖不上价的难题。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近百万亩毛竹林既是安吉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现“两山”高效转化、富民增收重要的资源存储。竹产业如何焕发新活力?记者来到浙江安吉县的这片毛竹林时,赶上省里的农林专家到...

    时间:05-27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不产一滴油 浙江舟山何以构建“万亿”油气产业链

      中新网舟山5月26日电(记者 胡丰盛)浙江舟山,正悄然站上构建“万亿”油气产业链的风口。  位于舟山的鱼山岛,原先只是孤悬在海上的小岛,如今已悄然蝶变成中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石化基地。不远处的岙山岛,则是中国最大的油气储运基地。国际船油加注智能监管服务应用驾驶舱 胡丰盛 摄  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

    时间:05-26
  • 从初级生产到高附加值加工 山西屯留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题:从初级生产到高附加值加工 山西屯留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作者 李庭耀 刘晓荣  一粒玉米能变成什么,爆米花还是玉米油?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一粒粒玉米通过高新技术加持,衍生出药用葡萄糖、醇溶蛋白、产朊假丝酵母蛋白等十余种产品。从初级生产到深度加工,再到高附加值加工,玉米身价猛增,串起一...

    时间:05-26
  • 夯实产业链现代化关键支撑点

      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速,正成为产业链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载体,也是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

    时间:05-26
  • 制造业产业链融通发展论坛举行 业内专家建言以数字化驱动融通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刘一 张素)“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标杆效应已明显发挥,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经济不仅需要领军企业,也需要单项冠军。发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既是当下之需,也是长远之策。”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近日表示。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创新动能的活力主体、补...

    时间:05-25
  • 报告显示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  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其中,《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

    时间:05-25
  • 讲好“陕茶故事” 陕西省持续推进茶产业链建设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李一璠)记者23日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已超前完成“十四五”面积扩增目标。茶叶总产量12.8万吨、同比增长6.49%,一产产值228亿元,同比增长7.24%。2022年,紫阳、西乡、平利、泾阳、南郑、镇巴6个茶叶主产县获评全国茶业百强县。  据悉,目前陕西省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161...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