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3-05-28 07:43:59

来源:经济日报

  网约货车司机、网约配送员与平台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层层转包后劳动者与哪家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网络主播与文化传播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平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引发社会普遍关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了一批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研究室副主任李文静表示,一方面,新就业形态呈现用工主体多元、就业形式多样、组织较为灵活等特点,传统的劳动法律体系难以完全适用;另一方面,新就业形态并未改变劳动交换的本质属性,劳动者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方面存在急迫的保障需求。

  2020年6月14日,刘某与某信息技术公司订立为期1年的《车辆管理协议》。次年3月,该公司提出提前终止合作关系,双方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和支付经济补偿产生分歧。后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认定刘某与某信息技术公司成立劳动关系,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学会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林嘉认为,部分新业态就业岗位将劳动管理数字化,但劳动者的从属性状态并未实质改变。应主动识别“隐蔽劳动关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业务外包、劳务外包是新就业形态领域平台用工过程中常见的用工方式。某货运代理公司承包经营某外卖平台配送站点,2019年5月,该货运代理公司又与某劳务公司订立《配送业务承包协议》,约定由劳务公司负责站点的配送员招募和管理工作。同年7月,何某进入外卖平台站点工作,并与劳务公司订立了为期1年的《外卖配送服务协议》。半年后,何某在配送途中受伤,对其赔偿治疗费用的要求,货运代理公司以未与何某订立任何协议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劳务公司则以与何某之间系劳务合作关系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何某于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说:“本案根据某货运代理公司的用工管理以及报酬支付等行为,一方面认定用工关系的主体是某货运代理公司和劳动者,另一方面认定当事人之间出现了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因此构成劳动关系。”

  案例显示,并非所有平台企业与劳动者都构成劳动关系。2018年11月,李某与某文化传播公司订立为期2年的协议,文化传播公司作为经纪人,将李某培养成知名网络主播。双方协商确定权利义务,并约定收益分配。4个月后,李某单方解除《艺人独家合作协议》,并以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要求该公司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因李某与该文化传播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体现出平等协商的特点,未体现出相关规定要求的劳动管理及从属性特征,被认定为民事关系。李某的诉求与事实不符,最终没有得到支持。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副庭长窦江涛表示,演艺经纪合同体现的民事关系与劳动合同体现的劳动关系存在明显区别。“实践中,并非所有的网络主播与直播平台或经纪公司建立的均为劳动关系,部分网络主播自愿选择工作时间、相对不受工作规则控制,其对平台的从属性减弱、用工关系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呈现出灵活用工的特点,故应以事实为基础进行个案分析。”窦江涛说。

  敖 蓉(来源:经济日报)

敖 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部门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梁晓辉 张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26日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这批典型案例有6个,覆盖平台经济主要行业类型和常见用工方式,包括:如何认定网约货车司机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何认定网约配送员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

    时间:05-26
  • 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6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实践,对于切实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办理质效,充分实现平台经济良性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互促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

    时间:05-26
  • 人社部、最高法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中新网5月26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26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实践,对于切实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案件办理质效,充分实现平台经济良性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互促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

    时间:05-26
  •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中新网青岛5月25日电 (记者 张晓曦 胡耀杰)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25日在青岛举办。来自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山东省委会主委、山东省...

    时间:05-25
  • 准毕业生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准毕业生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本报记者 陈丹丹  《工人日报》(2023年05月25日 06版)  进入毕业季,对于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提前实习是“双向选择”的重要考察期。然而,提前实习是否会面临权益保护“空窗期”?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又该从何时算起?  日...

    时间:05-25
  • 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受到年轻群体青睐

      以音乐节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受到年轻群体青睐  赴一场音乐节,邂逅一座城  阅读提示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有40多场音乐节举行。成千上万的乐迷奔向各个举办城市,也顺势带火了当地的旅游市场。  为一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在享受音乐狂欢的同时,收获一段旅行时光。这正在成为一些年轻游客...

    时间:05-24
  • 更好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

      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  更好认识和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圆桌)  主持人:本报记者 何民捷 赵渊杰 殷烁  嘉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郇庆治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唐正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傅小强  我们...

    时间:05-15
  • 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学术随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需要从人类文明演进、世界现...

    时间:05-15
  • 网约劳动者难以确立劳动关系怎么办 专家提建议

      □ 本报记者 陈磊  前不久,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  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网约劳动者主要是外卖配送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其中,综合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仅外卖骑手的数量就超过1000万名。但庞大的网...

    时间:05-15
  • 网约劳动者难以确立劳动关系怎么办 专家提建议

      □ 本报记者 陈磊  前不久,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  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中,网约劳动者主要是外卖配送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其中,综合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仅外卖骑手的数量就超过1000万名。但庞大的网...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