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八仙过海”数看中国

2023-05-27 14:05:23

来源:动静新闻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数字政务治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八大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扬帆数字“蓝海”

  2016年,贵州成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年10月,又有两个跨区域类综试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四个区域示范类综试区(上海、河南、重庆、沈阳),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试区(内蒙古)获批成立,八大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自此成型,共同引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四大板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

  向数字“蓝海”进发,八大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制度创新、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产业聚集、大数据要素流通、数据中心整合利用、大数据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索,推动我国大数据创新发展

  先行先试 贡献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大数据发展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重要战略定位。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贵州通过建设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数字经济发展风生水起、攀高向新,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中国第一,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数据“一云一网一平台”,省级政府电子服务能力综合指数全国第一,出台全国首个大数据地方法规,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成为大数据领域的国际性盛会、世界级平台。

  贵州在先行先试中打造了大数据发展的1.0版,以一域之实践彰显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和5G网络。截至4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5G移动电话用户达6.34亿户,5G基站总数达273.3万个。

  内蒙古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云谷片区,在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B区,去年已开工建设了2栋数据中心、1栋动力中心及配套的室外工程,预计本月竣工。

  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项目规划建设42栋数据中心及19栋配套设施,每栋数据中心可提供2700个机架、近3.6万台服务器的云计算能力。项目全部建成后,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云计算园区、亚洲最大的互联网数据交互中心。随着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林格尔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运行,和林格尔新区总出口带宽达51.8T,实现了“京津冀网内时延10ms,上海网络时延28ms,广州网络时延42ms”。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十三五”期间,全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效显著。

  发展工业大数据、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是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佛山,数字经济正让传统的陶瓷业焕发着新活力。在一家陶瓷企业,通道上不见一丝尘土飞灰,也不见灰头土脸的制陶工,取而代之的是AGV机器人在高效运作的“身影”。依托数字化,企业将传统生产车间的制造孤岛连接为一条智能化生产链条。“数智化”转型不仅让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量稳定提升、成本下降,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效能提升。今年一季度,广东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437.6亿元,同比增长16%,位列全国千亿规模省市第二。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推动2.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广东正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未来三年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整体架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为下一步河南省全面建设高水平数字政府提供了发展蓝图和行动指引。

  “方案架构清晰,内容详实,技术路线合理,推进措施可行,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既有全局性谋划,又有创新性架构,还体现了系统性重塑,有助于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对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方案给予肯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大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在数字“蓝海”中踏浪前行,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动静新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方舆数字底座”发布 拟打通数字中国建设“基层一公里”

      中新网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张伟)5月27日,在贵阳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方舆数字底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运营平台”正式向全国发布。  方舆数字底座包括一个数字技术底座、两类应用基础设施(数字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和数字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和一套原生数据治理体系。基于数字底座,可以快速创建各类数字...

    时间:05-27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出席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部长级会议

      王文涛部长出席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部长级会议  5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美国底特律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出席中国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部长级会议。中国加入DEPA工作组主席国智利外交部国际经济关系副部长萨纽埃萨主持会议,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

    时间:05-27
  • 聚焦“三角循环”关键要素 助力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张伟)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金融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论坛26日在贵阳成功举行。政产学研企齐聚一堂聚焦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需要加强政产学研企的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共赢发展的行业生态。  论坛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承...

    时间:05-27
  • 加速打通信息“大动脉”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5G基站总数达264.6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6.2亿户,千兆接入用户突破亿级规模。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在日前举办的2023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专家表示,要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筑牢数实深度融...

    时间:05-26
  • 投资贵州数字经济产业 又一批大数据项目“向黔进”

      中新网贵阳5月25日电 (岳旺 陶可)2023贵州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25日在贵阳市举行。活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个;签约产业投资项目8个,签约总金额49亿元(人民币,下同)。签约项目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项目等数字经济产业。  “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

    时间:05-25
  • 多国青年分享交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经验

      中新社贵阳5月25日电 (记者 杨茜)25日,青数聚·亚洲青年大数据创新创业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论坛以“青春遇见贵州·数字引领未来”为主题,关注青年在大数据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以2023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为交流平台,互相学习借鉴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创新创业方面的经验。  菲律宾菲华青商会创会会长蔡荣煊此...

    时间:05-25
  • 实体经济是“本钱”

      有名外省企业家对记者说:“几年不见,百色变得不认识了。新项目接续不断,活力越来越大!”老区何以换新颜?百色市委、市政府回答: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  产业振兴、实业强市,百色铝表现最突出。聚焦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新基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推动高端化;建设铝工...

    时间:05-25
  • 人民财评:以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6%;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日前,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一个个耀眼数据,一项项惊人纪录,彰显着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突...

    时间:05-24
  • 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报告: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  中国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方面系统总结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开展数字中国发展...

    时间:05-23
  • 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报告: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  中国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方面系统总结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