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3-05-27 07:17:47

来源:经济日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我国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近年来,垃圾分类工作紧盯科学规划、设施建设、安全运行等关键环节,注重依法建章立制、督促指导、评估评价,统筹推动垃圾分类抓点、连线、扩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截至2022年年底,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焚烧处理能力占比77.6%,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时 锋)(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上海虹口嘉兴街道垃圾分类四年间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李秋莹)“粽子叶是干垃圾,榴莲壳是干垃圾……”大家还记得被“你是什么垃圾”支配的日子吗?你现在的垃圾分类坚持得如何?垃圾分类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上海市虹口区生活垃圾分类展示馆 李秋莹 摄  从今年起,我国将于每年5月第四周开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

    时间:05-26
  • 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小区垃圾分类覆盖将超九成

      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  小区垃圾分类覆盖将超九成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将力争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2年底,297...

    时间:05-26
  • 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小区垃圾分类覆盖将超九成

      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  小区垃圾分类覆盖将超九成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我国将力争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2年底,297...

    时间:05-26
  • 广西汽车城上线新能源分类运输车 助力垃圾分类

      中新网柳州5月25日电(林馨)5月25日,广西柳州市举行“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暨新能源生活垃圾分类车辆交车仪式。新一批24辆新能源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将投入各城区环卫所使用,助力垃圾分类运输。  作为新兴汽车城,柳州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汽车工业优势、顺应绿色发展趋势,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

    时间:05-25
  •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中工网北京5月24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时斓娜)记者今天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该部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围绕“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开展首届全国城市生活...

    时间:05-25
  • 2025年底前 我国将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邱玥24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我国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使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近年来,垃圾分类工作...

    时间:05-25
  • 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本报记者 王 春  你能想象吗?过去一年里,上海浦东15万户居民家庭的用电竟然是生活垃圾资源再利用后获得的。经过处理的干湿垃圾有变成电的“魔力”,就连建筑装潢垃圾经过资源化加工,也能成为再生骨料,回归城市建设。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

    时间:05-25
  •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时斓娜)记者今天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该部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部署持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覆盖;围绕“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开展首届...

    时间:05-25
  • 习言道|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时间:05-24
  • 城市生命线保障安全运行

      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电力、电梯、通信、轨道交通、综合管廊、输油管线等,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等重要任务,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基础设施生命线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是城市安全运行的保障。  住...

    时间:05-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