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民生调查局】买房不用掏首付,还能“倒拿”50万?

2023-05-27 06:43: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5月2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继“低首付”和“零首付”之后,楼市竟然还诞生了更离谱的“负首付”?

  近期,有多个热点城市的房产中介声称,买房可以做到“负首付”。贷款买房的购房人不仅无需支付首付款,还可以从银行另贷到一笔钱作为装修款。这样的“好事儿”靠谱吗?

城区楼宇林立。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负首付”从何而来?

  最近,一则房产中介的朋友圈截图广为流传。一位重庆市巴南区的房产中介宣称,一套83万元的精装房,“客户首付4万元,放款后返现5万元(相当于客户买房后倒拿1万)”。

  如果说这种“负首付”依靠的是返现退款,那么还有一类更常见的“负首付”则是依靠拉高银行的贷款实现。

  这样的营销话术还出现在深圳市罗湖区等地。有房产中介在社交平台上介绍称,一套评估价是570万元的房子,业主低价卖520万元。客户可向银行贷570万元全款买这套房子,还剩下50万元装修。

  可以看到,这种所谓的“负首付”是指虚构购房合同,将合同价格做高,这样从银行贷出的额度增高,相当于变相减少了首付。

  比如,假设一套100万的房子原先首付为20万、贷款为80万。现在将购房合同价做高到130万,则首付为26万、贷款为104万。据此购房者“骗取”的贷款额为104万减去80万,即24万。拿这20万去缴纳20万首付,还多出了4万元。

  如此看来,“负首付”与零首付、低首付、首付贷等有相似之处,都是“瞒天过海”的花式营销。但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强调,“负首付”与其他几项仍有差异,零首付等主要通过房企垫资、寻找首付贷、首付分期实现,“负首付”则是典型的骗贷行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进一步表示,这种做法业内俗称为“高评高贷”,指的就是银行评估价格比真实交易价格高,从而贷更多的款变相降低首付。“高评”就是高评估值,“高贷”就是高贷款额,里面涉及“阴阳合同”、卖家配合控款等,其漏洞在于银行评估价有浮动空间,只要卖方同意即可。本质上,则是赤裸裸的违法。

  “负首付”真能做到?

  中新财经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电话咨询了深圳市某银行的个贷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看到了这则新闻,但行里早有明确规定,购房者需要严格以自有资金,通过正规渠道缴纳首付款,其他所有的噱头都有法律风险,是明确禁止的,提醒购房者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银行肯定不会说能贷出来的,因为‘高评高贷’本质上就是买方和开发商或者原房主联起手来‘骗’银行的贷款嘛。”广州一房产中介王勇(化名)对记者表示。

  王勇表示,之前见过挺多这样做的,明面上肯定是违规的,但是实际操作下来确实解决过一些首付不够、月供稳定群体的首付问题。“特别是在今年3月前后,当时房贷利率降下来了,有人没足够的存款但想趁机快点‘上车’,就这么操作过。”

  来自成都的齐女士在去年着急出手一套房产进行置换,联系到的一位买家便提出想做高评高贷。“当时他说,我们的中介做不了这个,他去外面找评估公司和银行,最后做到的价格差不多是我卖价的140%,我算了算首付也就几万块钱,和‘零首付’没什么区别了。”

  齐女士思考后还是拒绝了这位买家。“我觉得我作为卖方太吃亏了,风险全都在我这边。如果我低首付过户给他,他贷不下来款又没钱还我,我岂不是钱没收到,房子也给他了?”

售楼处。 张煜欢 摄

  王勇提到,之前一般是在买卖二手房时会有这样的操作,现在有些新房的开发商也用起了这个手法。“新房操作反而更简单,因为不存在第三方评估的问题了,全靠开发商自己操作。相当于开发商把钱借给买方走个流水,等贷款下来再把钱还回去。”

  “卖家自然是风险很高,除了可能被‘空手套白狼’,这件事本身就违法,卖家如果明知道对方要做还配合,被查到的话也都要负责。”王勇说,所以业内虽然有这种操作方式,但卖家能不能配合很难说,配合的卖家大部分都是非常着急出手,或者房子存在一些问题的。

  “对于买家来说,这就属于无限加杠杆。虽然利率可能是低的,但贷的钱多了,利息肯定也会多,而且房价高了,要交的契税、中介费等也会相应走高,最后长期来看能不能回本还要好好算一算。”王勇提到,买家也有可能被卖家和中介联手“摆一道”,比如卖家如果坚持要求买家按合同价付款,买方拒绝还需要承担违约金。

  “负首付”暗中有“坑”

  “‘负首付’属于违法行为,其危害性非常大。”严跃进强调,购房没有真实的首付支撑,容易抬高杠杆。若是按“负首付”的方式购房,购房者后续的真实房贷压力明显放大,这会使得房贷违约的成本增大,最终对购房者和商业银行都不利。

  北京市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进一步指出其中的法律风险:“首先,不论是所谓的‘零首付’还是‘负首付’,该付的钱终究还是要付的,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其次,这种操作的房贷月供往往会提高一些,房贷期限越长负担越大;再次,这种本身就是违法违规、明令禁止的,还存在被银行断贷、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可能性。”

  “采用这种模式,往往需要签署‘阴阳合同’。这一方面违反了商品房销售的相关规定,没有如实备案;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骗取高额贷款,违反了银行按揭贷款的相关规定,涉嫌骗贷,一经发现,银行不会进行放贷。即使已经放贷,往往也会直接解除按揭贷款合同,要求提前偿还全部贷款。”王玉臣补充称。

  对于这种暗中有“坑”的营销行为,多地也在积极出手治理。

  例如,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住建局日前印发通知,严禁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在商品房交易环节出现首付贷、返首付、零首付、中介机构营销返首付、发布虚假违法房地产广告、捏造散布不实信息等违规销售行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人设套自导自演 骗取“骑手险”理赔数十万元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李菲 王强 余敏 记者 任国勇)对于每日奔波在路上的骑手来说,投保“骑手险”是保障其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偏偏有人在“骑手险”上动起了“小心思”。近日,南京鼓楼法院审理钱某、陈某等人保险诈骗案,多名被告人被判刑。  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被告人钱某等人为骗取“骑...

    时间:05-26
  • 无需首付还能倒拿50万装修款……“负首付”买房靠谱吗?

      近期,有房产中介声称,买房可以做到“零首付”甚至“负首付”。购房人不仅无需付首付,还能倒拿装修款。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购房者来说,乍一听着实有点心动。  “零首付”“负首付”买房靠谱吗?背后暗藏哪些法律风险?  01  买房不仅不用出首付款  甚至还能“套现”?  “首付负1万元!没错,不需要首付还能再拿1万元。”近日...

    时间:05-25
  • 号称可找关系办提前退休 一男子骗取140万余元

      □ 本报记者  梁平妮  □ 本报通讯员 常洪波 张首婷  “热心”女子刘某某利用老年人不了解相关政策规定、认为“找关系”“有熟人”更加快捷和省钱的心理,以有关系代办、违规办理“养老保险”为名,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犯罪。近日,山东省莱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某某涉嫌诈骗案提起公诉,经法院开...

    时间:03-19
  • 民政部:有主播骗取网友同情善款 平台要防范“悲情戏”

      民政部:一些短视频主播骗取网友同情善款,有关平台要防范“悲情戏”  “‘摆拍式慈善’、‘表演式慈善’等假慈善行为严重违背慈善本意,有的甚至涉嫌诈骗。有主播因此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也有主播因此获刑。广大网友要提升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奉献爱心或寻求帮助,切勿掉入假慈善陷阱。”  3...

    时间:03-15
  • 民政部:有主播骗取网友同情善款 平台要防范“悲情戏”

      民政部:一些短视频主播骗取网友同情善款,有关平台要防范“悲情戏”  “‘摆拍式慈善’、‘表演式慈善’等假慈善行为严重违背慈善本意,有的甚至涉嫌诈骗。有主播因此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也有主播因此获刑。广大网友要提升防范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奉献爱心或寻求帮助,切勿掉入假慈善陷阱。”  3...

    时间:03-15
  • 警惕购房“零首付”“首付贷”风险

      对于购房者而言,应提高风险意识,警惕不实宣传,依法合规办理贷款、还贷业务,这不仅是遵守法律和维护金融秩序的体现,而且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在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的过程中,多地降低购房首付比例,有利于减轻购房者资金压力,促进住房合理消费。但是,购房首付比例不是没有下限的,不能打着复苏楼市...

    时间:02-22
  • 骗取房租、误导青年刷单跑分 节后返工小心这些骗局

      骗取房租 误导青年刷单、“跑分”  节后“返工热” 小心租房、招工骗局  春节过后迎来租房、就业高峰期。58同城、安居客2月9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租房热度环比翻倍,部分城市租房热度环比涨幅超过200%。与租房一起“热”起来的还有就业市场。招聘平台猎聘最...

    时间:02-17
  • 骗取房租、误导青年刷单跑分 节后返工小心这些骗局

      骗取房租 误导青年刷单、“跑分”  节后“返工热” 小心租房、招工骗局  春节过后迎来租房、就业高峰期。58同城、安居客2月9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后一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租房热度环比翻倍,部分城市租房热度环比涨幅超过200%。与租房一起“热”起来的还有就业市场。招聘平台猎聘最...

    时间:02-17
  • “活佛厅官”罗廷才:不信马列信鬼神,骗取500多万元扶贫资金建寺庙

      新华社昆明1月30日电 题:“活佛厅官”罗廷才:不信马列信鬼神,骗取500多万元扶贫资金建寺庙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字强  骗资金建寺庙、干扰基层政权工作、自封“活佛”并裹挟村民参加迷信活动……2022年9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党组成员、省纪委派驻省人大机关原纪检组组长罗廷才被开除...

    时间:01-31
  • “活佛厅官”罗廷才:不信马列信鬼神,骗取500多万元扶贫资金建寺庙

      新华社昆明1月30日电 题:“活佛厅官”罗廷才:不信马列信鬼神,骗取500多万元扶贫资金建寺庙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字强  骗资金建寺庙、干扰基层政权工作、自封“活佛”并裹挟村民参加迷信活动……2022年9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党组成员、省纪委派驻省人大机关原纪检组组长罗廷才被开除...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