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不辜负脚下的土地:“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

2023-05-26 16:5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题:不辜负脚下的土地:“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

  作者 高瑞峰 邓蓉

  “农户负责‘点菜’托管,合作社负责‘包桌’种粮。”26日,山西襄垣冀家岭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秦培芝介绍,规模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服务,每亩地年均为农户带来了300元左右的增收。

  “以前,农户个人种地,在种、管、收等方面成本很高,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粮食的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托管服务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的种田方式,提高了土地收益,还不耽误农户外出务工。”秦培芝说。

  冀家岭村属传统农业村,面对老龄化、空心化和人流少、收入低等问题,该村推行农业土地生产“大托管”模式,发展特色种植、订单育苗等,破解土地“碎片化”、农村“空心化”、规模经营难、良种良法推广难等困境。

  托管土地2600亩,引进种植能人,采用“村集体+合作社+承包户”模式发展大棚经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生猪……冀家岭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农村土地资源价值提升的出路,多元发展拓宽民众增收渠道。

山西襄垣,冀家岭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破解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困境。 郭伟哲 摄

  “每天8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挣个两万元不是问题。”冀家岭村蔬菜育苗基地务工的村民韩庆丰说。像韩庆丰一样,在该育苗基地务工的村民有30余人,负责移栽、起苗、运送等。

  “今年种的300万株青椒苗全是预定的,收益预计突破50万元。”冀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君介绍,合作社负责寻找市场主体,“客户要什么,就种什么”,订单育苗将田间地头变成了“直销市场”。

  此外,冀家岭村发展采摘园、生猪养殖,持续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同时,深挖村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冀家岭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

  “不辜负咱脚下的土地。”秦培芝和村民聊着土地上的新变化说,合作社不仅要当好“田保姆”,还要把新品种、新技术和好种子、好经验用到田间地头,让乡邻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过上好生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突围”致富

      中新网山东薛城5月26日电 题: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突围”致富  作者 沙见龙 丁梅  “哎,就是这个辣香味。”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日光连栋式现代农业大棚内,全国劳动模范、薛城区人大代表张建峰掰开一个皱皮辣椒,闻过再尝一尝,很是满意。“现在这个辣椒全身都是科技‘范儿’,不仅实现了无土...

    时间:05-26
  • 山西上党数千亩高粱播种 规模化种植“唤醒”撂荒地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李庭耀 成静)5月开始,山西各个高粱产地陆续进入播种期。25日,在长治市上党区西池乡河头村高粱种植基地,两台大型播种机正在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高粱播种、施肥、培土等多项作业。  “今年我们村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采用‘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254户村民手中流转460亩...

    时间:05-26
  • 国家高寒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7.6万亩稻田进入插秧季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25日电 (张玮 张东阳)初夏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进入水稻插秧季,稻农们依托高速插秧机、无人机以及现代化农业电子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抢抓农时,加快水稻栽插进程。  阿荣旗地处高纬度,肥沃的黑土地滋润着水稻生长。这里的稻粒饱满、米味香醇,是国家高寒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水稻专家袁隆平...

    时间:05-25
  • 专家:十年内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或达到1亿亩

      中新网5月23日电(记者 谢艺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青贮饲料”,我国目前青贮饲料发展如何?有何不足需要改进?5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粗饲料大会在北京开幕,多位业内人士接受中新网采访,就青贮饲料发展问题作出解答。  “十年内,青贮玉米有可能达到1亿亩”  “过去人们认为玉米是主粮,现在人们对青贮玉米的认知发生...

    时间:05-23
  • 打好“乡贤牌”凝聚“向心力” 湖南张家岭村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中新网娄底5月19日电 (刘曼 伍石军)连日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吉庆镇张家岭村的初心产业园里,村民们忙着中耕除草,为一排排矮矮的小籽花生苗“保驾护航”。花生成熟后,将通过该村乡贤参事会秘书长吴开保回乡成立的电子商务公司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利用电商平台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动周边...

    时间:05-19
  • 时政快讯|习近平将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植友谊树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植友谊树。  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  记者丨史伟 赵化 王晓东 赵婷 丁欣  摄像丨韩锐 石丞 钟信伟...

    时间:05-19
  • 浙江县域观察:“种植红果”何以变为“共富金果”?

      中新网丽水5月17日电(邵燕飞 周健)“杨梅产业在推动莲都区农民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2年,莲都全区杨梅栽培总面积达1.41万亩,产量达5200吨,产值达9500万元。”  5月17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3莲都区‘寻根阙园 共富梅好’第三届紫金杨梅节”于当日启动。莲都区人民...

    时间:05-17
  • 青海41家合作社入选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中新网西宁5月17日电 (记者 李江宁)17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联合公布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名单,青海省41家合作社上榜,其中农业农村类38家,林草类1家、供销类2家。  近年来,青海省按照突出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深入推进...

    时间:05-17
  • 浙江婺城稻麦连作增产提效 夏粮丰收农户底气足

      中新网金华5月16日电(董易鑫 戴翔 蔡君楠)眼下,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进入夏粮丰收期,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万亩连方成片的良田来回穿梭。一阵清风拂过,只见麦浪翻滚,处处金黄。  当地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潘芸英正忙得不亦乐乎,自从2022年起采用“小麦—单季稻”旱水轮作模式后,其农田产量和效益看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时间:05-16
  • 种植牙集采落地 部分机构广告称种植一颗不到2000元

      “我们也参加了集采,种植牙价格打下来了……”在北京一家民营口腔医院,该广告被贴在了大门的玻璃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日前北京地区种植牙集采以及种植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落地,种植牙告别“一口牙值辆宝马”的时代。随着价格下降,北京地区种植牙的需求也进一步释放,民营口腔医院更是借着这个势头打起了价格战。  集采...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