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成功破解硅片“力学短板” 中国科学家实现柔性太阳电池制造

2023-05-24 23:04: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太阳电池可以随意折叠、任意弯曲吗?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通过合作成功破解了硅片的“力学短板”,显著提升硅片“柔韧性”,研发出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并已验证批量生产的可行性。

  这项柔性太阳电池领域重要技术突破及应用的成果论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领衔并联合长沙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等合作完成,北京时间5月24日夜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同时,该研究团队开发的大面积柔性光伏组件,已经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建筑光伏一体化和车载光伏等领域。

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光伏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等领域。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供图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介绍说,近年来,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光伏市场的占有率上升到95%以上,除常规太阳电池在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应用以外,柔性太阳电池在可穿戴电子、移动通讯、车载移动能源、光伏建筑一体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此前,中外尚未开发出商用的高效、轻质、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太阳电池满足该领域的应用需求。

  基于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2010年成立新能源技术中心,10多年来持续聚焦非晶硅/单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已取得众多原创性科研成果,其中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大规模产业化、临近空间开发、极地科考站可再生能源供电等领域都获得规模化应用。

  在本项研究中,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速相机观察发现,单晶硅太阳电池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的断裂总是从单晶硅片边缘处的“V”字型沟槽开始萌生裂痕,该区域被定义为硅片的“力学短板”。

  根据这一现象,研究团队创新开发出边缘圆滑处理技术,将硅片边缘的表面和侧面尖锐的“V”字型沟槽处理成平滑的“U”字型沟槽,改变介观尺度上的结构对称性,结合有限元分析、动态应力载荷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残余应力分析,发现单晶硅的“脆性”断裂行为转变成“弹塑性”二次剪切带断裂行为。同时,由于圆滑处理只限于硅片边缘区域,不影响硅片表面和背面对光的吸收能力,从而保持了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不变。

  研究团队表示,破解硅片“力学短板”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硅片的“柔韧性”:60微米厚度的单晶硅太阳电池可以像A4纸一样进行折叠操作,最小弯曲半径达到5毫米以下;该单晶硅太阳电池也可以进行重复弯曲,弯曲角度超过360度。以此次技术突破和形成结构设计方案为基础,研究团队通过简单工艺处理又进一步实现了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并在量产线验证了批量生产的可行性,从而为轻质、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成功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光伏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等领域。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狄增峰研究员解释指出,对于具有表面尖锐“V”字型沟槽的太阳电池硅片断裂行为的认识,启发了研究团队针对硅片边缘区域进行形貌改变,将尖锐“V”字型沟槽处理成圆滑“U”字型沟槽,从而让弯曲应变能够有效分散,并通过有效抑制应变断裂行为,提升硅片的柔韧性,最终实现高效、轻质、柔性的单晶硅太阳电池。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刘正新研究员表示,由于“圆滑策略”仅在硅片边缘实施,基本不影响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又能够显著提升太阳电池的柔性,未来在空间应用、绿色建筑、便携式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单晶硅太阳电池,利用单晶硅晶圆实现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突破,并成功用于人造卫星,但当时的光电转换效率仅有5%左右。近几年,研究人员通过材料结构工程和高端设备开发的协同创新,将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26.8%,接近理论极限29.4%,且制造成本和综合发电成本大幅度下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达到平价上网。(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无人驾驶插秧机、精选杂交品种……各地抢抓农时有妙招

      当前已进入三夏时节。“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7月结束。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最近,各地因地制宜,抢抓农时。  黑龙江:水稻插秧接近尾声 机械化作业提升效率  眼下,黑龙江省水稻插秧工作已接近尾声,通过机械化插秧,保证了插秧质量,提升了插秧速度。  在齐齐哈尔市富...

    时间:05-25
  • 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大数据观察)

      拓宽应用领域,释放发展动能   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拓宽,有效赋能各行各业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浙江、山东、湖北三地,实地探访数字孪生技术为当地带来的新变化。  数字孪生技术,是指通过...

    时间:05-25
  • 齐鲁大地国台酒持续热销,一线调研寻找背后缘由

      2022年以来,酱酒产业进入近五年来较大的调整期,品牌出现分化,集中度提高,究其原因根源就是终端动销情况的差异。2023年,酱酒迎来转折之年,部分头部酒企将动销、去库存作为头等大事,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近日走访山东市场了解到,经过2022年的调整、蓄势,国台酒2023年在山东市场的整体回款额成绩喜人,较往年有望翻倍,消费...

    时间:05-25
  • 西藏拉日铁路运送旅客超千万人次 日喀则站开展服务培训

      中新网拉萨5月25日电 (斗山得)“请往这边走,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你这个手型不太对,手掌应该向前打开。”近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车务段日喀则火车站客运员、安检员等集中进行服务礼仪培训,备战旅客出行高峰。  西藏拉日铁路于2014年8月正式通车运营,2021年6月,高原复兴号开到日喀则,极大方便了拉萨、日喀则...

    时间:05-25
  • 畅捷通总裁杨雨春:中小微企业数智化的深层次问题如何解决?

      中新网5月2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小微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  小微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怎么“转”?和大型企业的转型有什么差异?又更需要怎样的帮助?近日,畅捷通总裁杨雨春在接受...

    时间:05-25
  • 灌溉任务完成!山西省最大自流灌区40多万亩农田进入播种期

      汾河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多年来,一直为太原、晋中、吕梁3个市的7个县443个村庄提供农业灌溉用水。今年,汾河灌区针对部分斗渠损毁、堵塞情况,积极联合地方政府疏通渠道,恢复灌区失灌面积,今年累计引水6256万立方米,灌溉41.71万亩农田,目前,农田灌溉任务完成,全部进入播种期。汾河灌区开始维修养护工作,为夏浇和秋冬浇工作做...

    时间:05-25
  • 又是一年好“丰”景!各地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最近,夏粮主体冬小麦自南向北相继进入收获期,各大主产区抢抓好天气开镰收割,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浙江:多地小麦长势喜人 喜迎丰收  连日来,浙江多地的小麦长势喜人,喜迎丰收。  23日上午,随着大型收割机来回作业,桐乡市南庄桥村种粮大户的800亩成熟小麦正式开镰收割。为助力种粮户抢收,桐乡市组织开展各项助农服务活...

    时间:05-25
  • 中非发展基金累计撬动中企对非投融资310亿美元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李晓喻)记者25日获悉,截至目前,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对非洲39个国家投资决策66亿美元,撬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融资310亿美元。  由北京市商务局、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的“走出去”课堂金融培训专场日前在京举办。  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市场发展及...

    时间:05-25
  • “诗画浙江”文旅推介在粤举行 发布旅游年卡

      中新网广州5月25日电 (记者 程景伟)“浙里相聚·粤来越好”2023“诗画浙江”文化和旅游(广东)推介会5月24日晚在广州举行。现场面向广东游客发布了“游浙江旅游年卡”,该卡是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打造的线上实名制专属旅游年卡,持卡者可以在365天内无限次畅游全浙江30余家3A、4A、5A级旅游景区。  浙江与广东互为重要的...

    时间:05-25
  • 稀贵金属产业探索清洁生产 湖南永兴赢来环境经济双丰收

      中新网永兴5月25日电 (鲁毅 李丹霞 朱熙)“通过改进生产设备、完善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等一系列清洁生产方式,我们的现场粉尘排放量降低了30%、烟气排放降低了40%、污水清污分流更是达到了100%。”位于湖南永兴县柏林工业园的永兴鹏琨环保有限公司的间歇炉生产车间内,该公司安环部部长曾辉,欣喜地介绍清洁生产带来的成效...

    时间:05-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