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江西乡村振兴见闻:“三色经济”绘就助农增收新画卷

2023-05-24 16:4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江西安福5月24日电 题:江西乡村振兴见闻:“三色经济”绘就助农增收新画卷

  作者 卢梦梦 肖修伟 杨慧英

  走进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西园村辣椒产业孵化园,大型育苗玻璃厂房内郁郁葱葱,孵化园负责人彭小飞正仔细察看一垄垄幼苗的长势及病虫害防治情况。

  在枫田镇,彭小飞是一名有着10余年辣椒种植经验的“老手”。据他介绍,枫田辣椒曾为明清贡品,有着300多年栽种历史,是江西省名优特农产品,西园村曾凭借种植枫田辣椒获评江西省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这批辣椒在6月份就会陆续上市,枫田辣椒因鲜红美观、果大味甜等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经常供不应求。”彭小飞告诉记者,枫田镇创新“跨村联建+公司化运营”发展模式,在千亩连片辣椒基地的孵化带动下,已吸引67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枫田辣椒变成了百姓的“致富椒”。

图为航拍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洋田村供港蔬菜基地。 安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离西园村不远的枫田镇洋田村黑木耳种植基地里,密密麻麻的菌袋整齐排列,一簇簇肥嫩的特种黑木耳长势喜人,漆色胜墨。

  位于安福县泸水河畔的洋田村,田地基本为沙洲地,适宜黑木耳生长。经多方考察学习,该村决定引进“村企合建”项目——千亩特种黑木耳基地,并投资170余万元建设一套全新的自动灌溉管网系统。

  规模化种植黑木耳,不仅让洋田村撂荒的沙洲地重新焕发生机,还为村里留守的劳动力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平整土地、打理菌棒、采收晾晒木耳等农忙时节,基地每天有60余人务工,人均日工资达到了220元,工资高的能拿到300多元,实现了村企双赢。”基地负责人刘魁说。

  行车经过泸水河大道,枫田镇洋田村2000亩的供港蔬菜基地延绵数公里,几十名菜农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修剪、装筐、搬运,一派忙碌喜人的景象。

图为江西吉安市安福县枫田镇洋田村供港蔬菜基地,菜农正忙着采收新鲜蔬菜。 安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基地的蔬菜主要销往香港等地的知名商超,现在每天能卖出上万公斤,市场行情很不错。”基地负责人李铁军介绍,为保证菜心的鲜嫩品质,基地在田间建设了100平方米的冷库,保证采摘下来的菜心第一时间能放进冷库预冷,经打包后当天通过冷链车配送至香港。

  据了解,该供港蔬菜基地于2021年11月建成,总投资3000万元,配套建设全自动化喷灌、滴灌系统,实行规模化种植。目前,基地主要种植广东菜心,直销粤港澳地区。“此外,基地还错峰配种了其他绿色蔬菜品种,年产蔬菜500万斤以上,年收益达2000余万元,村里每年也能得到5万元的分红。”枫田镇统战委员罗燕红说。

  近年来枫田镇立足毗邻县城、地处园区、一河两岸的区位优势,引导当地新乡贤、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组建蔬菜种植“强村公司”,探索跨村联建、村企合建等公司化运营模式,构建了红辣椒、黑木耳、绿色蔬菜三条产业带,“三色经济”有效地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先头部队”,马鞍山始终有一个愿望: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这个“白菜心”是什么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

    时间:05-19
  • 广东湛江鲜活产品供港数量明显增长

      中新社湛江1月16日电 (梁盛 陈翠云)兔年春节将至,据广东湛江海关介绍,当地供港鲜活产品数量明显增长,全力保障香港菜篮子稳定供应。  16日上午,两辆满载活猪的货车在湛江徐闻某养殖场门口排队,等候海关关员对整车猪只进行现场查验,开启供港之旅。  该养殖场负责人表示,供港鲜活产品通关时效要求高,海关检验检疫和出证“零延...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