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增速转正难掩日本经济前景低迷

2023-05-24 06:13:01

来源:经济日报

  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2023年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折算成年率为增长1.6%,高于市场预期的0.8%,时隔三个季度后再次实现正增长。与实际生活感受相近的名义GDP按年率换算为570万亿日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环比增长1.7%。然而,经济增速转正仍难掩低迷的经济前景。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后藤茂之称,数据显示经济正持续缓慢复苏。据日本媒体分析,日本一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得益于此前由于新冠疫情而受限的经济活动重启,居民外出就餐和旅游等服务需求保持坚挺。此外,政府出台高物价对策、工资涨幅提高、入境需求扩大等也一定程度助推了个人消费。在实际GDP中,个人消费比上一季度增长0.6%,设备投资增长0.9%,均为经济正增长作出了贡献。因入境游客数量急剧增加,服务出口保持坚挺。由于对海外经济减速的担忧增强,半导体等需求趋缓,出口下降4.2%。疫苗等需求降低,进口降低2.3%。

  从GDP贡献度看,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等内需贡献0.7个百分点,而外需为负0.3个百分点。与个人消费、家庭经济活动的稳健发展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难以享受个人消费优惠政策的制造业表现相对疲软。日本央行数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日本实际出口指数下降3.3%,从矿工业生产数据看,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8%,连续两季度负增长。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超出预期的内需良好和超出预期的外需不振的组合是日本经济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和今后日本经济趋势的鲜明体现。

  当前,由于入境政策不断放开,观光立国计划持续推进,未来一段时期日本入境需求将继续增加;春季劳资谈判(“春斗”)工资上涨超出预期,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创造条件;此外,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经济复苏带动效果进一步凸显,大幅减少的出口可能恢复稳定,这些因素有望带动日本GDP增长。

  虽然有这些积极因素,但是日本经济学界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形势并不明朗,日本经济复苏难言乐观。

  首先,入境需求对GDP的提振效果可能逐季衰减,预计10月份至12月份对GDP贡献率将仅剩余0.6%左右。

  其次,高通胀致使家庭收入缩水,影响复苏前景。去年以来,由于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持续向下游传导,日本通胀水平不断攀升。日本总务省5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4月份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4.8,同比上升3.4%,连续20个月同比上升。截至3月份,实际工资上涨率(名义工资上涨率减去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率)连续12个月为负值,极大抑制了消费者信心,影响家庭购买力,或导致消费停滞。目前,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前景不明,何时形成稳定的物价目标仍是未知数。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政府日前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等七大电力公司上调电费的申请,6月份,居民用电价格预计将大幅度上调,居民生活将进一步承压。

  再次,应对政策实际效果难料。三菱UFJ调查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小林真一郎表示,政府曾估算去年的大型经济对策对实际GDP的拉动效果为4.6%左右,但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今年形势预计更加严峻。以内需为中心的稳定动向将会持续下去,但由于6月份电费上涨抑制消费以及海外经济的减速,“经济恢复的步伐可能会变得沉重”。

  日本经济学界认为,来自海外的正式考验将在下半年显现。4月份欧元区制造业景气状况再创疫情后新低,美欧货币紧缩措施影响企业活动信心,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悬而未决,世界出口环境或面临整体恶化。如此一来,日本经济仅凭借并不稳健的个人和家庭消费恐将“孤木难支”。

  陈益彤(来源:经济日报)

陈益彤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外媒:中国-中亚合作机制化,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新机遇

      中国网5月23日讯(记者 李智)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当前,尽管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抑制中国对外合作机制的发展、打压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本次峰会仍让国...

    时间:05-23
  • 多国学者呼吁推进RCEP进程 为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新社海口5月21日电 (记者 张茜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一年多来,其促进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与经济复苏的红利不断释放。21日在海口举办的2023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上,多国学者呼吁各成员国加快开放,积极推进RCEP进程,为亚洲以及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经济...

    时间:05-21
  • 助力经济复苏发展 会展业驶入回暖“快车道”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孙博洋)“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会展迅猛恢复,呈现出一派令人欢欣鼓舞的繁忙景象,会展服务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行业焕发出巨大生机和动能,会展服务国民经济和产业升级的价值功能得以全面彰显。”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在第十二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

    时间:05-11
  • 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新数据 新看点)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刘诗瑶)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一季度,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4%,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

    时间:05-09
  • 一季度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  据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一季度,海洋渔业生产稳步增长,“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个,涉及海域面积共超过11.3万亩。  一季度,海洋新兴产业呈现较快增...

    时间:05-08
  • 4家海洋领域IPO企业完成上市 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

      本报讯 记者张维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一季度我国海洋经济复苏态势强劲,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市场预期明显改善,海洋产业稳步发展,海洋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说。  海洋传统产业平稳运行。一季度,国内海洋水产...

    时间:05-08
  • 积蕴暖意 释放活力——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复苏向好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五一”假期——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5天假期备受关注。  神州大地游人如织,江山如画;大街小巷人气兴旺,烟火升腾;工厂车间灯火通明,繁忙有序……忙起来、热起来的假期,再次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活跃的假期:...

    时间:05-05
  • 中国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当地时间5月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在中国和印度的乐观前景推动下,亚太地区将成为2023年世界最具活力的主要地区。其中,中国经济有望增长5.2%,中国将为亚太和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巨大动力。  报告指出,2023年对全球经济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尽管外部需求减弱、货币政策收紧,...

    时间:05-05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中国是全球经济复苏关键引擎——访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

      新华社吉隆坡5月2日电 专访:中国是全球经济复苏关键引擎——访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  新华社记者汪艺 毛鹏飞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日前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时表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引擎,将继续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发挥稳定推动作用。  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

    时间:05-02
  • 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消费回暖 为经济复苏添信心

      “五一”假期首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1.4%——  消费回暖为经济复苏添信心(锐财经)  本报记者 王俊岭  在北京三里屯,多家特色餐厅门前排起了长队;在上海文化广场,“可逛、可买、可玩”的运动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在天津滨江道步行街,摩肩接踵的人群让商店售货...

    时间:05-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