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湖南永州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输送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2023-05-23 16:3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永州5月23日电 (记者 唐小晴)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等意义重大。近年来,湖南永州市紧跟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为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目前,永州市拥有职业院校29所,在校学生达11.6万人,教师6300余人,近两年在国家和省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奖项602个。去年,永州市中职学校普测合格率居湖南省第二。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永州市零陵区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中职学校,开设专业17个,开办五年制大专班11个,是首批“湖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陈茂荣介绍,该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块化教学,深入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正在上服装设计课。 唐小晴 摄

  推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各类职校不仅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办前景广阔的新兴专业,淘汰饱和的传统专业。

  永州祁阳市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业与产业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育人与育才合一”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新模式,把职业中专打造为“市场急需、专业对口、技能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每年输送职业技术人才3400余人,走出了校企合作的“祁阳市路径”。

  “在专业方向上做‘加法’,在专业数量上做‘减法’,积极对接祁阳轻纺制鞋、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4大支柱产业,主动淘汰与区域产业不匹配、就业前景不明朗的落后专业10个,集中力量办好市场需求旺盛、未来前景较好的电子信息技术、加工制造技术、商贸服务3大专业群,以及工业机器人、主板、数控、电子商务、美妆等6个重点专业。”祁阳市职业中专党委书记刘国伟说。

  该校还与工业园区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标准精准对接,教学理念与技能实践精准对接,办学实践与企业生产精准对接,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精准对接。目前,该校“三大专业群六个重点专业”基本满足了祁阳市高新区的技术人才需求。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所获奖杯和证书。 唐小晴 摄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对接永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及永州文旅产业,优化分支专业15个,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个,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5门,新增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群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入选湖南省楚怡优质专业群建设计划。

  湖南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与企业开展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应用技术开发、建立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交流站;与江华电机协会企业对接技能型和初中级管理人才需求,共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共同搭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桥梁,培养了一批技能型人才。

  以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该专业与湖南长锦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电商人才。企业专业导师来校教学授课,同时学校挑选了20余名同学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入驻企业电商事业部,进行抖音直播学习。经过三个月系统学习,学生全面掌握了直播带货的专业实操技能,一部分同学在长锦成公司留任,一部分同学自主创业,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带货达人。

  “我们还激发‘新老教师传帮带’机制,培育工匠名师团队,同时根据学科设置、生源规模、人才培养,精准引进高校优秀毕业生。”陈茂荣说。

  祁阳则建立健全“学校教师下企业企业人才进校园”双向聘用机制,积极引导学校教师下企业企业人才进校园。自2016年来,当地每年按需设立不少于100万元的外聘教师专项经费。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在市职业中专建立技能大师工作站7个,联合学校开发教学标准32项,转化生产项目为教学项目220余个,培训专业教师530余人次。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凸显。永州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改革,引导企业由招工的末端转变为人才培养的前端,同时瞄准本地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培养一批技术顾问,输送一批技能人才,锻造一批能工巧匠,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校企合作填补空白 创新路上脚步铿锵

    原标题:校企合作填补空白 创新路上脚步铿锵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支团队正在为我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努力。在半导体晶圆的加工工艺中,对晶圆边缘进行倒角处理,可以防止晶圆边缘破裂及晶格缺陷产生,可使后续工序加工的合格率大幅提高。我国半导体材料加工厂大多使用日本生产的倒角机。但设备售价高昂、维修升级...

    时间:05-17
  • 加强校企合作 实现高质量就业

    原标题:加强校企合作 实现高质量就业  5月12日,在沈阳睿昇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一名已和企业签约的沈阳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毕业生(下)在企业车间办公室设计零部件。  近年来,沈阳工学院多渠道搭建校企供需对接平台,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力争为学生提供合适岗位,推动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针对智能制造行...

    时间:05-14
  • 湖南祁阳“稻油轮作”助农增收

      中新网永州5月13日电(邹乔夫 刘志军)初夏,是油菜收割的季节,也是水稻播种的大好时节。连日来,在湖南祁阳市的广袤田野,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在祁阳市茅竹镇茅竹社区金穗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菜种植基地,农机手正驾驶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机器轰鸣声,一排排油菜卷入收割机,脱粒后的秸秆...

    时间:05-13
  • 安徽合肥:深化校企合作 共建数字地球地理创新实验室

      中新网合肥5月9日电(记者 赵强)近日,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市第七中学(下称“合肥七中”)数字地球地理创新实验室”揭牌成立。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发力空天信息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此次在中学成立实验室,是空天信息产业与基础教育产教融合的一次新探索。 ...

    时间:05-09
  • 山西打造300个职业教育品牌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新网太原4月19日电 (吴琼 杨静)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1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表示,山西将重点打造300个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200个高水平实训基地,着力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

    时间:04-19
  • 教育部发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4万项 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促就业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共有794家用人单位与1861所高校完成对接合作,达成项目立项14546项,用人单位为合作高校提供直接经费支持14.85亿元。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举措之一,旨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就业与...

    时间:04-15
  • 小猪住“公寓” 湖南祁阳探索智能“楼房养猪”

      中新网永州4月13日电 (陶冶 郑宏)灰色外墙、敞亮窗户、方正外形……在湖南祁阳市大村甸镇黄岗埔村,四栋五层楼高的崭新建筑矗立在青翠群山之间。  这是一座超级猪场。在这里,一个饲养员可以管一层楼、2400头猪。  “周围配套的生产设施已安装80%。今年6月,四栋楼将迎来第一批‘住户’——4.8万头生猪。”祁阳瑞克特农牧...

    时间:04-13
  • 江西大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促成校企合作项目千余个

      中新网南昌4月11日电 (记者 李韵涵)11日,记者从江西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对接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两年来,江西高校承担的研究项目层次、产出的科研成果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推广成果转化网络服务平台,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00多个。  据江西省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志军介绍,两年来,江西不断增强成果转化服务,畅通转移转化渠道。新增一批...

    时间:04-11
  • 职教大省河北:49所中职学校建成国家示范校

      中新网石家庄3月21日电(记者 李晓伟)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1日召开“河北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闻发布会通报称,经过多年努力,河北已有49所中等职业学校建成国家示范校,11所高等职业学校获批国家优质校,10所高职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  作为职教大省,河北现有中等职业学校622所,在校...

    时间:03-21
  • 海南赴西安揽才 校企合作助古都学子入琼“展翅”

      中新网西安3月21日电 (杨英琦)“人才是决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败的关键。”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怀宇21日在西安表示。当日,海南“百场万岗·四城同办”2023校招活动走进古都西安,共有105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4511个,其中招聘岗位最高年薪达150万元。  陈怀宇表示,当前的海南具备开放创新的人才政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

    时间:03-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