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河南前首富被指“多次联系未果”!辅仁药业缘何从百亿市值沦落到退市

2023-05-23 10:20:0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李潇潇

  河南前首富控制的辅仁药业走到了终止上市的地步。

  5月22日晚间,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ST辅仁,以下简称“辅仁药业”)公告称,因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辅仁股票自2022年7月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4月29日,*ST辅仁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审核,交易所决定终止*ST辅仁公司股票上市。

  2023年以来,辅仁药业已经发布十余条公司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最新的公告显示,其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3年5月30日,预计最后的交易日期为2023年6月19日。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不仅仅是退市,22日另一则公告提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朱文臣,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4月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立案。早在5月9日,辅仁药业就曾在公告中提到朱文臣的《立案告知书送达公告》。按照这份送达公告,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多次与朱文臣联系未果。该消息被外界解读为“实控人失联”。

  从百亿市值到退市,辅仁药业的崩塌

  辅仁药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从1998年,经过了多次重组并购。据河南日报2018年5月专访公司时任董事长朱文臣的内容显示,公司先后于2001年并购了河南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2003年重组了河南著名医药生产企业开封制药厂;2006年并购了信阳天康制药厂(现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2009年,成功与北京远策药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其实施重组。

  朱文臣在上述采访中还提到,2005年,公司收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丰实业(600781),并同时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改革等事项,将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资产置入上市公司。

  辅仁药业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是一家以药业、酒业为主导,集研发、生产、经营、投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产品涵盖了中西药制剂、生物制药、原料药、保健食品等多个门类。迄今,辅仁药业集团已拥有水针剂、冻干粉针剂、口服固体制剂等20多个剂型,1000余个品种;制剂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制药行业前茅。

  官网还介绍,2006年,随着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上市,资本的力量不仅把辅仁推向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其行业地位亦逐步提升。2017年12月29日,辅仁药业重大资产重组成功,把集团最优质资产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置入辅仁药业,使辅仁药业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辅仁药业辉煌时期市值曾超过百亿,但从2019年4月10日当时的年度股价最高点到至今,辅仁药业股价已下跌95.05%,仅5.27亿元,也就是说,四年时间里总市值蒸发105.52亿元。这一系列变动背后是一起“分红爽约”事件。

  2019年7月16日,辅仁药业发布《2018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627157512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6271.58万元。

  然而三日后,辅仁药业却称,因资金安排原因,未按有关规定完成现金分红款项划转,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发放现金红利。值得注意的是,当时,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并报表上显示有18.16亿元的货币资金。

  手握18亿现金却拿不出六千万分红款,一度引发业内对其财务造假的质疑。随后,上交所也下发问询函,要求辅仁药业核实目前的货币资金情况,并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困难。

  在一番问询与调查后,2019年12月25日,上交所宣布,决定对辅仁药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和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并指出其在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等方面,有关责任人在职责履行方面存在的六大违规行为。

  其中,除了未按规定实施2018年年度权益分派外,违规行为还包括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巨额资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违规提供担保,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未及时披露多起重大诉讼;未及时披露重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事项以及控股股东违反承诺,质押重组认购的限售股份等。

  当时,上交所在决定书中表示,公司多次与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发生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未按规定实施2018年年度权益分派,未及时披露多起重大诉讼、重大债务逾期事项,涉及金额巨大,市场影响恶劣,反映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据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在分红的问题上,辅仁药业一直表现不佳,曾十余年不分红被交易所盯上。2018年2月,上交所下发关注函,指出公司长期业绩不佳,连续多年未实施现金分红。

  经历2019年的“分手爽约”后,辅仁药业于2020年起“陨落”,在公司连续14年盈利后首次年度亏损。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减少964.36%。辅仁药业当时表示,主要由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致使公司资金周转紧张,部分产品生产与销售受到影响。营业收入下降较多,产品整体毛利较上年减少9.81亿元,净利润也随之减少较多。

  2022年财报显示,辅仁药业营收14.69亿元,同比下降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12.2%。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32.39%;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0.67%。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末负债83.3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67.63亿元,长期负债为15.74亿元;年末股东权益为-20.0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33.27%,处于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水平。

  据2022年年报指出,公司存在资金周转风险,因前期公司资金紧张并出现周转困难,导致公司及子、孙公司的部分债务出现逾期。公司部分资金存在限制性用途,资金流动性不足。此外,公司还存在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导致的风险,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借款余额16.18亿元;此外,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4.8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有担保余额17.26亿元。受此情况影响,公司目前正常融资出现较大困难,贷款逾期违约与资产被查封的情况较为严重。年报也指出,2022年公司管理层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资金困难,化解债务风险。

  辅仁药业实控人:从河南前首富到“老赖”

  “忆往昔峥嵘岁月,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在上述媒体专访中,被问及如何规划辅仁药业的未来时,朱文臣表示,将坚守“和而不同,化繁为简、务实创新,济世惠民”的企业价值观,“做一家实体型、科技型、国际型”的企业定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然而,“高飞雁”如今落到了退市的地步,朱文臣这位河南前首富也跌落神坛。

  朱文臣的老家是“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县。据2016年年报推算,朱文臣现年58岁,公开资料显示,朱文臣曾任河南鹿邑县皮鞋厂经理,于1993年率朱氏兄弟创建河南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也就是辅仁药业的前身。朱文臣还曾是全国人大代表,据映象网2015年3月报道,朱文臣当时建议,65岁以上老人基本药物免费。

  在商业上一路跑马圈地,朱文臣不仅涉足辅仁药业为代表的医药行业,以“东奔西走,要喝宋河老酒”广告词出名的宋河酒厂也是其产业。据中国新闻网2022年11月报道,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由鹿邑县人民法院办理。

  踏足“喝酒”“吃药”两大赛道,朱文臣一度风光无限。据《2018年胡润富豪榜》,朱文臣身家为120亿元,而在2012年、2013年胡润富豪榜中,朱文臣分别以76亿和80亿元身家两年蝉联河南首富。 朱文臣的“第一桶金”源于何处?2013年接受《企业观察家》杂志采访时他说:“英雄不问出处。”

  然而,自2018年以后,朱文臣便从胡润百富榜上消失,转身成为“老赖”。进入2019年5月后,朱文臣及辅仁集团陷入财务困境。2019年,朱文臣还被列入“被执行人”和“限制消费人员”名单。

  除了被立案、失联,早在2020年10月,朱文臣还被处以10年市场禁入措施。

  2020年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称辅仁药业、辅仁集团存在多处违法事实,包括在2015年、2016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在重大资产重组文件中存在虚假记载、提供信息虚假;在2017年、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2018年未及时披露关联担保。

  证监会指出,朱文臣作为辅仁药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辅仁集团实际控制人,决策、安排辅仁集团、辅仁控股占用辅仁药业、开药集团资金事宜,不仅明知辅仁药业存在被辅仁集团、辅仁控股占用资金的情况,也明知标的资产开药集团亦存在被辅仁集团、辅仁控股占用资金的情形,却仍然签字承诺保证《重组报告书》、定期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并在违规担保事项中负有主要责任,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违法情节较为严重。

  除了对辅仁药业的违规行为责令改正、警告以及处以罚款外,对时任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处以10年市场禁入措施。在禁入期间内,除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中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法院重拳打击 如何让“老赖”无所遁形?

    原标题:一问到底丨法院重拳打击如何让“老赖”无所遁形?5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2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7万多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合法权益。发布会上,最高法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常说的“老赖”,以各种方式规避、逃避、抗拒执行...

    时间:05-20
  • 最高法:重点打击“老赖”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

      中新网5月19日电 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有的失信被执行人明明有钱,但却通过假离婚、关联交易等方式提前转移财产,导致“无钱”可执行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富博表示,失信被执行人以各种方式规避、逃避、抗拒执行,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重点打击的对象。  王富博表示,打击规避...

    时间:05-19
  • 最高法:重拳打击“老赖”通过“黄牛”规避限制高消费令行为

      中新网5月19日电 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毛立华答记者问表示,被限制消费的被执行人通过“黄牛”购买飞机票高铁票,属于典型的规避执行行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逃避执行、规避执行、妨害执行等拒不执行行为,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

    时间:05-19
  • 2022年研发投入近9亿元 以岭药业彰显高质量发展与ESG双重效益

      中新网4月28日电 4月25日晚间,以岭药业发布了2022年年报和首份ESG报告(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年报显示,2022年,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25.33亿元。研发投入89547.2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15%,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当下资本市场对医药行业在ESG领域的表现愈发重视,思考ESG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长效价值将成为下一个周期的制...

    时间:04-28
  • AI“旋风”席卷,制药业能否借势起航?

      3月14日,美国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宣布正式发布为ChatGPT提供支持的更强大的下一代技术GPT-4。ChatGPT近一段时间来的爆火,让一切与AI有关的领域再次站上风口,加之疫情让AI制药领域关注度不断上升,全球众多药企研发力度持续增加。  “政治新闻网”欧洲版近日报道称,下一个重磅药物可能由AI发明。AI设计的治疗淋巴癌、炎症...

    时间:04-24
  • AI“旋风”席卷,制药业能否借势起航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张佳欣  3月14日,美国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宣布正式发布为ChatGPT提供支持的更强大的下一代技术GPT-4。ChatGPT近一段时间来的爆火,让一切与AI有关的领域再次站上风口,加之疫情让AI制药领域关注度不断上升,全球众多药企研发力度持续增加。  “政治新闻网”欧洲版近日报道称,下一个重...

    时间:04-24
  • 修正药业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 合力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4月19日,修正药业集团与腾讯云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构建药企溯源数字化平台展开长期合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以及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电商事业部总经理修程、连锁事业部总经理邹怀新、品牌中心总监胡樱馨、营销总公司深圳负责人安春宇,腾讯健康副总裁张渝、腾讯安全首席...

    时间:04-21
  • 强调研发成果和质量 首个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发布!以岭药业位居前十

      3月18日,由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数字财税研究院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首创的国内第一个以医药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研发指数——“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在北京发布。2021年非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排名中,恒瑞医药、华海药业、人福医药、百济神州、海正药业、天士力、翰森制药、以岭药业、基石药业、海...

    时间:03-20
  • 2家A股公司即将摘牌退市 年内已有50家公司提示强制退市风险

      本报记者 邢 萌  又有2家上市公司被锁定强制退市。3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对*ST科林、*ST金洲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其中,*ST科林将于3月27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次日摘牌;*ST金洲将在3月17日后15个交易日内摘牌。  在此之前,*ST凯乐触发面值退市,于2月15日摘牌,为今年首家强制退市公司。  财务类退市最常见  “此前...

    时间:03-20
  • 普洛药业“转型”之路通往何处?

      每经记者 许立波每经编辑 魏官红  3 月 9 日晚间,普洛药业(SZ000739,股价22.92元,市值270.12亿元)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05.45亿元,同比增加17.92%,这是公司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营收增速也创下近10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普洛药业2022年的营业利润为10.12亿元,同比下降9.62%,扣非后归母...

    时间:03-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