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东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 野生动植物种群上升

2023-05-21 20:29: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5月21日电 (程景伟 林荫)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21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广东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当前,广东正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持续强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全力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全力推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建设,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广东汕尾陆丰市“白鹭家园”(资料图)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珍稀动植物频现 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前拍摄到2头中华鬣羚同框的画面;中华穿山甲在河源、梅州、潮州等多地现身;飞抵深圳、汕尾过冬的黑脸琵鹭逐年增加;东莞首次野外监测到野生白鹇种群和彩鹮;韶关始兴南山保护区首次发现桫椤群落……

  放眼整个广东,珍稀物种的身影频繁出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初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南方红豆杉(资料图)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据了解,广东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共1052种,野生高等植物6658种;现有红树林1.06万公顷,且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空间,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绿美广东筑牢生态根基

  近年来,广东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设计上发力,发布了《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广东省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计划(2023-2030年)》,加快推进广东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同时,广东注重建立多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为引领的区域性物种迁地保护体系,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丹霞梧桐(资料图)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广东实施了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带动野生动植物普遍保护,建立9个国家级保护中心,在苏铁、兰花、木兰、大熊猫、朱鹮、中华穿山甲、华南虎等物种的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和回归野外等方面取得突破,有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此外,广东持续强化司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监管体系,同时积极推动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收容救护、疫病监测“三合一”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救护和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华南国家植物园(资料图)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广东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朝着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的目标前进,持续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以及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等工作,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不像”中华鬣羚现身广东象头山保护区

      中新网广州5月18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林业局18日消息,近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的珍贵影像。据了解,中华鬣羚又被民众称为“四不像”。  中华鬣羚,又叫明鬃羊,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

    时间:05-18
  •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巡护员偶遇中华鬣羚 漫步林间悠然自得

      中新网绵阳3月13日电 (贾莹 罗春平)近日,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巡护员在日常巡护过程中,偶遇到一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并用相机记录下与其对视的画面。  据巡护员介绍,他在巡护途中遇到了长着马鬃、驴耳、牛蹄、鹿角的野生动物,正是如此奇特的“四...

    时间:03-13
  • 中华鬣羚在湖北神农架“露脸”

      中新网神农架2月24日电 (喻玲 刘锋)据湖北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24日消息,近日新华林场职工进山收集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相机拍摄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鬣羚的清晰影像。  画面显示,2月20日下午5时53分,一头壮硕的“天马神兽”正在悠然吃草,在看到红外相机时,它“好奇”地盯着镜头看了又...

    时间:02-24
  • 辽河口:恢复湿地面积和功能,筑牢辽东湾生态安全屏障

      恢复湿地面积和功能,筑牢辽东湾生态安全屏障  辽河口 北国海滨,绿苇红滩(美丽中国·大美湿地②)   核心阅读  作为我国最北的河口湿地,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保存有典型完整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景观,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

    时间:02-21
  • 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结果公布:黑脸琵鹭数量创新高

      中新网海南文昌2月2日电(记者 张茜翼)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当日,海南观鸟会、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联合发布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成果,本年度记录到黑脸琵鹭数量201只,是海南自2003年开展越冬水鸟调查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东方四必湾、儋州儋州湾、临高和儋州交界的后水湾是它们在海南主要的...

    时间:02-02
  •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 是全球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今天(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恢复”。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是全球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而为了保护湿地,我国已印发《(202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各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  近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

    时间:02-02
  • 广东海丰湿地记录越冬黑脸琵鹭423只 数量创新高

      中新网广州1月16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16日消息,2023年度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近日在全球100多个城市同步进行,监测技术人员在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黑脸琵鹭423只,创下了该保护区自2005年参与全球同步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数量首次突破400只。  黑脸琵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时间:01-16
  • 200余只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在海南越冬

      中新网海口1月9日电 (卢刚)为期三天的“2023年海南越冬水鸟调查”于近日结束,调查队在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共记录到201只黑脸琵鹭,并首次在儋州市光村银滩发现黑脸琵鹭越冬种群。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越冬候鸟。 焦庆利 摄  据介绍,今年在海南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首...

    时间:01-09
  • 中国湿地面积亚洲第一 2020年约41.2万平方公里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孙自法)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在中国分布情况如何?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湿地研究报告》27日在北京正式发布,该报告披露,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万平方公里,位居亚洲第一,《湿地公约》划分的42类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主...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