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上海这样做

2023-05-21 16: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杨海燕)“不仅仅是破土而出,而是要长成参天大树。”上海财经大学劳帼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选择就业创业的时候,青年人更多的是考虑能够在合适的土壤中‘破土而出’,将来还要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上海,正致力于成为青年人创业过程中最为合适的“土壤”。

  5月20日,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在上海中心顺利举行。论坛分享科技和产业前沿信息,交流鲜活思想,激发创意灵感,努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会客厅”,引导广大有志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彰显青春担当。

  “青年创业者相对于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创业者而言可能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会存在一些劣势。同时年轻创业者创新意识强、学习能力强、创业束缚小、工作也还未变得过度专门化等优势。因此我认为青年创业者在把创业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时,选择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的赛道,比如在之前我们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一些新兴的数字经济赛道,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行业的创业者,年龄显著小于其它传统行业。”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周照说。

陆家嘴建筑群 杨海燕 摄

  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局长骆大进在论坛中解读了科技创新相关政策。

  骆大进表示,在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当中,要更好地服务各类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广大创新创业者可以实现大价值的跃升。在工作中推进的重点有:实施更加体系化的科技人才引育举措,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一是着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二是着力强化重点领域创新人才支撑;三是着力加快世界一流领军人才集聚;四是着力优化外国人才吸引聚焦举措。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最鲜明的城市风格,也是年轻人最向往的时代气质。“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回来我都能感觉到上海的飞速变化,从过去相对来讲比较苍老的城市,一步一步焕发出新的活力......”出生在上海的华裔数学家张益唐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长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基地以来,上海凭着它雄厚的工业、科技、人文基础,一直是走在前面,朝着现代化的未来迈出坚定的步伐。”

  “青年人身上其实是一种力,能够激发一个城市的活力。”上海要做的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通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就业创业,“未来产业”与“未来之才”互相融合,“把未来资产留在这座城市,就要做好人才储备,所以青年就业创业与城市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劳帼龄说。

浦江两岸风光 汤彦俊 摄

  上海市委组织部党务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曹远峰介绍,近年来,上海重点优化人才落户政策,以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开放度和集聚度,一是优化留学生直接落户政策,二是优化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三是优化青年人才直接落户政策。

  “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工作、生活平衡性的追求使得单单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还不够。”周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是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二是需要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在留学生直接落户方面,曹远峰表示,凡是在国境外学习,并获得大学本科(学士)按照以上学历(学位),回国后年内来上海并持续在上海工作,根据其学校排名情况达到相应缴保、纳税要求的,可以直接落户。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100名院校的,全职来沪工作满6个月后可申办落户,取消社保缴费基数限制。

  曹远峰指出,在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方面,上海对于博士,凡是用人单位引进的博士,均可直接落户。对于硕士,凡是上海高校毕业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全国“双一流”的应届硕士研究生,符合基本条件即可直接落户。对于本科生,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同济、华师大等部分“双一流”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在全市范围直接落户。

  “青年人就要选择一个有活力,能够让人迸发出自己内心热情的一个地方,相互聚集、成长、开拓眼界。最初选择在上海创业,也是因为上海海纳百川,城市提供了这样一个赋能的机会,招贤纳才。”达观数据董事长陈运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博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上海创业。

  “第一轮融资的时候,刚巧是11月11日,当天下午几个小时内,就敲定了融资协议,获得了第一笔1000万元启动资金。”陈运文回忆道,“最早的办公室楼下有家饭店,他们的鸡汤很美味,当时我们每新签一个客户或取得一个里程碑都会去喝鸡汤庆祝下,因为进展很快,鸡汤经常喝,一年下来大家都长胖了不少......”

  据了解,从2015年创立至今,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文字智能化分析和处理领域的领军企业,开发的文字智能处理系统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颁发的“吴文俊人工智能奖”。

  “科创发展方兴未艾,到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能够把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迅速吸收和转化。”陈运文对记者说。

  上海不仅拥抱青年,更要成就青年、留住青年。“这是一座汇聚人才也孕育人才的光荣之城。”曹远峰在论坛上向青年人发出邀请,“欢迎大家相聚上海携手奋进,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才建功立业的壮丽篇章。”

  “年轻人口比重、青年的活力,是衡量城市活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雄说。善借时代之力,方能在道阻且长的前途中乘风破浪。

  从时代到个人,青年就业创业者以时代为基,与适合自己的“土壤”共舞,你准备好了吗?(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世界家庭医生日侧记:扎根土壤的“健康守门人”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张煜欢)“家庭医生关注的不只是生了病的躯体、器官,更应该关心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要服务好社区百姓,需要拥有更多的‘爱’,要用这份博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引导社区居民。”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余杭分院(余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孟耀娣对记者如是说。  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

    时间:05-19
  • 第十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新网福州5月18日电 (郑江洛)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18日在福州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经济增长好于预期,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  当天,第十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在福州举行,围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企业家力量”的主题,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汇聚企业家坚定发...

    时间:05-18
  • 蓝皮书: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众已具备高质量社会心态基础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8日联合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众已具备客观积极、勤奋向上的高质量社会心态基础。  蓝皮书从认知、价值观、信念和社会参与四个方面探...

    时间:05-18
  • 厚植创新创业土壤 陕西鼓励中亚青年前来学习、创业

      中新网西安5月17日电 (记者 张一辰)“有了丝绸之路,就一定有发展的机遇与思路,我们愿意为中亚青年在陕西就业与创业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西安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叶牛平17日表示。  当日,中国—中亚峰会新闻中心举行吹风会,就陕西省相关情况以及与中亚国家合作交流成果进行介绍。  近年来,随着“一...

    时间:05-17
  • 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

    时间:05-17
  • 甘肃成县创新传统农耕技术:“鱼菜共生”模式跳脱土壤束缚

      中新网兰州5月16日电 (刘玉桃 高展)5月中旬,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陈院镇梁楼村“鱼菜共生”种养殖基地,6个鱼池中鱼儿不时浮出水面进食,每个鱼池面积16平方米、深度2米。在鱼池旁边,种植草莓、蔬菜等,鱼池的水源源不断给蔬菜供给。  “在传统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成县渔乐种养殖农民专...

    时间:05-16
  • 汲古润今 与时偕行 江苏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新华社记者刘亢、蒋芳  小桥、流水、人家,承载乡愁;运河、长江、黄海,奔涌力量。5月20日,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将拉开帷幕,海内外游子齐聚,人文与经济荟萃,水脉与血脉交融。  作为江河湖海齐全的省份,自然伟力造就繁盛千年的鱼米之乡,更孕育出百水百态、一城一诗,化作深隽厚重的人文江河。  文脉贯千...

    时间:05-16
  • 一见·总书记河北之行,透视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石家庄,走进生产车间察看芯片生产流程,步入展厅察看医药产品展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聚焦一个主题: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把握一个关切: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上个月在广东考察,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

    时间:05-16
  • 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人民时评)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广受关注,《本草中国》《国医有方》等纪录片受到观众欢迎,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相继落成……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

    时间:05-15
  • 李金平:中国式现代化品牌是对“品质第一、诚信为本”传统价值观的发扬光大

      5月12日,2023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品牌发展论坛在浙江德清成功举办。海南汇成百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品牌是对“品质第一、诚信为本”传统价值观的发扬光大。  李金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对品牌建设的要求,是要探索品牌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发展路径,在全球化布局...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