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文旅业界厦门共探“夜文旅”新业态

2023-05-20 18:52: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5月20日电 (记者 杨伏山)2023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论坛20日在厦门举行,境内外文旅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聚焦“夜间文旅,焕新休闲新生活”主题,共同探索“夜文旅”新业态,共话“夜经济”新格局。

  作为2023第八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旅游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论坛得到中国—东盟中心支持,中国—东盟中心教育文化旅游部副主任李亚莹、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执行主任刘牧茜莅会并致辞。

  李亚莹称,长期以来,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旅游客源市场和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双方人员往来和旅游务实合作,为中国和东盟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东盟中心将持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国和东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刘牧茜表示,今年是全球旅游业强劲复苏之年。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将与会员城市厦门携手,促进厦门与世界旅游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推动厦门旅游业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旅博会组委会供图

  围绕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的发展目标,厦门当下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其中,“夜文旅”新业态应运而生,“夜经济”建设更是如火如荼。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认为,在这幅“旅游新图景”中,高质量发展是重点。

  戴斌在以“城市休闲的时空聚合与旅游重构”为主题的演讲中说,要看到城市休闲增长的传统要素,也要看到城市旅游的创新动能;没有投资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创新,就没有城市旅游休闲的未来。

  戴斌认为,在此基础上发展城市休闲旅游,应当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不断提升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以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导向,带领旅游业自觉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稳步提升广大游客和市民的文明素质。

  “厦门亲像一首歌,我非常喜欢厦门这座城市的诗意和美好。”戴斌说,厦门发展休闲旅游,应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厦门文化和旅游的独特魅力。

  “夜经济”的繁荣程度,通常被业界视为一座城市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忠,以《夜色经济的进阶——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夜经济发展新趋势》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在李忠看来,“夜经济”仅仅是有“夜”的特色,已经不再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厦门在发展“夜经济”过程中,应该彰显“国际海洋强市”的夜IP,点亮国际海港夜魅力,讲好海上丝路夜故事,打造海洋科技夜秀场,抢占国际休闲城市“情绪夜波段”的“浪漫之夜”,打造科学与艺术融合的“高雅之夜”。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处长卓雪莉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新加坡日夜“新”玩法时说,“尘封”已久的出入境旅游终于迎来重启,而新加坡也在积极拥抱变化,为游客的到来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朝武在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中国旅游城市夜间经济发展的业态、模式与创新路径”。他提出,城市要发展“夜经济”,要坚持打造特色品牌,营造出符合城市气质的文化氛围;要积极构建“夜间+”和“+夜间”的多元业态融合模式,创新消费场景创新,寻找、发掘地方夜间特色旅游资源;同时,要强化夜间经济的科技赋能,提升夜间消费聚集区智能化服务水平。

  如何让“夜文旅”富有“厦门特色”?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厦门夜色触手可及”畅所欲言,就“夜文旅”的行业趋势、人才培养、城市光影工程的打造、乡村夜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加快厦门“夜文旅”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李忠认为,厦门拥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天然岛湾城市形态,发展“夜文旅”应当凸显滨海旅游,探索“由陆观海”到“由海观陆”的创新发展模式。

  耀有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姜海龙表示,厦门应该做足“海”文章,将音乐、灯光与大海融合,推进海上夜景工程建设,点亮“海上夜生活”。

  国家文旅部乡村文旅能人杨鹭认为,应结合民宿、特色餐饮、生活美学空间等多元业态,打造极具“烟火气”的沉浸式夜间旅游场景,让“夜文旅”迸发出更多生机与活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文旅盛宴让游客享受幸福旅程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启动仪式暨主会场活动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举行,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边陲小镇,邀请中外游客共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今年的“中国旅游日”活动以“美好中国,幸福旅程”为主题,全国各地联动、线上线下并举,推出了七大类约5211项旅游惠民措施。  “...

    时间:05-20
  • 鄂企组团东盟行 赴马来西亚签单逾2亿元

      【东盟专线】鄂企组团东盟行 赴马来西亚签单逾2亿元  中新社武汉5月19日电 (李雯雯)记者19日从湖北省贸促会获悉,“中国湖北—马来西亚企业对接会”18日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湖北与马来西亚企业现场签下超2亿元人民币订单。  此次对接会是自2019年以来,湖北在马来西亚举办的最大规模企业对接洽谈会。马来西亚当地近30...

    时间:05-19
  • 报告:一季度中国出境游客满意度超疫前同期水平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国旅游研究院19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国内游客综合满意度指数处于“满意”区间,企稳回升趋势初显;出境游客满意度超过疫前同期水平。  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国内游客综合满意度指数80.41,季度环比增长0.29%。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下...

    时间:05-19
  • 新疆喀什地区旅游业快速复苏 前4月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74%

      中新网新疆喀什5月19日电 (记者 孙亭文)记者从5月19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旅游日”喀什主题活动上获悉,今年1-4月,作为新疆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喀什地区,共接待国内游客742.67万人次,同比增长74.2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2.28亿元,同比增长109.2%。2023年“中国旅游日”喀什主题活动在喀什市吐曼河畔举行。 孙亭文 摄  据介绍,...

    时间:05-19
  • 中国旅游日|文旅行业复苏强劲 年轻游客塑造当代旅游新气象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 宋雪)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受近期多项利好因素影响,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流动的中国折射出繁荣发展的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五一”假期,游客走得更远、停得更久,而以“Y世代”“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并塑造当代...

    时间:05-19
  • 中国驻东盟大使冀网络达人成友谊桥梁和民间使者

      【东盟专线】中国驻东盟大使冀网络达人成友谊桥梁和民间使者  中新社福州5月19日电 (郑江洛)在19日于福州启动的第二届中国—东盟网络达人大会上,中国驻东盟使团团长、特命全权大使侯艳琪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希望网络达人成为中国与东盟沟通的友谊桥梁和民间使者。  本届大会以“穿越山海,共聚福...

    时间:05-19
  • 西藏旅游热:游客近距离感受藏文化魅力

      中新社拉萨5月19日电 题:西藏旅游热:游客近距离感受藏文化魅力  作者 赵延 顿旦旺姆 格桑拉姆  5月的拉萨,草木渐茂、绿树成荫,雨量充沛、湿度适宜,日光充盈却少了一丝燥热,成为众多游客进藏的最佳时节。  据西藏旅游部门发布,“五一”期间,西藏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16.77万人次,同比增长73.25%,相比2019年“五一”期间增长137....

    时间:05-19
  • 河北邢台任泽区打造多条特色街区带火“夜经济”

      中新网邢台5月19日电(张鹏翔 武娜)18日晚,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夜经济”点亮“夜任泽”,在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饮马河步行街,这座任泽人的“生活新地标”,又迎来一天的客流高峰。  “没想到老家变化这么大,刚刚转了一圈,跟我印象里的场景大不一样,现在的饮马河既现代又时尚。”现居外地的李少清看到“朋友圈”饮马河的美景后,忍...

    时间:05-19
  • “黑龙江—东盟海外华文媒体新闻记者研修班”开班

      中新社哈尔滨5月18日电 (记者 姜辉 王妮娜)“黑龙江—东盟海外华文媒体新闻记者研修班”开班式18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本次研修班由黑龙江省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柬中记者协会协办。柬埔寨、缅甸、泰国等东盟地区的11家重要华文媒体精英和优秀记者分别在线下、线上参加开班...

    时间:05-18
  •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基地

      【东盟专线】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基地  中新社南宁5月18日电 (张广权)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徐莉青18日表示,广西将立足生态优势、交通优势、开放优势、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打造面向东盟的绿色食品加工制造基地。  2023年广西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当天在广...

    时间:05-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