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浙江成立茶文化专业委员会 促“三茶统筹”“六茶共舞”新发展

2023-05-16 21:0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5月16日电 (王题题)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如何做好申遗后半篇文章、更好地弘扬茶文化?

  5月16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在浙江杭州成立。当天,近百名“茶专家”齐聚一堂,见证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共话茶非遗发展

  浙江省是茶非遗的富矿,历史悠久,享誉四海。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诞生在浙江,中国历史最早的贡茶院和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在浙江,且素有“世界茶乡看浙江”的美名。

各个茶非遗领域的“大咖”参加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茶文化专业委员会 供图

  浙江千百年来积淀的茶叶文化在浙江茶人的传承和保护下不断发展延伸,茶非遗越来越受到社会聚焦和重视。

  如今,浙江全省拥有国家级绿茶非遗制作技艺4项、国家级绿茶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2位,省级茶叶相关非遗制作技艺16项,茶叶非遗传承人超过100人。

  2022年11月,由浙江省牵头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浙江的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婺州举岩、紫笋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以及庙会(赶茶场)、径山茶宴两项民俗活动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以上种种优势,在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上,浙江责无旁贷。

  顺势而为的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建立了下属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旨在更好地专注于浙江传统茶文化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

  与浙江省内其它涉茶社团不同,茶文化专委会专注茶非遗版块,汇聚了茶非遗传承人、涉茶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涉茶企业负责人等各个茶非遗领域的“大咖”,链接起浙江全省茶非遗组织网络,团结起浙江茶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人才队伍,将在众多涉茶组织中发挥独树一帜的作用,为浙江茶的非遗传承汇聚资源、凝聚力量,“联”起来,“活”起来,共同助力茶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和创新发展,不断推动新时期浙江茶非遗的“故事”走深走远。

  在国家级非遗紫笋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郑福年看来,当天成立的茶文化专业委员会将为中国茶传统技艺、制茶工艺的传承发展,以及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注入强劲动力。

  茶文化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茶产业一直是浙江省传统特色产业,成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茶文化专业委员会,是在新时期保护、传承与发展浙江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的必要举措,是推动“三茶统筹”和“六茶共舞”的重要平台,是带领浙江茶和茶文化走出去的纽带桥梁,是引领茶消费茶生活新风尚的方向盘,是助力浙江全省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轴,更是响应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的务实做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多地联动 主会场福州将推进两岸茶文化交流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16日在京宣布,5月21日,在第四个“国际茶日”来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继续举办“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全国将举办各类茶相关非遗宣传展示活动130余场,全面生动呈现近年来茶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  ...

    时间:05-16
  • 在传承创新中提升品牌力量

      5月14日,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在上海落下帷幕。活动期间,有关部门、地方、中央企业、行业协会、品牌服务机构等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特色品牌创建活动,1900余家优秀品牌企业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展示。  自2017年“中国品牌日”设立以来,...

    时间:05-16
  • 山东即墨:传承戏曲文化 感受非遗魅力

    原标题:山东即墨:传承戏曲文化 感受非遗魅力  5月15日,在青岛市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国家级非遗项目柳腔传承人袁玲(右二)在指导学生进行戏曲形体训练。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积极推动传统戏曲进校园,通过设立兴趣班、开设“第二课堂”等形式,邀请专业老师教授学生戏曲知识,让学生感受非遗的魅力。  新华社发(...

    时间:05-16
  • 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人民时评)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等精品展览广受关注,《本草中国》《国医有方》等纪录片受到观众欢迎,81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相继落成……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

    时间:05-15
  • 观明代壁画 赏非遗民俗 两岸暨港澳青年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陈建新)京港澳台青年沉浸式交流体验活动13日在北京举行。逾40名两岸暨港澳青年走进石景山区,参观法海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等地,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  始建于明朝年间的法海寺,地处翠微山南麓。在绿树掩映下,青年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了解法海寺历史沿...

    时间:05-13
  • 非遗体验促交流 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徐婧) 13日,北京市妇女联合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度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活动在京举办。  作为北京市妇联一年一度品牌项目,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活动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以“家庭”为纽带...

    时间:05-13
  •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入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中新网南宁5月11日电(张广权)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0日揭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入选。  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入选中国二十四名茶,远销...

    时间:05-11
  • 甘肃武威旅游和“非遗”融合:立体式传承传统文化魅力

      中新网甘肃武威5月11日电(戴文昌)记者10日在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河西都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多角度、立体式体验多彩的武威“非遗”。  近年来,武威市“旅游”和“非遗”的融合,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数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旅游市...

    时间:05-11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百泉药交会”开市

      中新网新乡5月8日电 (刘鹏 宋江涛)5月8日,2023年中国百泉药交会推介会暨开市仪式在河南新乡辉县市百泉镇举行。本次药交会以中药材、中药饮片等展览为主线,以投资洽谈、产品交易、学术论坛为主要内容,旨在进一步传承中医药文化、发扬中医药国粹、强化业界交流合作,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春暖花...

    时间:05-08
  • “医圣故里”湖北黄冈多举措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新网武汉5月6日电 (武一力)湖北黄冈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医药双圣”李时珍故里。湖北省政府新闻办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黄冈中医药产业发展状况。  黄冈市政府副市长潘国林介绍,黄冈中医药产业基础良好,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127万亩;中医药资源富集,《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药材之中,...

    时间:05-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