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发挥海洋固碳作用 自然资源部发布蓝碳系列技术规程

2023-05-16 17:33: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6日电 题:发挥海洋固碳作用 自然资源部发布蓝碳系列技术规程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记者16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实施6项技术规程(以下称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用于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

  2021年,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组织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试点工作,在充分衔接国际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同步编制印发了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经过一年多的试行,在充分验证了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编制组结合实践广泛听取各部门、各地方意见,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技术规程试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印发稿。

  2022年,随着蓝碳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启动了蓝碳生态系统碳汇监测试点工作,历时近两年编制完成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碳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并在黄河口、曹妃甸等我国蓝碳生态系统重要分布区域进行了试点方法验证。

  据介绍,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在充分吸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方法学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碳储量计算、碳汇计量监测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为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充分发挥海洋的固碳作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做出贡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中国式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了渔业生态系统功能

      中新网深圳5月11日电(记者 郑小红 陈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唐启升,11日在深圳表示,“以养为主”的中国式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颠覆了世界“捕捞独大”的渔业发展模式,同时显著提升了渔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以“渔粤向未来”为主题的2023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

    时间:05-11
  • 沿海省份推动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共护海岸带生态系统

      沿海省份推动互花米草综合治理、共护海岸带生态系统  防控外来物种 保护海洋生态(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物种,耐盐耐淹、繁殖力极强。它的迅速扩散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我国启动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各省份清除率达到90%以上。...

    时间:05-10
  • 国家林草局:到2025年将新建90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欧阳易佳)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国家林草局将加快生态站建设,完善站点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强化数据应用,优化管理服务,增强支撑能力,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管理规范、运行高...

    时间:05-09
  • 全国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

      本报北京电 (记者刘毅)记者日前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00年以来的4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总体上,全国生态状况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质量持续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介绍,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一项生态国情...

    时间:05-09
  • 广西首次完成自然资源碳汇试点野外调查

      中新网南宁5月5日电(黄尚宁 张玉姣 郑志安)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5日介绍,2022年以来,该厅立足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在田东县等7个县(区)启动实施自然资源碳汇调查监测试点工作。目前,包括水田、旱地、水浇地在内,试点县区耕地碳汇本底外业调查已基本结束,标志着广西首次开展的自然资源碳汇试...

    时间:05-05
  • 中国生态状况稳中向好 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27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2000年以来的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全国生态状况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完成了3...

    时间:04-27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雨林型产业生态系统汇聚海内外创新资源

      中新网上海4月27日电(记者 陈静)第三届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横琴科创大赛”)正努力吸引更多具有突破性原创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落地琴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27日在此间对记者表示,横琴科创大赛正面向全球征集优质科技项目,欢迎企业参赛并落地合作区发展...

    时间:04-27
  • 提高森林碳汇能力 塞罕坝2040年混交林面积将达49万亩

      中新社石家庄4月25日电 (姚伟强)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25日消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营造近自然异龄混交林工作方案》(简称《方案》)近日正式印发。《方案》规划到2040年,世界最大人工林塞罕坝机械林场全场混交林面积新增24.4万亩,总面积达到49万亩。  《方案》有针对性采取保护性抚育促进形成...

    时间:04-26
  • 专家共话“碳汇改革”:发挥碳市场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湖州4月20日电(记者 施紫楠)“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作为“中国第一竹乡”,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拥有竹林面积101.1万亩,其中毛竹林87万亩,曾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  20日,“国家自愿减排碳市场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该县召开,各专家教授就竹林碳汇改革、《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时间:04-20
  • 长江源典型高寒湿地碳储量估算科学考察在青海启动

      中新社西宁4月13日电 (记者 张添福)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共同发起的长江源典型高寒湿地碳储量估算科学考察活动1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启动。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王湘国介绍,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地处三江源腹地,该区域...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