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冬闲田”变“增收田” 江西南昌86万余亩油菜喜获丰收

2023-05-15 16:2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5月15日电(卢梦梦)当前正值油菜收割季节,初夏的赣鄱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江西南昌,86万多亩油菜全面成熟,迎来了大丰收,当地农户正趁着晴好天气,利用大型农机抢收油菜,在确保菜籽颗粒归仓的同时,及时腾出农田轮作水稻,稳定粮食生产。

  走进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斜东分场千亩油菜基地,金灿灿的油菜低垂着“头”,种植户正驾驶着收割机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伴随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成熟的油菜卷入收割机,脱粒的油菜籽被运往晾晒场,油菜果壳和油菜秸秆被收割机碾成碎片,直接抛撒还田。

  “用机械收割不仅省时省工,而且降低损耗,秸秆还可以还田。我们1000亩油菜,用两台收割机一个星期就能全部收完。油菜收完以后我们马上可以种水稻,一季油菜加两季水稻让我们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种粮大户熊中海说。

图为江西南昌新建区,当地农户正在晾晒油菜籽。 贺登毅 摄

  熊中海告诉记者,去年秋收结束后,在政府的鼓励下,他放弃低产的本地油菜,改种了优质高产的油菜品种,经过精心管理,油菜克服了干旱和低温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理想的产量。在收割现场,经过农业专家的测产,熊中海的油菜田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65.6斤。

  据了解,去年,新建区为调动农户油菜种植积极性,整合资金1000万元,从政策、补贴、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鼓励农户在秋收后种植油菜,减少季节性抛荒。

  在南昌经开区乐化镇莲塘村种粮大户徐美全的油菜田里,收割机正紧张作业,原本繁琐的收割程序因为机械化操作变得更为便捷,快速实现了颗粒归仓。“以前收割一亩油菜需要两三个人忙一天才能完成,现在机器收割,不到10分钟就收完了一亩田。”徐美全说。

  冬种油菜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10月播种、3月开花,既有油用、菜用、花用、肥用,还能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业态相结合。

  近年来,南昌市大力推广“稻油”以及“稻稻油”轮作的种植模式,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去年,南昌油菜种植面积达86.05万亩,并派出十个挂点包县工作组,下沉各县区开展油菜生产服务指导。截至目前,该市油菜收割面积达51.7万亩,将于五月下旬完成全部油菜收割工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徽县:“稻菌轮作”绿色循环让“冬闲田”不“闲”

      中新网兰州5月12日电 (刘玉桃 高展)“去年10月份稻谷收割完之后,在空闲的稻田上开始搭建菌菇大棚,经过一个冬天的培育生长,清明过后,羊肚菌开始收获。”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镇长马红丽介绍说,在羊肚菌采收结束后,撤掉棚膜,又到了水稻插秧的季节。村民们可以继续种植水稻,还可以发展“稻鱼稻虾稻蟹”新型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提高...

    时间:05-12
  • 助力推行“稻-稻-油”种植模式 作物也有“成长日记”了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鼓励南方有条件的地方推行“稻-稻-油”种植模式,也就是在一年内种植“双季稻和一季油菜”三茬作物的模式。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使得农作物的种植周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在独特的纬度下,拓展出更多的粮食增产空间呢?一起看记...

    时间:04-23
  • 湖南祁阳“双季稻+紫云英”种植模式富民增收

      中新网永州2月24日电 (刘志军 陶冶)春日渐暖,中国农科院湖南祁阳红壤站试验田里的紫云英花开得正盛。祁阳红壤站副研究员黄晶博士正带着自己的绿肥团队在试验田里提取土样。  “通过测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土壤主要养分的丰缺状况,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保障农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