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普遍回升

2023-05-15 17:00:25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各地陆续公布一季度财政收支“账本”,绝大多数省份实现收入正增长。其中,河南、宁夏收入增速超10%,四川、甘肃超9%,江苏、浙江、安徽、辽宁等超7%。各地支出普遍保持较高强度,四川、湖北、甘肃等地支出增速甚至超过15%。收支情况反映地方财政怎样的运行态势,下一步又该从何处发力?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财政领域专家

  收入普遍回升

  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各地收入增幅呈普遍回升态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4.3%、5.8%、5.3%、9%,累计增幅分别比1月至2月回升2.9个、2.8个、2.9个、6.1个百分点。专家普遍认为,一季度全国范围的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巩固。

  “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的增速与正在企稳回升的经济基本面相适应,展现出经济回暖势头。同时,5%的较快增速也反映出地方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力度的决心和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告诉记者,从税收收入方面看,多地一季度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快,反映市场活力加速恢复、企业发展向好。

  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在各地一季度财政“账本”上表现突出。比如江苏一季度增值税收入1260亿元,增长32.8%;云南一季度增值税收入166.2亿元,增长14.3%。“各地增值税普遍维持增长态势,一方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逐步好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上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增值税收入回补效应。”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

  相比之下,一些地方一季度企业所得税增速较低甚至负增长。比如,湖北一季度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110亿元,同比下降13.1%。陕西一季度企业所得税下降4.05%。“这主要是受去年四季度疫情影响,企业盈利不佳导致预缴收入下降。”汪德华分析。

  财政收入回升除了基本面支撑外,也离不开各地主动作为。面对年初刚性支付压力,各地普遍通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盘活资产等方式深挖增收潜力。比如,福建通过积极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入库,一季度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08.84亿元,增长62.6%。吉林一季度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1亿元,同比增加8.5亿元,增长37.6%。山西通过挖潜补缺拉动一季度非税收入增长40.4%,增收73.3亿元。“地方政府通过盘活资产增加非税收入等措施,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财政支出进度不受影响。”汪德华表示。

  专家普遍认为,虽然一季度财政收入形势好转,但依然面临压力和挑战。“一些地方除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长外,其他税种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非税收入增速明显快于税收收入,这也反映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在稳增长稳经济上还需继续努力。”冯俏彬表示。

  一季度,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920亿元,同比下降23.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728亿元,同比下降27%。“可见,一季度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体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压力较大。”汪德华认为。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和房地产二级市场逐渐回暖、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逐渐形成,地方财政可持续运行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支出加强保障

  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675亿元,同比增长6.9%。各地普遍在基本民生、教育、科技等重点领域保持较高支出强度。比如,湖北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5亿元,增长15.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7%。陕西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2.95亿元,增长7.89%,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5.63%。“各地财政支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卫生、社保、科技和农林水支出增速加快,财政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表示。

  一季度,卫生健康领域是不少地方的支出大头。比如,北京一季度卫生健康支出247.1亿元,增长23.6%。据北京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主要用于支持落实国家疫情防控转段各项措施,集中清算上年疫情防控相关资金,持续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此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遍增长较快。比如,浙江一季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3.63亿元,增长9.4%;甘肃一季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5.9亿元,增长20%。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一季度科技支出高速增长。比如,河南一季度科技支出增长84.4%;吉林一季度科学技术支出7.6亿元,同比增加6.5亿元,增长5.5倍,主要支持技术创新、科技重大项目等增加的支出。专家认为,各地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发展理念的转变,反映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为了将宝贵的财政资金更好地花在“刀刃”上,各地加大创新探索,多措并举提升支出质效。比如,上海进一步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启动实施2023年市级财政评价工作,涉及30项工作任务,资金规模较上一年增长近76%。

  发挥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作用也是一个重要抓手。安徽建立了省级直达资金项目清单管理机制,一季度全省直达资金累计支出650.3亿元,支出进度45.7%,高于序时进度20.7个百分点,更好支持全省重大战略任务、保障市县财政运转和落实惠企利民政策。

  “总体来看,一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较快增长,反映各地有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保持较高支出强度,有效助力经济恢复。”在充分肯定一季度地方财政支出表现的同时,冯俏彬也提出,与卫健、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相比,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类相关支出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对于稳投资稳预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各地要进一步挑起大梁,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保障,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冯俏彬说。

  仍需系统发力

  “从‘五一’假期旅游业的复苏态势来看,经济增长预期改善有望维持乐观。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宏观经济政策有效落地和实体经济加快复苏,地方财政平稳运转将获得更有力支撑。”汪德华表示。

  专家认为,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平稳良好运行,还需发挥系统合力,着力攻克难点堵点,实现经济和财政良性循环。“从一季度各地财政收入结构上看,税收收入占比相对稳定,但一些地方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增速形成较大反差,消费税、印花税、车购税、资源税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张依群认为,这说明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随着经济恢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各地还需着力解决预期、收入、就业等影响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夯实财政平稳运行基础,同时也要继续有力有效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实现经济和财政良性互动。”冯俏彬说。

  今年以来,各地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拿出更多真招实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把稳预期落到实处。比如,重庆今年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力争全年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超过250亿元。宁波积极推进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持续放大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效应,截至3月底农担公司累计担保规模已突破37亿元,放大政策效用超过18倍。

  政府采购进一步向中小微企业倾斜,给市场注入更多信心。比如,广西今年继续对中小微企业实行政府采购“优先”、预算预留“加额”、采购资金“快付”等措施,一季度全区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58.61亿元,占全区政府采购金额的85.85%,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四川财政部门专门发文,要求省级采购单位按规定公开本部门上年度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项目执行情况,同时综合运用预留采购份额和价格评审优惠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份额。

  各地也靠前发力,加速释放专项债带动作用。3月24日,湖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招标发行2023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08.75亿元,总投标量2347.10亿元,全场认购倍数21.58倍。此次发行的90个专项债券项目,预计拉动项目总投资462.30亿元。2023年,财政部提前下达福建省新增政府专项债务限额933亿元,一季度福建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914亿元,优先支持在建和成熟度高的项目。

  坚持“过紧日子”也是专家们的共同观点。“尽管各地财政运行更趋平稳,收入持续回升,各地还是要继续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把支出关口,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有保有压有效的调节作用,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张依群表示。 (经济日报记者 董碧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16日开启 或迎年内“最大跌幅”

      中新网5月16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5月16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继上轮成品油价格下跌后,机构预计本轮成品油价格或继续下跌,有望迎来年内“最大跌幅”。资料图:加油站。 中新财经 葛成 摄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杨晓芬认为,本轮计价周期内,变化率整体维持负向走势,但跌幅较初期小幅缩窄。  机构测算,截至5月15...

    时间:05-16
  • 顺丰航空开通成都至孟买国际货运航线

      中新社成都5月15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15日从成都市双流区官方获悉,顺丰航空成都至孟买国际货运航线当日正式开通。  该航线每周一班,当天往返。每周可为成都往返孟买提供超100吨的航空运力,将服务于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纺织品、机械设备等货物的跨境运输。  “此次去程航班共载货48吨,为普通日用品及电子产品等。”顺丰...

    时间:05-15
  •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三重压力缓解,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  报告也提到,要看到,国内经济内生动...

    时间:05-15
  • 中国“荔枝季”从春持续至秋 主产区倡议成立“荔盟”

      中新社海口5月15日电 题:中国“荔枝季”从春持续至秋 主产区倡议成立“荔盟”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荔枝素有“一果上市,百果让路”之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国,中国的荔枝上市期从三月持续到九月,消费者从春到秋都可以品尝到新鲜荔枝。  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地,栽培历史始于秦汉之前。记者从15日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

    时间:05-15
  • 第五届全国营养科普大会助力健康科普走进千家万户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记者于此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营养科普大会了解到,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膳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各类慢性疾病。而免疫力会影响身体对疾病的预防、抵抗和恢复能力。如何提升免疫力,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之一。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第五届全国营养科普大...

    时间:05-15
  • 广东用电负荷快速增长 闽电送粤创新高

      中新社广州5月15日电 (王华 蓝旺)5月以来,广东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供应趋紧。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加大电力跨省互济力度,闽粤联网工程按当前通道最大能力,由福建向广东持续送电19天。  记者15日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自5月13日起,通过闽粤联网工程由福建向广东送电,持续时间19天,预计最大送电量可达4.56亿千瓦时,将为广东...

    时间:05-15
  • 云南打击各类经济犯罪 今年前四月破案1313起

      中新网昆明5月15日电 (记者 缪超)在第14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之际,云南省公安厅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2023年1月至4月,云南公安经侦部门共侦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559起,破案13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86人,挽回经济损失4.1亿元。  今年以来,云南各地公安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

    时间:05-15
  • 穆迪:中国房地产业展望调整为“稳定”

      中新社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姜煜)世界著名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5日将中国房地产业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穆迪料未来12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合约销售额将会趋稳,此外,随着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扩大开发商融资渠道,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陈晨说:“虽然购房者可能仍然...

    时间:05-15
  • 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七次会议在浙江宁波举办

      中新网宁波5月15日电(记者 林波)5月15日,由中国贸促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第七次会议在浙江宁波举办,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府部门、中东欧国家驻华使领馆、商协会、企业代表300余人参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成立九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往来和经贸交流作...

    时间:05-15
  • 一季度中国服装内销市场实现“由降转升”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服装协会15日发布2023年1-3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随着促消费政策措施进一步显效,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因素,中国服装内销市场实现由降转增的变化,市场活力持续回升,消费需求逐渐释放。  中国服装协会介绍,2023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不稳定、不...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