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顺北油气田为何能成为我国首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项目?

2023-05-15 13:57: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5日电 (闫文陆 陈晶 庄光伟)5月初,中国石化部署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的“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开钻。该井设计井深9472米,将刷新亚洲最深井纪录。在这之前,中国石化已在该地区钻探垂直深度超过8000米的油气井达到49口。2022年8月,中国石化命名顺北油气田为“深地工程·顺北油气田基地”,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气项目,被誉为“深地一号”。

  近年来,国家向“深地深海深空”科技领域进军。“深地”战略目标的其中一条,是要显著提升6500至10000米油气勘查技术能力,争取2030年成为世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中国石化所属西北油田已连续6年在顺北油气田取得重大突破,首创超深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配套形成高产井技术体系,成为近十年来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新亮点。目前顺北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带,累计生产原油494万吨、天然气35亿立方米,成为“十四五”期间重要的增储上产阵地。

顺北油气田已有千吨井26口。 张俊 摄

  国内外稀有的超深层高产油气田

  “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2015年,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科研人员在顺北1-1H井获得高产油气流,后沿着1-1H井所在的断裂带,从南到北部署了6口滚动评价井,均获高产油气流。2018年,中国石化明确把顺北油气田作为“十三五”油气勘探主战场后,顺北油气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勘探突破。

  通常而言,业内将4500米到6000米的井深定位为深井,6000米到9000米的井为超深井,超过9000米的井为特深井。超深井钻探是油气工程技术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如跃进3-3XC井深达到9472米,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要多624米。除了超深井具有的地质结构复杂、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等难题,该井还设计有3400多米的水平钻进距离,这一长度刷新了亚洲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纪录,施工时面临套管下入难、岩屑在水平段易形成“岩屑床”等新问题,难度国内罕见。

  西北油田科技管理部副经理汪洋说,目前顺北油气田“深地工程”项目是国内外稀有的超深层高产油气田。科研人员突破传统的油气成藏理论,解决了钻井工程工艺、配套的材料、仪器、地面建设、处理流程等问题,在超深条件下不仅发现油气,还实现了高产,顺北油气田的生动实践引领了我国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理论技术发展

  截至目前,顺北油气田已有千吨井26口,充分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千吨井是指单井日产油气当量超1000吨,其油气藏富含油气,具备很高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

顺北油田所在的塔里木盆地超深油气资源量在全国各大盆地中居于首位,勘探潜力巨大。 张俊 摄

  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一般将埋深4500米作为深层的界线,而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被称为超深层。之前,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中浅层,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老油田面临油井产量下降、开采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难题。因此向更深处寻找资源战略接替区,成为石油行业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相比中浅层,盆地深层具有温度高、压力大、油气成熟度高和近源成藏等特点,更利于天然气及轻质油的生成,资源量丰富、勘探程度低。近年来,油气发现重大战略性突破基本集中在深层超深层或深海。

  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从资源量上来看,深层超深层资源量达671亿吨油当量,占我国油气资源总量的34%,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从勘探开发情况来看,深层超深层资源产量和收益率高,但探明率较低,具备效益开发的潜力。油气勘探越来越深,配套工程技术也越来越难。与中浅层相比,超深层钻井面临高温高压和复杂介质带来的多重挑战。

  当前,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我国超深层油气资源新增探明储量占比从“十五”期间的17%上升到“十三五”期间的34%。顺北油田所在的塔里木盆地超深油气资源量在全国各大盆地中居于首位,勘探潜力巨大。

超深井钻探是油气工程技术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 张俊 摄

  成功研发配套的深地技术系列

  通过勘探开发超深层油气藏,建成规模产能阵地,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已成功研发了配套的深地技术系列。如,形成超深层角度域成像技术,可以实现为地球“CT”扫描,精准识别断裂带;超深层地震精细描述与断裂三维立体解析技术,可以实现断裂带的精细刻画,精准锁定有利区带;走滑断裂带断控储集体地质建模、缝洞体精细雕刻与三参数空间定位技术,可实现断裂带内部储集体结构解析,精准识别地下8000米断裂带内部的米级缝洞。

  同时,该油田还创新集成硬地层高效破岩技术,实现百天钻穿“地下珠峰”目标;创新研发了微纳米封堵与化学胶结固壁协同防塌技术,构建高等级的钻井液体系,能够把破碎地层粘结在一起,实现安全钻进。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抗温200摄氏度、耐压207兆帕的高精度随钻测量仪器,做到了“指哪打哪”。

  汪洋介绍,未来将要继续丰富完善超深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油气藏理论认识和重要技术,针对性解决工程工艺、装备仪器、改造方案、地面设施等世界级难题,对下一步资源拓展,油气产量、储量接替阵地的优选做战略储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4月银行结售汇顺差55亿美元,外资连续两个月净买入境内证券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4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4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55亿美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入与支出规模基本相当。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银行外汇头寸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时间:05-15
  • 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4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

      中新网哈尔滨5月15日电 (李梓硕 记者 王琳)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国际”)于15日发布消息,迪拜当地时间5月15日11时49分,由该公司承建的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4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机组各系统参数正常,设备运行平稳,运行质量优良。  迪拜哈斯彦电站项目作为丝路基金在中东地区的首单投资,是中国“一带一...

    时间:05-15
  • 昆明机场口岸21条边检快捷通道全部恢复启用

      中新网昆明5月15日电 (徐彦)记者15日从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当日零时起,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口岸21条边检快捷通道全部恢复启用,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便捷、顺畅的通关体验。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一部署,2023年5月15日起实施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保障便利中外出入境人员往来,促进服务对外开...

    时间:05-15
  • “绿色晶硅光伏之都”云南曲靖为民营经济赋能加力

      中新网曲靖5月15日电 题:“绿色晶硅光伏之都”云南曲靖为民营经济赋能加力  作者 熊佳欣  近年来,全球光伏产业排名前列的阳光能源、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等龙头企业及全国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龙头企业德方纳米等相继落户云南省曲靖市。  水涨船高,曲靖逐步成长为中国的“绿色晶硅光伏之都”。至2022年,曲靖实现地区...

    时间:05-15
  • 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安排逾430场科普活动

      中新网广州5月15日电 (记者 王坚)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以下简称“活动周”)新闻通气会15日在穗举行。该通气会公布,今年活动周期间,全市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将联手为民众带来超过430场精彩丰富、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记者从新闻通气会获悉,活动周定于5月20日至31日举办,开幕式及嘉年华主会场设于广州琶...

    时间:05-15
  • 中国将采取多方面措施促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商务部15日消息,官方近日发布文件,将采取6方面25项措施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这份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称,将制定家政服务业自律公约,引导家政企业开展优质服务承诺,主动公开服务标准、价格等信息。同时,实施家政服务标准化...

    时间:05-15
  • 揪出“假李逵” 江西严查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新网南昌5月15日电 (记者 吴鹏泉)江西省市场监管局15日消息,为净化网络环境,今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查处网络直播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和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称,“山寨”商品经细微改动,“碰瓷”知名商品包装装潢,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营销,实施仿冒混淆行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时间:05-15
  • 广西南宁口岸恢复边检快捷通道 平均30秒内可通关

      中新网南宁5月15日电(梁箫)5月15日凌晨,由泰国曼谷至中国南宁的GX8908航班100多名旅客陆续抵达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广西边检总站南宁边检站开足全部8条入境快捷通道,并派出多岗位民警现场引导和技术支持,确保快捷通道恢复启用首日通关顺畅。  “快捷通道重启以后,我们带团更方便也更快了!”当天,导游田女士仅用了10秒钟就办理完...

    时间:05-15
  • 手机成“新农具” 广西乡村夫妻用短视频记录养鹿拓宽销路

      中新网柳州5月15日电 题:手机成“新农具” 广西乡村夫妻用短视频记录养鹿拓宽销路  作者 刘俊聪 韦国政  5月15日,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六休村的一处农场内,李珊珊正抚摸着一只犄角漂亮的梅花鹿,眼神里满是爱意。在她的跟前,丈夫杨华用手机录下这一温馨时刻,随后夫妻开始剪辑视频发布在网上,很快便收获大量点赞。  杨...

    时间:05-15
  • 院士创新研究院落户杭州 赋能家具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中新网杭州5月15日电 (谢盼盼 马纪)未来家具行业,如何更“绿色”?近日在浙江杭州揭牌的绿色低碳家具产业“院士创新研究院”给出了答案。  绿色低碳家具产业“院士创新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原校长李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吴义强领衔创新,带领团队聚焦全球家具产业的新需求、新材料、...

    时间:05-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