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电联刘永东:预计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将爆发式增长

2023-05-12 21:2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陈康亮)12日,在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3年第一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表示,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预计2023年电化学储能电站新增装机将爆发式增长。

  刘永东说,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风电、光伏将新增装机容量160GW(吉瓦)左右,按2022年新能源配储增长率保持不变预估,2023年将新增新能源配储5.62GW。考虑电网侧储能电站的增长和地方政府可能放松的用户侧储能电站限制政策等多种因素,预计2023年电化学储能电站的新增装机将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 田雨昊 摄

  刘永东介绍称,储能是支撑发电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消纳的关键技术,是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支撑用户侧能源管理和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储能形态比较多,有电化学、机械、电磁等。但目前技术发展较快、产业规模较大的,主要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可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个场景广泛发挥作用,有助于满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用能方式升级带来的系统平衡新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刘永东表示,从近中期来看,新型储能经济优势不够明显,仍需统筹发展抽水蓄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响应等灵活调节资源,作为有益补充。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

  刘永东指出,2022年是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投产运行快速增长的一年,极大地促进了上游储能制造行业的规模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电化学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据统计,2022年在建电站300座,总功率11.70GW、总能量29.03GWh(吉瓦时)。

  但刘永东也强调,电化学储能电站也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这其中既有产品质量需要加强、电站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新能源配储制度优化、新型储能商业模式探索、电力市场建设等深层次问题。

  比如管理问题,刘永东认为,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还没有建立起类似常规电源的成熟完备的电站建设、验收、运维制度体系,租赁使用、代为运维的各方职责还需要进一步分解明确。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特有的电池安全监测系统建设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安全预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为此,刘永东提出建议:

  一是要全面统筹配置和运行机制。借鉴抽蓄模式发展新型储能,逐步扩大独立储能、共享储能比例;因地制宜配置储能规模和型式;完善新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机制;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

  二是要加快技术创新迭代。推动包括钠离子电池等多元化技术开发,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

  三是要加强全流程安全管理。健全储能电站安全监管机制,规范储能电站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快完善储能安全技术标准等。

  四是要完善全产业链标准设计,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电站并网、运行维护等领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化

      不久前,我国首个高压移动式储能电站在河北投入使用。这种新式储能电站,能够实现灵活移动,发挥应急电源功能,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以往储能电站安装位置固定,需要配套变压器升压,才能达到接入电力系统的电压要求。移动式储能电站采用新技术,大幅提升了利用效率。技术装备不断提升,成为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储能是构...

    时间:05-08
  • 集“光伏 储能 充电”于一体的数字化太阳能车棚亮相上海乡村

      中新网上海4月30日电 (张践)近日,一座集光伏、储能、充电于一体的数字化太阳能车棚亮相上海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4月29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遇到了村民吴先生,他正在这座车棚内为自己的新能源车充电。吴先生说,这座充电车棚给周围开新能源车的居民提供了不小的便利,以前下班充电都要开到很远的地方,...

    时间:04-30
  • 中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投用

      中新网广州4月27日电(王华 黄昉)26日下午,中国首个大规模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南方电网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XS-1000D投入运行。  该平台的投运实现了装机容量为1028万千瓦的7座抽水蓄能电站、34台机组设备的数据智能巡检、状态智能诊断,标志着内地近四分之一在运装机容量的抽水蓄能设备由线下人工...

    时间:04-27
  • 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

      中新网4月21日电 题: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近日,作为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辅助调频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台山电厂1-2号及6-7号机组共60兆瓦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进一步提高机组综合调频能力,为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04-21
  • 宁夏储能并网容量突破120万千瓦 电网侧储能容量位居全国第一

      中新网银川4月19日电 (记者 于晶)4月19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宁夏储能并网容量达到122.4万千瓦,突破120万千瓦,其中电网侧储能并网容量为118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电网侧储能主要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

    时间:04-19
  • 中国国家电网辽宁重大电网工程暨大雅河、兴城抽水蓄能电站集中开工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国家电网18日在此间披露,国家电网辽宁重大电网工程暨大雅河、兴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此举对于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表示,辽宁重大电网...

    时间:03-18
  •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广东投入运行

      中新网广州3月6日电(王华 黄昉)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南方电网梅州宝湖储能电站,3月6日正式投入运行。该电站的投运标志着浸没式液冷这一前沿技术在新型储能工程领域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中国统筹能源安全稳定和绿色低碳发展。  该储能电站规模为70兆瓦/140兆瓦时,按照每天1.75次充放测算,每年可发电近8100万度,可减...

    时间:03-06
  • (两会声音)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王捷先)2022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继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近日结合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专长,提交提案建议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  曾毓群认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

    时间:03-02
  • 全国政协委员曾毓群:建议加强电池储能数据的统计发布和共享

      中新网3月2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建议,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级电化学储能实验验证平台,加强电池储能数据的统计发布和共享。  曾毓群指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

    时间:03-02
  • 新闻1+1丨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 我们如何受益?

      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一座城市,真的需要标配一个巨型“充电宝”吗?全国近30个省份,为何同时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做好这件事情,对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又意味着什么?《新闻1+1》邀请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建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

    时间:03-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