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欧洲央行为何执意要加息

2023-05-12 06:37:35

来源:经济日报

  欧洲央行正面临艰巨挑战,既要收紧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又要努力避免损害脆弱的经济复苏。特别是俄乌冲突前景难以预料,给欧洲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冲击,飙升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正在减少需求、抑制生产,同时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欧洲普通家庭生活成本激增。这是潜在通胀进一步攀升的主要风险,也是欧洲央行强化其加息立场的主要原因。

  当地时间5月4日,欧洲中央银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上调至3.75%、4.00%和3.25%。自去年7月份以来,欧洲央行已连续7次上调关键利率,累计加息375个基点,达到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此持续大幅加息实为罕见,必然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滞后影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甚至暗示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加息。欧洲央行为何置可能的经济衰退于不顾,坚持加息?

  根据欧洲央行发布的公告,下一步货币政策决定将确保政策利率的水平能够有效推动通胀率尽快恢复至2%的中期目标,并在必要时长期保持相应水平。而加息幅度将综合未来经济数据、通胀走势以及货币政策传导强度等因素,评估通胀前景并据此调整利率政策。

  这个表态已经非常明确。加息还将继续,不控制住通货膨胀誓不罢休。

  我们先看看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鹰派立场成员的说辞。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马丁斯表示,投资者不应像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期望欧洲央行在7月份结束这轮前所未有的加息周期,并称金融市场对于欧洲央行明年春季将降息的押注“明显太过于激进”。相反,他认为为了抑制通胀,进一步加息是必要的。荷兰央行行长克拉斯也持相同观点。他说,“我们目前的真正问题是核心通胀率仍然太高”。在潜在通胀率过高的情况下,欧洲央行需要继续提高利率,并希望在2025年的某个时候达到2%的通胀目标。斯洛伐克央行行长卡齐米尔表示,抗击通胀的斗争“远未取得胜利,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解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将利率保持在高水平。

  事实上,在26名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大多数人都与行长拉加德的鹰派立场一致,即欧洲央行还要继续加息。有趣的是,一项对欧洲经济学家的最新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普遍预计欧洲央行还将加息两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使得基准存款利率在7月份达到3.75%的峰值。而市场对央行结束加息则持乐观预期。其中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是美联储已经开始转变利率政策,并押注将在7月份开始降息。

  诚然,美联储一举一动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美国劳工统计局5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连续第10次下降,为2021年4月以来最小涨幅。由此看来,美国通胀压力已缓解,且处于下行通道。在加息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逐渐显现、美国银行业危机不断凸显的情况下,为了推动经济实现软着陆,美联储开始调整利率政策也是顺理成章的。因此,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6月份会议暂停加息的概率为90.4%,7月份降息概率为38.1%。美联储很可能先于欧洲暂停加息,市场期待欧洲央行可能会跟随暂停加息。

  对此,拉加德回应称,欧洲央行在利率决策上不依赖美联储,即使美联储暂停加息,欧洲央行仍然可能会继续加息。至少从目前情况看,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仍以遏制通胀为主,在通胀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加息周期仍将延续。

  再看看欧洲的通胀压力有多大。根据欧盟统计局5月2日公布的数据,欧元区4月份调和CPI同比上涨7%,略高于3月份的6.9%;4月份核心调和CPI同比上涨5.6%,低于3月份的5.7%。最为糟糕的是,食品价格通胀依然居高不下,3月份涨幅为15.5%,4月份仍维持在13.6%。对此,欧洲央行的判断是,总体通胀有所下降,但潜在通胀有可能显著上升,未来几个月仍将保持高位,主要是因为能源成本急剧上升。欧洲央行将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来实现价格稳定,并维持金融稳定。

  与此同时,欧洲的经济表现也不乐观。一季度20个欧元区国家的GDP环比增长0.1%,低于预期的0.2%。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表现惨淡,一季度德国GDP同比萎缩0.1%,远低于去年四季度的增长0.8%。欧委会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将增长0.9%,明年将增长1.5%,虽然有可能避免经济衰退,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通胀压力难以缓解。

  正因如此,欧洲央行正面临艰巨挑战,既要收紧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又要努力避免损害脆弱的经济复苏。特别是俄乌冲突前景难以预料,给欧洲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冲击,飙升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正在减少需求、抑制生产,同时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欧洲普通家庭生活成本激增。这是潜在通胀进一步攀升的主要风险,也是欧洲央行强化其加息立场的主要原因。

  展望未来,欧洲央行咬定2%的中期通胀目标不放,但进一步放慢加息步伐是可以预期的。同时,为了预防经济衰退,欧洲央行还将出台更为灵活有效的配套措施。

  翁东辉

翁东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综述:欧洲经济增长疲弱 面临下行风险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3日电 综述:欧洲经济增长疲弱 面临下行风险  新华社记者康逸 单玮怡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疲弱,未来仍面临下行风险。  欧盟统计局此前公布的国别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欧元区各经济体表现...

    时间:05-04
  • 欧洲央行利率前景不确定性大增

      新华社法兰克福3月16日电 (国际观察)欧洲央行利率前景不确定性大增  新华社记者邵莉  欧洲中央银行16日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欧洲央行连续第六次大幅加息,但不再明确承诺进一步加息。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银行业一系列风险事件使欧洲央行利率前景不确定性大增,未来该央行...

    时间:03-17
  • 连续加息 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经济增长间进退两难

      欧洲中央银行当地时间3月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自本月22日起,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3.50%、3.75%、3.00%。  欧洲央行自去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已连续六次大幅加息,共计加息350个基点。  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经济增长间进退两难  观察人...

    时间:03-17
  • 美国银行关闭持续发酵 欧洲央行加息阻力或加大

    原标题:美国两家银行接连关闭影响持续发酵欧洲央行本周加息阻力或加大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随着美国三天内发生两家银行关闭事件,欧洲央行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将在本周的利率会议上遭到更强烈的反对。知情人士称,部分官员认为,经济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有必要更加谨慎。据悉,欧洲央行将于3月16日公布最新利率决议。...

    时间:03-15
  • 中国财长出席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印度3日主持召开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合组织成员国财政部和央行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可持续和包容发展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两项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发...

    时间:03-03
  • 中国财长出席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印度3日主持召开第五次上合组织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合组织成员国财政部和央行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可持续和包容发展战略、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两项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发...

    时间:03-03
  • 核心通胀率达历史新高 欧洲央行行长:恐须加息再加息

      中新网3月3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2日表示,由于欧元区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可能需要在本月晚些时候预期的加息基础上,再次上调利率。  据彭博社报道,欧元区的通胀水平放缓不及预期,2月通胀率相比1月的8.6%仅小幅下降了0.1个百分点,高于调查预估中值8.3%。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

    时间:03-03
  •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闭幕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25日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闭幕。会议期间主要就全球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等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当日,印度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发表了声明。声明称,全球各国应加紧处置债务安全性水平脆弱这一问题。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已略有好转,但经济仍面...

    时间:02-26
  •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闭幕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25日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闭幕。会议期间主要就全球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等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当日,印度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发表了声明。声明称,全球各国应加紧处置债务安全性水平脆弱这一问题。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已略有好转,但经济仍面...

    时间:02-26
  •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闭幕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25日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闭幕。会议期间主要就全球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等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  当日,印度作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发表了声明。声明称,全球各国应加紧处置债务安全性水平脆弱这一问题。目前,全球经济前景已略有好转,但经济仍面临...

    时间:0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