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投资内地,为何新世界两次“力排众议”?

2023-05-10 23:0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投资中国)投资内地,为何新世界两次“力排众议”?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投资内地这件事上,老牌港资企业世界曾经两次“力排众议”。

  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世界就已进入了中国内地,是最早一批投资内地的港资企业。新世界发展执行董事、新世界中国董事兼行政总裁黄少媚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透露,之后,新世界两次“力排众议”,持续增资内地。

  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那时很多外来投资者对中国内地投资却步,新世界却“力排众议”投资广州。如今的广州城市地标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就是那次投资的产物。

  另一次是2016年,当时众多香港房企扎堆抛售内地项目,收缩“战线”。但新世界经过短暂调整后,将目光锁定粤港澳大湾区,不退反进。“我们前瞻性地预见了大湾区的发展,加大投资,并在2021年初,把新世界中国总部从香港搬到广州”,黄少媚说,过去几年来,新世界在整个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投资已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她认为,新世界“用脚投票”的背后,反映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信心。如今,疫情扰动逐步消退,秩序重建,在中央和各地新政策、措施的引导下,相信经济会稳步回升。

  经过一年多的探底调整,内地房地产市场同样出现回暖迹象。不过,业内普遍认为,房地产已经向高增长告别,粗放、低端、同质化的房地产制造时代已成过去。

  对港资房企而言,这是否意味着机会不再?黄少媚认为,任何时候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内地房地产市场调整换挡,实际上会为优质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她说,过去30年,中国城镇化狂飙突进,达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填补“数量的缺口”。房地产开发商在这些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数量”已经基本满足,开发商的任务重心应该开始向“质量”转移。房地产业也将经历一轮发展模式转变和升级。

  对于房企来说,什么是新的发展模式?以新世界为例,黄少媚说,创立50多年来,新世界集团经历了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多次动荡环境。“多年经验积淀让我们认识到不能放松对负债率的警惕。”

  健康的财务离不开充足、稳定的现金流,她解释说,新世界中国的策略是在开发优质住宅产品之外,自持运营对城市发展有很高价值的综合体和商业项目。“我们一直以来都双轨并行,坚持物业发展与物业投资齐头并进,这为新世界的经常性收入带来稳定的增长动力,同时也打造了一大批城市地标。”

  今年2月新世界集团发布的2022/2023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在内地的表现“跑赢大市”。去年7月至12月,内地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额约为105.1亿港元,已完成超过60%的财年目标。“这和我们一直以来在内地的坚定投资和前瞻性布局密不可分”,黄少媚说。

  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企业踏踏实实打造高质量产品。黄少媚强调,在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领域,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是关键,要打造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不是像过去“数量时代”那样,大量简单、机械地复制。

  对于重点布局区域,黄少媚表示,新世界发展重心是大湾区和长三角两大区域。“我们对内地市场的信心也来自对这些重点区域的前瞻性布局。”将总部搬到广州后,她认为,新世界国际化视野和管理模式得以与本地化运营充分结合,大大提升决策、项目开发、销售、租赁及物业管理等领域效率。新世界中国在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项目得以有序推进,走出了“港企新速度”。

  黄少媚透露,未来新世界会持续聚焦深耕大湾区,完善长三角地区,积极发展全国重点城市,为内地城市创造更多价值。

  今年是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第一年,内地香港通关更为便利。黄少媚认为,全面恢复通关后,新世界能够更好地发挥联结两地的桥梁作用。比如:她说,今年新世界推出了“连系新世界”一站式来港生活服务平台,为来港人士介绍新世界生态圈各项服务,在住房、教育、医疗、保险、购物休闲及写字楼租赁等方面,助来港人才适应新生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出口数量持续攀升 数字化赋能中国汽车“出海”

      中新社郑州5月10日电 (记者 韩章云)“数字化赋能汽车产业出海论坛”10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根据企业报送的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当日论坛上提到,近三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持续攀升,产品竞争力也同步增长,出口至西欧、北欧、中欧等市场的汽车均价达到3万美元。...

    时间:05-10
  •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李强蔡奇丁薛祥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谈会  新华社河北雄安新区5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主持...

    时间:05-10
  • 工信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庾志成:加大力度支持中国品牌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宫宏宇)“支持中国品牌‘走出去’和加快品牌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媒体、商协会等各方面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我们将加大力度支持中国品牌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5月9日,由中国新闻网主办,以“中国品牌走出去”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强国调研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

    时间:05-10
  • 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品牌加速“走出去”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李金磊)5月10日是第七个“中国品牌日”,活动主题为“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品牌新力量,品质新生活”。  近年来,中国品牌建设成效突出,“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一批中国品牌享誉全球。随着中国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中国品牌出海,必须要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做好国际传播,合力助推更多中国品牌闪耀国际舞...

    时间:05-10
  •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稳扎稳打

      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雄安新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时间:05-10
  • 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去 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强国调研座谈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5月9日,由中国新闻社指导、中国新闻网主办,以“中国品牌走出去”为主题的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强国调研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调研座谈活动以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加快品牌强国建设,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为主旨。会上,中国新闻网正式启动“中国品牌出海计划”,助力中国品牌扬帆远航。  会议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

    时间:05-10
  • 中国平安2022年赔付总件数超2亿件,总金额超2800亿元,践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年度保险理赔报告探讨保险服务八大趋势  中国平安2022年赔付总件数超2亿件,总金额超2800亿元,践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5月9日,中国平安举办“平安大讲堂·中国平安保险理赔报告发布与保险趋势观察”活动,本次平安大讲堂围绕保险理赔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保险理赔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赔服务等话题展开。  会上,中国平...

    时间:05-10
  • 中国品牌 迈开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中国品牌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两组数据,刻录下中国品牌的实力提升——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2022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共有145家企业上榜,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上榜企业营收占500强企业总营收的近1/3。  热度走高,更受青睐。京东2023中国品...

    时间:05-10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西藏开创高原经济发展新局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西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喀则是西藏农业大市,青稞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近一半。今年春耕,日喀则为全市的农机安装了数字传感器,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春耕生产。  推动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

    时间:05-10
  • 青海隆宝滩斑头雁数量超过其全球种群数量1%

      中新网西宁5月9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林草局9日消息,日前,黄河青海流域春季水鸟同步调查工作顺利完成。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的斑头雁监测数量超过其全球种群数量的1%,赤麻鸭和黑鹳监测数量均超过其中国境内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种群数量的1%,标志着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

    时间:05-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