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自主研制Ⅲ代高锰钢辙叉正式发布

2023-05-10 21:09: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陕西宝鸡5月10日电(记者 张远)记者10日从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中国新一代高锰钢辙叉产品——Ⅲ代高锰钢组合辙叉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重载高锰钢辙叉最大通过总重进入“6亿吨”时代。

  据介绍,道岔是使机车车辆从一股线路进入或者越过另一股线路的连接设备,辙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量直接影响铁路线路的运输能力。

图为Ⅲ代高锰钢辙叉。 张远 摄

  Ⅲ代高锰钢组合辙叉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高锰钢辙叉产品,关键核心部件采用中铁宝桥自主研发的高强韧、高致密高锰钢制造,具有很高的韧塑性和优良的抗磨损、抗冲击等优点,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辙叉平均通过总重超6亿吨,平均使用寿命较Ⅰ代高锰钢辙叉提高2倍以上,是Ⅱ代高锰钢辙叉的1.5倍,养护维修成本降低50%以上。可实现大运量条件下长寿化、少维修的目标要求,能够显著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满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需求。”中铁宝桥轨道线路研究院院长施庆峰告诉记者。

  此外,相对于其它材质的固定型辙叉,该产品能满足重载铁路、客货共线铁路、市域铁路、海外铁路等不同工况使用,尤其在重载、客货共线铁路更具优势,对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作用。该产品目前主要面向重载、客货共线铁路推广。

图为Ⅲ代高锰钢辙叉。 张远 摄

  据悉,在产品研制过程中,中铁宝桥下好产业布局“先手棋”,在2016年开始筹备建设我国投资规模最大、最环保,产能最大、产品门类最齐全,制造技术、检测技术最先进,智能化管理最先进的重载高锰钢辙叉基地,并于2019年正式投产。“我们在钢水冶炼时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金化和洁净化技术,热处理时采用了精准炉温控制和快速冷却技术,生产出了目前最先进的高致密合金化高锰钢材,极大提升了新一代高锰钢辙叉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中铁宝桥辙叉公司副总经理吴海斌介绍。

  近年来,中铁宝桥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以重载高锰钢辙叉制造基地为依托,深入开展新一代高锰钢辙叉新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了Ⅲ代高锰钢辙叉全流程制备技术,形成了中铁宝桥“Ⅲ代高锰钢组合辙叉”系列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随着Ⅲ代高锰钢组合辙叉成功研制,该公司也成为中国产品品类最全的辙叉产品制造服务商,各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速、重载、客货共线、城轨交通、矿山冶金等铁路领域,覆盖了中国铁路标准,美国标准,欧洲标准,澳大利亚标准等全世界所有高锰钢辙叉标准,并大量出口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悉,目前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已具备年产Ⅲ代高锰钢组合辙叉1000组的生产制造能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炭产量6亿吨 同比增长5.4%

      中新网1月11日电 题: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炭产量6亿吨 同比增长5.4%  中新财经作者 刘文文  记者11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022年该集团实现煤炭产量6亿吨、同比增长5.4%。  当天,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清在会上说:“2022年,集团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继续保持了...

    时间:01-11
  • 2022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近1.6亿吨

      新华社武汉1月2日电 (记者田中全 李思远)记者1月2日从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获悉,2022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到15980万吨,同比增长6.12%,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三峡枢纽货运量为15965万吨,同比增长6.53%;三峡船闸通过量为15618万吨,同比增长6.65%。  2022年,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统筹实施两坝船闸、升船机计划性停航保养和预检预修,对...

    时间:01-03
  • 山东港口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 全球居首

      中新网青岛12月30日电 (胡耀杰 蔡亚群)山东省港口集团(简称“山东港口”)2022年吞吐的第3700万个标箱30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被起吊至“半岛速航”日本线首航船舶,标志着今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正式突破16亿吨。  据悉,山东港口2022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700万标箱,继续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增幅分别达6.4%...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