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农业银行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强化金融资源供给

2023-05-10 11:35: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农业银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把服务稳经济和扩内需放在突出位置,不断优化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资源供给,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公司类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

  打造产业升级转型动能

  农业银行围绕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涉农及县域制造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产品体系,不断加大制造业贷款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优化推广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链等批量服务模式,重点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助力制造业稳链强链补链。近年来,农业银行主动服务动力电池行业某头部集团客户产能扩张和产业升级,为该集团多个动力电池重大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其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监管口径)余额达2.69万亿元,增量超3900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量超2100亿元,制造业贷款的增量、增速居同业前列。

  服务稳经济大盘重大项目

  农业银行突出抓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不断强化组织推动和机制建设,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自去年实现全国商业银行首笔配套融资以来,目前配套融资额和项目数量均居同业前列。不断加大对国家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多样化金融服务。先后支持了京雄高铁、G4京港澳高速扩容改造、G5京昆高速扩容改造、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一大批“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农业银行致力于打造“投、贷、服”一体化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已设立16家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着力提升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助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布局,助力各地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蓬勃发展,农行上海分行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全力支持行业发展;农行安徽分行创新推出“科技专新贷”,切实解决科创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量超43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4倍,“专精特新”企业贷款首次突破2000亿元。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围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绿色产业,农业银行持续加大对风光电、水电、核电、天然气、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行业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产行业倾斜。不断丰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强化合作交流机制,与重庆市政府、北京绿色交易所等政府、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支持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碳市场建设。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百余名港澳青年开启长三角科创考察之旅

    新华社上海5月9日电(记者许晓青 杨恺)“港澳青年看祖国”活动(上海站)8日在有“上海之巅”美誉的上海中心大厦启动,百余名港澳青年组团开启为期四天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科创考察之旅。活动由上海市青年联合会、沪港青年会、香港浙江省同乡会联合会青年委员会和香港江苏青年总会共同举办。参与其中的港澳青年有“20后...

    时间:05-10
  • 瑞浦兰钧百亿级电池项目落户重庆 壮大重庆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中新网重庆5月9日电 (记者 贾楠)世界500强企业青山实业旗下新能源领域子公司瑞浦兰钧9日在重庆涪陵正式开工建设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这是瑞浦兰钧在中西部布局的首个项目,也是重庆持续壮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举措。  项目布局年产30GWh的储能与动力电池锂电池智能制造生产线并配套建设相应的PA...

    时间:05-09
  • 国家开发银行:推动“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贷款余额稳定增长

      中新网5月9日电 题:国家开发银行:推动“十四五”期间东北振兴贷款余额稳定增长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记者9日自国家开发银行获悉,《国家开发银行支持东北全面振兴2023年工作要点》日前印发。这份文件提出,聚焦东北“五大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领域,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中长期贷款发放占比,推动“十四五”期间东...

    时间:05-09
  • 【一线调研】一家小微科创企业的首贷之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小微企业是各类经营主体中最活跃的部分,但由于规模小等原因,它们在经营中比较容易遭遇融资难等困难。记者在北京调研时发现,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难,特别是“首贷难”正在得到改善。  在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这家企业正在测试他们的首批产品,一款可广泛用于野外电塔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卫星物...

    时间:05-09
  • 利用科技人才优势,北京形成建设科创中心布局

      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北京又将有新举措。  5月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对<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制定该《方案》的宗旨是,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

    时间:05-09
  • 核心城市需发挥城市群科创的“领头羊”作用

      5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正式启动,主场启动式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办。  作为三年新冠疫情后的第一个全国性科技周,主场展览室内将重点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示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色科技成果,展示北京市优秀科创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

    时间:05-09
  • 上海青浦:科创中心融入蓝绿水乡 中国式现代化“驶出”新速度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谢梦圆)“原来这些地方老百姓都是走不进来的,这里要么是一些鱼塘,要么是被一些企业占掉了,岸线都是不通的。”上海市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指着面前的水草丰茂的水岸线如是说。  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

    时间:05-08
  • “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业仍处于增量阶段 仍有足够发展动力

      中新网5月8日电 题:“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业仍处于增量阶段    仍有足够发展动力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日前在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举办的2023中国物流论坛暨“万纬杯”第十四届物流文化节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增量阶段,仍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与拓展空间。  任豪...

    时间:05-08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浦东引领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

      从1982年12月《光明日报》刊登《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一文引发全国大讨论,成就以苏南为代表的乡村经济;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众多跨国公司把总部建在苏浙皖,带动长三角成为世界工厂;再到2022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的印发,作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取得众多实质性突破...

    时间:05-08
  • 我国建成最大规模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论坛暨动力电池招商大会上获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  “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摆脱进口依赖,锂电设备国产化率已...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