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独角兽企业折射国家创新能力

2023-05-09 06:02:27

来源:经济日报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兴经济业态的代表企业,既是衡量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意味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加强,这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或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过去十余年,全球独角兽公司快速崛起,从2013年的10余家增长了约100倍。随着大数据应用、虚拟现实、智能硬件、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全球正在孵化一大批新的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业态的代表,既是衡量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孕育了众多“中国制造”的独角兽企业。目前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金融科技、医疗健康、互联网、技术硬件、人工智能等领域。

  独角兽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作为短期内迅速成长的创新型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往往具有增长快、估值高、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对国家的创新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折射作用。

  一是技术引领方面。处于前沿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帮助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革新。新能源、清洁技术、医药、生命科学以及加密技术等领域是目前全球创新的主阵地,也是独角兽企业出现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是独角兽企业最核心的驱动力。而尖端技术对国家或企业把握创新机遇、引领未来产业变革方向至关重要。

  一方面,独角兽企业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行业发展和升级,从而带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作为科技型企业,“独角兽们”以创新为使命,通过专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在新领域新赛道上打造更多“独门绝技”,提升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另一方面,伴随独角兽企业成功的全新商业模式,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也会提高国家的整体国际竞争力。例如,阿里巴巴、亚马逊、Uber等互联网巨头都是曾经的独角兽企业,而它们的出现,带动了中美两国近些年来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创新生态方面。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依赖于也反映着一个国家健康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和独创性的颠覆性技术是独角兽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帮助企业开辟全新的技术轨道。而颠覆性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出现,离不开其所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培育独角兽企业,需要有完善的创新支持政策、风险投资市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等多方面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增加创新供给,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形成创新生态吸引力,成为中国的重要工作方向。目前中国创新生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化发展

  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中国的一大创新生态优势是企业集聚效应强,配套资源共享,包括大量的数据、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广泛的行业提供的市场。同时,科研院校和企业研究部门的长期投入,使得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由核心基础技术所带动的溢出效益增强。2021年,中国排名前10的独角兽企业表现出的特质多为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并辅之以持续的资本赋能,这与我国大规模市场容量和良好的创新生态息息相关。

  三是资本市场方面。独角兽企业需要健康稳定的投资环境,也为资本转化国家价值提供了渠道。独角兽企业的高速增长和潜在的巨大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尤其是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这些投资资本通过投资独角兽企业,在帮助企业快速扩张和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丰厚回报。

  2020年至2023年间,西方独角兽企业呈井喷式发展。究其原因,是疫情期间美国极度宽松的利率政策使得大量资金涌入新生的独角兽企业。泡沫化的美国二级市场让原本长期的科技投资成为了“赚快钱”的生意。2021年美国私募市场募资金额突破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55%;投资金额达到了空前的1.5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1%。

  但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加剧和资本泡沫破灭,2022年,除中国以外,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大步倒退。全球主要创新领域中只有新能源与清洁技术相关公司维持了独角兽企业数量上的增长,而中国公司的占比超过了全球相关公司增量总和的一半。

  随着以科创板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进一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三者的循环互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从国家层面到社会投资机构,金融资本都瞄准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投资机构也越来越关注产业升级和“卡脖子”的国产替代。因此,可以说稳定良好的商业和金融环境造就了独角兽企业,也可以说独角兽企业为金融资本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转化和国家实力转化提供了重要方式。

  展望未来,颠覆性技术孕育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兴业态,将成为独角兽企业引领的颠覆性创新的集中爆发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意味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加强,这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或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中国独角兽企业所在城市分布较广,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逐步下沉到众多二线城市,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孵化出一批批优质的新经济独角兽企业。未来,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大量独角兽企业的支持。同时,政府更需要在人才引进、融资支持、成果转化、市场培育等方面促进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独角兽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资源和政策支持。形成协同创新、高效创新体系,以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能力。

  刘 典

刘 典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未来独角兽企业哪个领域最多?在海南发布的这一榜单指向“数字经济”

      中新网海南澄迈4月27日电 (记者 王晓斌)独角兽企业是高成长性、稀有性的未上市企业,备受投资者青睐。全球哪个领域未来几年会诞生最多独角兽企业?4月27日在海南发布的《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榜单指出,从事软件或服务类的“数字经济”型企业是目前创新企业的主要生力军,全球未来独角兽中,“数字经济”型企业占比达到74%。...

    时间:04-27
  • 李强在北京市调研独角兽企业时强调 坚定信心 锐意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4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市调研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锐意创新,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时间:04-13
  • 报告:中国“独角兽”超300家,总估值超万亿美元

      作者:周芳  26日,长城战略咨询在武汉发布《2022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有316家,总估值超1.1万亿美元。2021年新晋独角兽企业142家,相比2020年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从区域分布看,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集聚超六成独角兽企业,武汉有7家独角兽...

    时间:12-26
  • 第四届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2022)在青岛召开

      中新网12月23日电 12月22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2022)”在青岛莱西举办。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引领先进制造,打造现代产业”,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莱西市人民政府、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承办,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莱西市工商业联合...

    时间:12-23
  • 普华永道:亚太区私募股权投资三年增两倍

      中新网12月22日电 题:普华永道:亚太区私募股权投资三年增两倍  中新财经记者 庞无忌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在变革中实现交易价值-亚太区及中国的价值创造之道》报告显示,过去三年亚太区私募股权投资增长了两倍,几乎占所有交易的40%,待投资金在过去三年翻了不止一倍,达到6000多亿美元。  在这6000多亿美...

    时间:12-22
  • 青海能源企业成功参股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中新网西宁12月15日电 (孙睿 李龙)记者15日从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参股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该项目计划于2024年一季度商运。  ...

    时间:12-15
  • 认养一头牛亮相全球数字经济独角兽峰会,分享农牧业数智化经验

      12月13日,在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联合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和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共同承办的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全球数字经济独角兽峰会举行,引发...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