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2023-05-09 05:19:12

来源:光明日报

  【大湾观察】

  制度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化营商环境……日前,在2023年“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期间,众多与会专家将目光投向粤港澳全面合作,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世界读懂中国的新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有哪些特色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中,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如何发挥好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三大平台的作用,助力香港、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会嘉宾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伶仃洋畔,一条条交通大动脉将珠江口两岸的城市群连点成片。科技创新大步迈进、先进制造业走势稳健、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生产要素便捷有序流动……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大湾区正展现大前景大未来。

  “‘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新定位,也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中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王晓鸣说。

  作为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参与者之一,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市场经济发达,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优势明显,“当前,从国际方面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国内环境都有利于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有能力承担起自己新的使命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作好示范。”范恒山说。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范恒山从七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即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协同推进产业优化布局、着力构建开放联动的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试验平台的探索示范作用、强化不同体制的互通互鉴、增强城市的个性色彩与辐射功能、大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在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看来,科创中心的发展需要一批拥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机构、一大批能够把基础科研转化成为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以及为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转化提供足够支持的金融。粤港澳大湾区大融合正在使这三大条件在大湾区内不断成熟。

  粤港澳协同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之下的大湾区建设,开创世界先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难点也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广东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认为,要抓住横琴、前海、南沙这三个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将其作为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关键之举,充分发挥三个平台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从地理位置上看,三大平台毗邻港澳,具有对接港澳、与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从战略定位上看,三大平台均是服务港澳、拓展港澳发展空间、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

  “三大平台都要携手港澳,拓展双向开放,要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上大胆探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增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朱伟说。

  “不同制度、规则机制,客观上给大湾区内部融合、对外协同带来一定挑战,但这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和潜力所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跃国表示,只要我们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相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一定会惊艳世界

  今年2月,促进大湾区深化金融合作的改革创新举措发布后,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再度引发广泛关注。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援引汇丰银行的话报道称:“这些措施将促进大湾区的资本流动,支持该地区的经济融合。”

  构建港澳居民优质生活新家园

  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相继开通,湾区居民出行更加快捷;16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仅需备案即可执业、南沙出台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规范性文件,湾区人才流通更加高效;区域内“1小时生活圈”逐步形成、“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推开、畅通港澳居民子女入学渠道,湾区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切实增强民众在大湾区建设中的获得感,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香港《星岛日报》网站刊文称,大湾区的内地城市成为不少港人寻求工作机遇的热点。超过一半居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港人对其生活状况感到满意。

  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介绍,为助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湾区,南沙以“五乐服务中心”为平台,围绕解决港澳青年在内地发展的痛点、难点,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落地了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发布了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新十条”措施。截至目前,南沙集聚了港澳青创基地10余家,累计引进港澳青创团队(项目)400多个。

  “为了营造港澳居民熟悉的环境,我们在庆盛枢纽区块还规划建设了港式国际化社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全国首个非营利性港人子弟学校相继开学,并配套建设了港式的医疗、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谢伟说。

  (本报记者 龚亮 唐一歌 吴春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三大城市群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

      中国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正在跑出加速度。  目前,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六个,分别是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五大湖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在国内,除了长三角城市群...

    时间:05-09
  • 天天学习|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与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从“革命的统一战线”到“爱国的统一战线”,再到“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中...

    时间:05-08
  • 上海青浦:科创中心融入蓝绿水乡 中国式现代化“驶出”新速度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谢梦圆)“原来这些地方老百姓都是走不进来的,这里要么是一些鱼塘,要么是被一些企业占掉了,岸线都是不通的。”上海市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指着面前的水草丰茂的水岸线如是说。  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人民网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

    时间:05-08
  •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理论观察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旨归  鲁莎莎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溯源于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艰辛探索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波澜壮阔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

    时间:05-08
  • 林峰 张文斌:“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契合

      文|林峰 张文斌  中国式现代化与“五个必由之路”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与文明过程。“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昭示了中国式...

    时间:05-08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汇聚高端注重特色,浦东在转型发展中实现共生共赢

      5月6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网络主题采访上海站活动深入浦东新区。  张江推进特色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张江机器人谷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以高端医疗机器人为核心,以特色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为重点,以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机器人关键控制软件为突破,形成“一核、两重点、两突破”的产业发...

    时间:05-08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浦东引领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

      从1982年12月《光明日报》刊登《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一文引发全国大讨论,成就以苏南为代表的乡村经济;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众多跨国公司把总部建在苏浙皖,带动长三角成为世界工厂;再到2022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的印发,作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取得众多实质性突破...

    时间:05-08
  • 总书记主持召开这次重磅会议 事关中国式现代化

      联播+|总书记主持召开这次重磅会议 事关中国式现代化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这次会议作了哪些重要部署?央视网《联播+》特梳理会议内容,与...

    时间:05-07
  • 习言道|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5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近平指出——...

    时间:05-06
  •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口高质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

    时间:05-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