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数字经济引领三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2023-05-09 01:35:31

来源:新京报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全球范围内主要国家均将数字化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对未来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发展方向进行了详尽的梳理。

  可见,数字经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突出。

  数字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也正成为相关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引擎。我国三大城市群如何有效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数字要素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是城市群发展的时代之问。

  数字经济各具特色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目前,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实力稳步增长,三个城市群是我们国家三大科技创新高地,集聚众多科技创新中心,但三大城市群的创新侧重点又存在不同。

  例如,拿京津冀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显示,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6.2分,比上年提高1.6分,综合排名全国第2位;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比上年提升1位,重回前三行列;河北科技意识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和环境改善指数排名均向前提升2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单菁菁表示,在京津冀地区,北京的定位是四个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定位不但是北京市的定位,实际上也是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

  实际上,京津冀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在研发能力方面,京津冀地区集中了全国顶尖的科研院所和国家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京津冀地区所拥有的这种基础性的研究和基础性的创新能力是其他地区难以媲美的。”单菁菁说。

  单菁菁表示,大湾区聚集着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很多都是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制造业跟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平台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紧密相连,催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例如,粤港澳大湾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先进制造业,这就会使相关技术成果能够迅速转化实施,企业的生产运行中又会产生很多新的创新需求,这样就会有一个非常快的正反馈。”单菁菁说。

  而长三角城市群则数字经济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头雁”效应凸显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由于自身资源禀赋的突出,在数字技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方面也走在前列。

  整体上来看,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

  这些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紧追国际最前沿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进行更高层级的发展范式转换,也始终走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城市空间牵引模式形成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轴心的级联牵引格局,三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全国其他城市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效应。

  北京、上海、深圳等作为三大城市群内的核心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迸发出新活力的同时,核心城市的龙头效应也在不断凸显,正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例如,2022年北京和上海数字经济增加值都超过了万亿元,其中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最高,达到17330.2亿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上,北京高达9958.3亿元,深圳也突破9000亿元,杭州则是站上了5000亿量级,达到5076亿元。广州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和平台经济等八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2022年的增加值超36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更是对标硅谷、旧金山等国际一流地区,形成引领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京津冀地区,除了北京之外,天津和石家庄数字经济也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数字经济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占比均稳中有进。

  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和杭州也是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城市,考虑到去年疫情的因素,上海虽未公布具体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但是按照此前的规划,2022年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13%,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杭州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5076亿元,占GDP比重为27.1%,占浙江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比重为56.5%。

  同样,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的数字经济发展也是一骑绝尘。2022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30.5%,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在单菁菁看来,在这些城市中,深圳比较特殊,深圳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又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集中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在制造业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服务于制造业的数字化平台。像全球领先的数字化企业腾讯和大疆等都集中在深圳。

  京津冀领跑数字经济第一梯队

  在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城市群虽然经济实力和发展成熟度跟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是数字经济发展却是亮点。

  2022年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京津冀三地产业互补性强,尤其是在数字经济领域。在2021年,京津冀整体数字经济的规模就超过了4万亿元,当时就占到了全国数字经济规模的10%左右。

  据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田学斌介绍,2022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356.9亿元,累计超2100亿元。天津引进北京投资新设机构1406家,新落地重大项目318个。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95个,2014年以来累计转入4.39万个,其中近八成为北京转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500余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指出,产业结构情况、创新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程度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作为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以城六区为主的数字经济引领示范区,以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为主的数字经济先行先试区,以生态涵养区为主的数字经济特色发展区。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由2015年的8719.4亿元提高至2022年的17330.2亿元,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35.2%提高至2021年的41.6%,占GDP比重位列全国第一。

  目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北京实现“五子联动”的重要抓手,基于自身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前行,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单菁菁表示,北京不仅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的科技中心,因为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北京在科技基础研发、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强的实力,所以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领跑全国。

  新京报记者 查志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核心城市需发挥城市群科创的“领头羊”作用

      5月20日,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正式启动,主场启动式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举办。  作为三年新冠疫情后的第一个全国性科技周,主场展览室内将重点展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双碳”科技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展示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特色科技成果,展示北京市优秀科创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

    时间:05-09
  • 四川:力争“十四五”末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中新网成都5月5日电 (记者 岳依桐)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5日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邓长金介绍,成都都市圈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62万亿元,力争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  2021年11月正式印发的《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成都都市...

    时间:05-05
  • 中国企业争做“未来车”领域“隐形冠军”

      中新社上海4月29日电 题:中国企业争做“未来车”领域“隐形冠军”  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  在不久前于上海闭幕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10天时间人潮不断涌入3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1413台整车在此展出,其中新能源汽车堪称“主角”。  与此同时,45公里外的浦东金桥,上海恩井汽车科技...

    时间:04-29
  • 中国企业争做“未来车”领域“隐形冠军”

      中新社上海4月29日电 题:中国企业争做“未来车”领域“隐形冠军”  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  在不久前于上海闭幕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10天时间人潮不断涌入3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1413台整车在此展出,其中新能源汽车堪称“主角”。  与此同时,45公里外的浦东金桥,上海恩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恩井智控...

    时间:04-29
  • 感“智”浦东引领区 中国企业争做“未来车”领域“隐形冠军”

      中新网上海4月29日电 题:感“智”浦东引领区 中国企业争做“未来车”领域“隐形冠军”  中新网记者 李佳佳  在不久前于上海闭幕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10天时间人潮不断涌入3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1413台整车在此展出,其中新能源汽车堪称“主角”。无人集卡亮相上海车展。 张亨伟 摄  与此同时,45公里...

    时间:04-29
  • 专家福州共探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中新网福州4月28日电 (记者 闫旭)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产业集群分论坛”28日在福州举行。这是该分论坛首次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论坛上,多位院士、专家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抢占前沿高端的数字产业赛道,形成数据驱动的数字产业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等话题展开探讨。  中国工程院...

    时间:04-28
  • 山西中部五市人大牵手合作:用法治力量助推城市群建设

      中新网太原4月24日电 (记者 李新锁)协同立法、联动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合作,24日,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人大常委会签署工作协作机制协议,用法治力量推动城市群建设。  山西中部城市群(简称“中部城市群”)包括太原、晋中、忻州、吕梁、阳泉五市,国土面积占全省的47.3%。截至2021年末,五市常住人口161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3万...

    时间:04-24
  •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面对全球数字经济浪潮,各地积极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一批数字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时间:04-23
  • 鄂湘赣三省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

      中新网武汉4月22日电 (张芹 熊航赐)湖北港口集团与江西省港口集团、湘水集团湖南省港务集团22日在武汉签署协议,三省将共同推动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在开辟出海新通道、拓展供应链业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领域展开合作。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贸相融。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及...

    时间:04-22
  • 甘青合力推动兰西城市群市场监管一体化建设

      中新网西宁4月15日电(祁增蓓)记者15日从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日前,甘肃、青海两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信息共享、执法互助、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共建等9个领域,积极对接,共同谋划兰西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专项行动计划,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区域市场体系。  据介绍,兰西城市...

    时间:04-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