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山东保护传承“两河”文化 打造“两河”文旅IP

2023-05-08 11:2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5月8日电 (吕妍)5月8日,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的孟海镇民俗博物馆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讲解员李昀染告诉记者,该博物馆陈列着农耕时代的老物件1126件,展品180余种,还原了当地传统农耕文化风貌。

  孟海镇民俗博物馆馆长叶斌说,黄河流经的每一片土地都给当地民众的衣食住行、岁时节庆等民俗活动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这些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直观、最生动反映了黄河流域民众的精神面貌与文化状态,也是黄河文化的底色和根基。“我们建民俗博物馆就是想把黄河文化的精华留下来、传下去。”

图为面塑艺人正在制作面塑作品。 菏泽鲁西新区办公室供图

  定陶区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创新性地活化利用现有资源,讲好黄河故事,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一大批展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乡村记忆馆”“文化大院”等基地,通过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形式,唤醒民众的“乡愁”意识和家乡情怀,不断擦亮黄河文化的底色。

  山东坐拥丰厚的文旅“家底”,除上述举措外,近年来,该省逐步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让文化遗产彰显时代价值。

  “黄河文化千古技艺成神奇,非遗传承一双巧手塑人生”,菏泽鲁西新区黄河故道曹州面人非遗馆门口的两侧对联上,直接诠释了面塑作为黄河文化的文化价值。走进馆内,形态各异的面塑栩栩如生,既有雍容华贵的牡丹,也有腾飞的龙,展翅的凤以及各类戏曲人物。

  “曹州面人艺术是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馆内已陈列28名面塑艺人的200余件面塑作品,形成集观赏、体验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展示平台。”鲁西新区马岭岗镇人大副主席郭春生说。

图为齐河县大清河景区。 齐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菏泽鲁西新区紧紧围绕黄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具有历史底蕴的黄河文化资源,让黄河文化融于文创产品,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

  作为沿黄县之一的齐河县则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文化为引领,聚焦文旅融合,全面做好“文旅+”文章。

  齐河县文旅局局长宋毅介绍,通过实施“龙头带动+全域突破”,扶引山东坤河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培育了集休闲观光、娱乐体验、运动康养于一体的产业大集群,全力打造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享誉全国文旅强县。

  “齐河连续多年推出烟花啤酒节、星空音乐节等特色产品和活动,将不同景区紧密联系,向旅游综合体纵深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文旅产业发展‘生态圈’。”齐河县旅游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柴延峰说,齐河还建成乡村特色农旅康养融合项目100余处、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9处,“旅游+康养”“旅游+研学”等近10种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下一步,齐河将启动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出黄河主题线路、文创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精品化发展。”宋毅说。

  集市文化也是黄河文化的一部分,潍坊市安丘市将“黄河大集”打造成““好品大集”“文化大集”,组织“非遗之旅·相约安丘”非遗精品展等活动,让民众沉浸式体验安丘面塑、安丘剪纸、东路大鼓、山东快书等非遗文化。

  在安丘市新安街道邱家庄“黄河大集”上,非遗展演、惠民演出成“标配”。安丘市京剧团副团长辛桂灵介绍,该剧团精心编排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将传统经典大戏送到民众家门口,让他们在赶集之余能够欣赏到京剧,感受国粹魅力,弘扬传统文化,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山东除了传承发展黄河文化外,还着力打造运河文化品牌。聊城市临清市魏湾镇文旅资源丰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积淀形成了深厚的运河文化。该市结合中华海棠园、贡砖古窑、中共清平县委旧址等自然、生态、文旅元素,打造出“魏湾八景”特色文旅品牌。

图为学生体验制作非遗临清贡砖。 临清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几年魏湾镇依托‘魏湾八景’,把美丽风景、红色文化转化为发展活力,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打造运河文化新品牌。”魏湾镇党委书记魏薇说。

  据悉,作为中国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临清市不断把丰富的“两河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文旅发展,已挖掘保护不可移动文物181处、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打造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1处,建成省级运河文化保护实验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齐鲁(临清)研究基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学者齐聚安徽 共话“一带一路”茶文化非遗传承

      中新网合肥5月5日电(记者 张强 赵强)作为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子活动之一——“一带一路”茶文化非遗传承交流会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本次交流会以“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斯里兰卡全国合作社联合社...

    时间:05-05
  • 山西泽州:精彩非遗民俗 好听好玩乐不尽

      中新网太原5月3日电 (杨杰英 郑璐 郭敏杰)“五一”假期,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各大旅游景区陆续推出各类非遗社火表演和民俗活动,让广大游客在出游中赏非遗民俗、品本土文化,度过欢乐假期。大阳古镇景区。 牛枫 摄  在司徒小镇景区,锣鼓、高跷秀、百米长龙等民俗展演轮番上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五彩...

    时间:05-03
  • 看非遗、逛夜市……辽宁文旅市场迎五年来最旺季

      中新社沈阳5月2日电 题:看非遗、逛夜市……辽宁文旅市场迎五年来最旺季  中新社记者 韩宏  记者2日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期前三天,辽宁主要旅游指标增长势头强劲,迎来五年来最旺季。  据统计,“五一”假期前三天,辽宁共接待游客1481.57万人次,同比增长158.8%,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15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

    时间:05-02
  • 千年古城“敞怀”邀客:观“国保”古建 赏戏曲非遗

      中新网运城5月2日电 题:千年古城“敞怀”邀客:观“国保”古建 赏戏曲非遗  作者 杨佩佩  “00后”仪嘉林一袭汉服、手撑纸伞,漫步于绛州古城,观古建、听戏曲、赏非遗……“‘五一’假期,新绛的景区免费开放,趁着这次机会,我要到古城里的历史名迹逐一‘打卡’留念。”  山西运城新绛,古称绛州。春...

    时间:05-02
  • 鲁台青年体验非遗

    鲁台青年交流暨“齐聚水城振兴中华”首届两岸青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研习活动近日在山东聊城举行。两岸青年代表60余人深入体验剪纸、蜡染、茶道等非遗项目,领略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携手共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图为两岸青年代表在体验剪纸项目。聊城市台港澳办供图...

    时间:05-01
  • 青海高原“小三亚”:生态黄河、璀璨非遗引客来

      中新网青海尖扎4月30日电 题:青海高原“小三亚”:生态黄河、璀璨非遗引客来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沉寂了许久,今年五一小长假,德吉景区终于迎来开门红,”奥松多杰说,“根据市场表现来看,景区‘开门红’的效果甚至好于预期。我们对今年的文旅发展充满期待。”  4月29日,坐落于黄河岸边、享有高原“小三亚”美誉的青海省黄...

    时间:04-30
  • 山西非遗购物节将开市:构建消费新场景 赋能文旅产业

      中新网太原4月28日电 (刘小红)为打造山西非遗消费新场景,挖掘文旅消费新热点,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潮生活晋是宝”2023山西非遗购物节29日将在太原火热开市,意在全省范围内掀起非遗消费热潮。  此次山西非遗购物节采用省市联动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三个阶段的非遗大型展销及配套活动,将非...

    时间:04-28
  • 非遗剪纸遇上汉服 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中新网太原4月28日电 题:非遗剪纸遇上汉服 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作者 杨静  扇子、雨伞精致美丽,花鸟鱼虫、风景名胜栩栩如生,除了传统剪纸样式,非遗传承人武文秀还尝试将剪纸与服装融合,创新出可以穿在身上的剪纸汉服,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服装上面用剪纸剪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代表...

    时间:04-28
  • 游船听课、体验非遗……北京工业大学“运河上的思政课”开讲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日前,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运河上的思政课”伴着朗朗清风,在运河游船上开讲。同学们登上游船听课,在游览运河风光的同时,开启一场沉浸式思政课程。(校方供图)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为同学们授课,他列举了大气污染、水污染、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案例来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急迫性...

    时间:04-27
  • 2023年京西“非遗礼物”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李双南)25日,2023年京西“非遗礼物”设计大赛在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公众号“门头沟文旅”正式发布。大赛自启动日起至7月,按照征集期、评选期、公示期、颁奖期四个阶段陆续开展。  大赛设置了“非遗新活力”“非遗品牌”“创意产品”三条赛道。其中,“非遗新...

    时间:04-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