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吉林碳纤维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2023-05-06 17:0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5月6日电 (记者 石洪宇)6日,记者从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当地碳纤维产业发展向好,应用领域不断增多,推动下游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不断研发、生产海、陆最长风电叶片。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在化工、冶金、装备制造领域具备产业优势。当地提出打造“中国碳谷”,形成“丙烯—丙烯腈—碳纤维原丝—碳丝制品”国内最完整的产业链,碳纤维产业呈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

  吉林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波介绍,碳纤维作为新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交通运载轻量化、体育休闲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自2020年以来,吉林市相继启动了一批原丝、碳丝和复材制品的碳纤维产业链项目。到去年年底,原丝产能达到16万吨,碳化产能达到4.9万吨,复材产能近2万吨。

  刘波介绍,当地推动碳纤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编织布应用于建筑补强;缠绕体,用于生产压力容器,储存氢、氧、氮气等;C/C预制体应用于光伏领域。

  中国的风电、光伏等优势产业也在带动碳纤维产品“产销两旺”。据了解,吉林市企业与下游企业联合进行大型化、低成本碳板开发。当地生产的拉挤板作为主梁碳板,让“中国制造”的海、陆最长叶片成功下线,其具有大型化、轻量化、高可靠性等特点。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董海峡介绍,该区利用“进博会走进吉林”“跨国企业吉林行”等大型活动,推介投资环境,对接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已经有10个优质招商引资项目通过严格项目评审落户当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今天(5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全长5000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海油观澜号”正式打通连接文昌油田群的输电“大动脉”,标志着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上施工作业全部结束,具备了并网输电条件,投产在即。  海底电缆是跨海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海油观澜号”海底电缆设计水深120米,包含3...

    时间:05-06
  • 我国积极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

      我国积极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可再生能源发展今年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58亿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时间:05-05
  • 我国积极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

      我国积极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可再生能源发展今年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2.58亿千瓦;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

    时间:05-05
  • 福特汽车:计划到2023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产能达60万辆

      (财经天下)福特汽车:计划到2023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产能达60万辆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闫晓虹)福特汽车(中国)4日披露,福特汽车最新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福特汽车计划到2023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产能将达60万辆,到2026年底将超过200万辆。在中国市场,福特汽车正进一步聚焦品牌优势。  财报显示,福特汽车2023年第一季度营...

    时间:05-04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9万亿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116.2%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6.2%  本报北京5月1日电 (记者刘诗瑶)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3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718亿元,分别...

    时间:05-02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9万亿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116.2%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6.2%  本报北京5月1日电 (记者刘诗瑶)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3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5亿元、第三...

    时间:05-02
  • 新疆华电新能木垒首批3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1日电 (石倩)4月30日,新疆华电新能木垒105万千瓦“风光电储”多能互补基地项目8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批机组30万千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基地项目进入并网投产阶段。  华电新能木垒105万千瓦“风光电储”多能互补基地项目总投资53亿元,总装机105万千瓦,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26亿千瓦时以上,年...

    时间:05-01
  • “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持续深化

      国际产能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助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抓手  我国推...

    时间:04-30
  • 不锈钢产能快速扩张 粤阳江港进口镍矿总量超6000万吨

      中新网广州4月29日电 (蔡敏婕 李涛涛)“五一”假期首日,阳江港口岸繁忙依旧,一台又一台的门机举起高臂,码头前沿,刚刚卸载的镍矿转瞬间堆起一座又一座的小山,一辆又一辆大货车穿梭于码头与工厂之间。据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阳江边检站统计,从2011年起至今,阳江港进口镍矿总量已超6000万吨。  合金材料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时间:04-29
  • 酒泉新观:“风电走廊”变“新能源基地”,何以“风光无限”?

      中新网兰州4月27日电 (冯志军 刘潇)近年来,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甘肃酒泉市,实现了从“资源大市”到“能源强市”,从“风电走廊”到“新能源基地”的蜕变。如何真正实现“风光无限”,调控、输出和消纳仍是当地新能源发展路上,不容忽视的“几道坎”。  酒泉市能源局局长陈学军近日接受专访时...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