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烟火气升腾!“五一”假期餐饮消费活力足

2023-05-06 11:11:20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孙红丽)淄博烧烤持续火热、各地餐厅烟火气升腾……今年“五一”黄金周假期,居民出行意愿强烈,餐饮消费市场大幅升温。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很久没吃到地道的北京风味了,带家人品尝一下北京老字号美食。”曾经在北京上大学,这次带家人来北京旅游的王先生说。“五一”期间,记者走访注意到,北京各大热门景区和中轴线附近的老字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三里屯等热门商圈多家特色餐厅门前排起了长队。

  国民消费需求充分释放,餐饮企业干劲十足

  这个“五一”假期,全国各地热门商圈的人气不输热门景区,带动餐饮消费快速增长。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在旅游市场升温带动下,住宿和餐饮业销售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餐饮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8%。

  “不好意思,我们中午的堂食已经被订满了。”5月3日上午11点半,记者来到北京中关村某购物中心四楼的一家餐厅,门口的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此时刚到午餐时间,商场几家特色餐厅门口已有不少顾客在排队等待。

  北京商务局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北京前门大栅栏商圈、地安门外商圈、王府井商圈、大兴机场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5.5倍、5倍、2.6倍、2.2倍, 亚奥商圈、三里屯商圈、CBD商圈等11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超1倍。假日期间,东来顺、全聚德、大董、鸿宾楼和烤肉季同比分别增长18倍、13倍、4.1倍、4倍和3.9倍。

  从全国层面看热门商圈、景区餐饮消费情况,中国烹饪协会“五一黄金周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数据显示,55%的受访企业客流量最火爆的单店是商圈店,19%的受访企业客流量最火爆的单店是景区及景区周边店。

  “五一”黄金周期间,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涨149%,客流量同比去年上涨211%;今年“五一”前四天营业收入比2019年“五一”上涨26%,客流量比2019年“五一”上涨25%。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五一”是继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充分释放了国人的消费需求,餐饮消费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餐饮市场烟火气旺,各餐饮企业干劲十足,餐饮消费提前入夏。

  “美食盛宴”花样繁多,促消费提振显著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美食盛宴”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提振效果显著。

  浙江省推出“浙里来消费”主题活动,覆盖节日出游、餐饮消费、本地特产等各领域;山东“淄博烧烤节”持续火热,“五一”期间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81.68%,较2019年增长27.32%。此外,如“上海环球美食节”“江苏味道”“豫鉴美食”“味美浙江·烟火杭州”“放心消费在辽宁”等餐饮促消费活动,均在各地火热举行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黄金周期间,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其中,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企业实现销售额46.6亿元,同比增长21%;天津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五天累计营业额、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21.2%和32%;上海市商务委发布数据显示,餐饮业消费金额62.6亿元,同比2021年节日同期增长70.0%,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增长约62.8%……

  为助力餐饮业复苏,北京、江苏、深圳、武汉、东莞等多地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带活餐饮市场效果明显。美团数据显示,杭州、宁波、绍兴、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发放消费券后,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速均达到了两位数。

  在江苏,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1.2亿元,同比增长95.6%。淮安举办万人龙虾宴活动,现场共有40家龙虾餐饮和特色小吃参加,三天累计现场人流超过2万人次,售出门票约6000份,龙虾1.5万斤。

  湖南全省各地餐厅烟火气升腾,“一桌难求”的热闹盛况重现。据监测,今年“五一”五天假期全省400家零售与餐饮企业日均实现销售额47160.1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8.6%,按“五一”四天假期计算,日均实现销售额48022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3.6%。

  浙江各地积极承接“味美浙江”溢出效应,结合本地特色菜系,推出大量餐饮盛宴。五一小长假期间,监测470余家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9.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6.30%。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五一”假期,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五一”假期,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餐饮业迎来强势复苏(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林丽鹂  核心阅读  “五一”假期,服务消费持续回暖,餐饮业迎来强势复苏,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餐饮消费一直呈现加快恢复向...

    时间:05-06
  • “五一”假期,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五一”假期,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餐饮业迎来强势复苏(大数据观察)  本报记者 林丽鹂  核心阅读  “五一”假期,服务消费持续回暖,餐饮业迎来强势复苏,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7.9%。  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餐饮消费一直呈现加快恢复向好态势,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

    时间:05-06
  • 五一假期北京文旅消费市场强劲复苏

      五一假期北京文旅消费市场强劲复苏  全市共组织各类线下文化活动1308项4143场 参与人次2600余万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了解到,五一假期,北京各有关单位、各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文化活动、展览展示、假日游园及文旅消费活动等。据统计,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线下文化活动1308项4143场,参...

    时间:05-06
  • 南航集团“五一”假期运输承运旅客超300万人次

      中新网广州5月5日电 (记者 郭军)记者5日从南航集团了解到,“五一”假期运输期间(4月27日至5月3日),南航集团(含厦航)实际执行航班近2万班次,承运旅客超300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超11%。广州往返宁波、温州、银川、太原,深圳往返武汉、济南、海口、西安航线,客座率达80%以上。  面对客流激增,南航工作人员做足准备,前移服务关口...

    时间:05-05
  • 旅游收入57.58亿元 “五一”小长假游客天津玩转“海陆空”

      中新网天津5月5日电 题:旅游收入57.58亿元 “五一”小长假游客天津玩转“海陆空”  作者 张少宣 王君妍 王在御  5日,记者从天津市文旅局获悉,2023年“五一”假期,天津市文旅市场复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对天津市115家重点监测的旅游吸引物进行统计,共接待人数1103.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58亿...

    时间:05-05
  • 全国300多家食材企业齐聚呼和浩特 创餐饮消费新场景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5日电 (记者 张林虎)5日,以“美好生活 食遇青城”为主题的2023内蒙古连锁加盟创业项目展示暨内蒙古餐饮食材展览会在呼和浩特开幕,展会为期3天。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会展览规模达7000平方米,吸引了北京、广东、重庆以及内蒙古等地300多家企业千余种产品参展。展品丰富多彩,覆盖食材全产业链,现场设立预制菜...

    时间:05-05
  • 海南航空“五一”假期国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中新网海口5月5日电(记者 符宇群)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南航空)5日介绍,4月29日至5月3日“五一”小长假期间,海南航空共执行航班3728班次,运送旅客58.2万人次。其中,国内航班运送旅客数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1.2%。  据悉,5月3日海南航空国内单日航班量达736班,为“五一”假期单日航班量最高峰,创疫情以来国内单日...

    时间:05-05
  • 南铁“五一”假期运输收官 共发送旅客905.9万人次

      中新网南昌5月5日电(刘力鑫)5日,记者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南铁”)获悉,今年“五一”假期运输(4月27日至5月4日),8天时间里,南铁共计发送旅客905.9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约113.2万人次,其中4月29日为单日最高客流,发送旅客136.6万人次。  今年“五一”假期是继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旅客出行意愿强烈,旅游、探亲...

    时间:05-05
  • “五一”假期江西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中新网南昌5月5日电 (熊锦阳)据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五一”黄金周期间,江西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各种文旅活动精彩纷呈。山水美景、特色街巷、悠远文化,省内外不少游客选择在江西感受一次“诗与远方”。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西龙虎山景区在“五一”期间精心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和竞争力的文旅产品,不断丰富夜间经济消费...

    时间:05-05
  • 西藏“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逾116万人次 民航旅客吞吐量翻倍

      中新网拉萨5月5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5日从西藏自治区旅发厅获悉,“五一”期间,西藏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16.77万人次,同比增长73.25%,相比2019年“五一”期间同比增长137.09%;实现旅游收入8.4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1.52%,相比2019年“五一”期间同比增长42.28%。  据悉,4月29日-5月3日,布达拉宫累计接待游客27701人次,国家5A...

    时间:05-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