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昆明年轻的“花二代”:做得了传统售卖 玩得了电商直播

2023-05-06 03:08:06

来源:工人日报

  做得了传统售卖 玩得了电商直播

  【烟火气里的我们②】“我是年轻的‘花二代’”

  本报记者 黄榆

  阅读提示

  根据《昆明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该市打造“夜昆明”地标,发展夜间文化消费、夜间旅游消费、夜间娱乐消费、夜间餐饮消费、夜间体育消费,进一步繁荣夜间消费业态。

  夜幕降临,流光溢彩的灯火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繁荣的“夜经济”再次点燃云南昆明的活力。斗南花市、南强街夜市、摩登文艺市集、火车夜市、潘家湾夜市、都在夜晚的春城里,各自释放着独特的魅力。

  根据《昆明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该市打造“夜昆明”地标,发展夜间文化消费、夜间旅游消费、夜间娱乐消费、夜间餐饮消费、夜间体育消费,进一步繁荣夜间消费业态。

  花海飘出“春城味”

  “来之前做了大量的查询工作,看新闻报道都说要晚上来花市,因为那会儿的花更新鲜,而且还可以见识到鲜切花拍卖这种大场面。为了不错过我甚至提前两天到了昆明。”从北京到昆明旅游的董女士感叹道,“真的不虚此行,来了昆明才知道这里的花竟有这么多品种,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吃花食、饮花酒、喝花露、品花茶。“没想到夜市这么热闹,到处花团锦簇,真的太浪漫了。”河北游客冯先生表示。络绎不绝的顾客把春城昆明的“花味”捧在手里,也吃进嘴里。

  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夜晚的昆明斗南花市,才算是真正开始它一天的“繁忙工作”。虽然斗南的经营业态接近24小时运转,但大宗交易却在夜间进行。斗南花市每晚有近万人参与交易,从当日19时开始康乃馨交易,到20时30分开始全品类花卉的大宗交易,再到23时工人开始对鲜花进行整理、分装、打包及配送,次日凌晨1时后物流装车配送运到各地,形成了花卉产业大产业链。每天4时许,花市里开始花卉批发交易,一直到8时30分开始日间切花、盆花等鲜花衍生品的零售交易。

  “我是年轻的‘花二代’,从传统售卖到直播都做,今年从春节开始日销售增长20%,花价也高。”斗南花商苏俊泊说。

  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顾朝飞介绍透露,2023年斗南花卉市场的目标,是在交易量、交易额上都实现15%以上的增长。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内,鲜切花、多肉盆栽、花卉衍生品、加工产品与农资产品丰富多彩,创意不断;花农花商和客人讨论着鲜花的价格等级;市民、游客满脸笑容逛着花市,享受鲜花带来的愉悦感。

  斗南花市的夜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在“夜经济”打造上,斗南花市培育出了“夜景、夜购、夜食、夜宿、夜游、夜娱”六大产品体系,全方位满足游客“赏花、买花、品花、食花”的多重需求,让这片花海飘出了昆明夜市独特的“春城味”。

  2022年7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昆明斗南花市成为云南省5个入选项目之一,凭借其丰富的夜间文化与多彩的文旅项目,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不引入过多同质化商家

  “体验过斗南‘鲜花夜’,来到昆明老街和南强街巷,这里又是另一种风格。”杨女士从天津到云南旅游,她觉得昆明的夜晚很美,不仅可以品尝到各种民族美食,还可以欣赏话剧,这里拥有其他城市没有的惬意,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昆明旅游。

  在南强街巷入口,市场管理方将文化IP聚焦于百年滇越铁路,通过复原蒸汽火车头和米轨铁路,让铁路文化伴着烟火气再次升腾,为“夜经济”增添历史风貌。一排以火车为造型的小吃排档前,独具风味的大理烤乳扇、一口爆浆的包浆豆腐、软软糯糯的河口小卷粉、香辣可口的傣味舂鸡脚……舌尖上的“彩云之南”令人流连忘返,而老挝咖啡、泰国炒河粉等东南亚国家特色美食也能轻易寻见。

  “一天可以卖出上百份,在南强街巷我们是独一家。”在调糕藕粉美食摊前,工作人员开心地说着,南强街巷管理方为保障商家经营效益,不会引入过多同质化商家。

  南强街巷企划部经理何云生说,从今年3月开始,南强街巷的人流量恢复到了往年同期的100%,达到日均3.5万人次。最近,很多商户的日营业额比元旦前翻了一番。

  2019年,五华区建成南强街巷、昆明老街两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两个街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助推着五华区乃至昆明市“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示范带动下,位于盘龙区的同德昆明广场、欣都龙城和北辰财富中心等商业区,以及联盟路法式风情街、东华街道田园坊等特色街区发展迅速,释放出春城“夜经济”新活力。

  文化创新融入城市生活空间

  4月14日至16日,昆明市五华区“大有可观·春享春宴暨AR之旅”开启一场“科技+潮流+艺术+美食”之旅。

  活动融合AR科技、民艺展示、生活集市、美食文化为一体,将AR科技与民艺体验相结合 、线上互动和线下体验相结合、市井文化与数字艺术相结合。同时在篆新农贸市场三楼,多位艺术家齐聚篆新,从最接地气的空间到最艺术的呈现形式,用艺术解密云南菜市场的稀奇植物,让大家感受云南美好。

  随着政策的实施,昆明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文艺范儿”。

  云南大学商旅学院教授倪向丽建议,要深入挖掘昆明城市历史中的独特文化元素,并根据地方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特征,打造独特的经济聚集区,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彰显现代时尚感;同时要将特色民俗元素融入夜经济的活动设计,打造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活动品牌,同时引导本土老字号品牌企业积极参与,打造一批体现本土特色的文创纪念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与吸引力。

  “要推动夜经济与当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夜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倪向丽说,夜经济烟火气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娱消费场景,增加游客的参与感与互动感。(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旅游收入57.58亿元 “五一”小长假游客天津玩转“海陆空”

      中新网天津5月5日电 题:旅游收入57.58亿元 “五一”小长假游客天津玩转“海陆空”  作者 张少宣 王君妍 王在御  5日,记者从天津市文旅局获悉,2023年“五一”假期,天津市文旅市场复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对天津市115家重点监测的旅游吸引物进行统计,共接待人数1103.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58亿...

    时间:05-05
  • 西藏“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逾116万人次 民航旅客吞吐量翻倍

      中新网拉萨5月5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5日从西藏自治区旅发厅获悉,“五一”期间,西藏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16.77万人次,同比增长73.25%,相比2019年“五一”期间同比增长137.09%;实现旅游收入8.4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1.52%,相比2019年“五一”期间同比增长42.28%。  据悉,4月29日-5月3日,布达拉宫累计接待游客27701人次,国家5A...

    时间:05-05
  • 游客褒贬不一 记者调查五一小长假山西景区旅游现状

      有景区免费发冰棍,有景区一盘炒鸡蛋48元  记者调查五一小长假山西景区旅游现状  □ 本报记者 马 超  □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王泽宇  这边厢,从五台山到北岳恒山,从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到太原动物园,各种景区乱象频频被游客吐槽。  那边厢,太原市太山景区免费给长时间排队的游客发放矿...

    时间:05-05
  • 游客褒贬不一 记者调查五一小长假山西景区旅游现状

      有景区免费发冰棍,有景区一盘炒鸡蛋48元  记者调查五一小长假山西景区旅游现状  □ 本报记者 马 超  □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王泽宇  这边厢,从五台山到北岳恒山,从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到太原动物园,各种景区乱象频频被游客吐槽。  那边厢,太原市太山景区免费给长时间排队的游客发放矿...

    时间:05-05
  • 山西:“五一”假期旅游惠民活动提升游客体验

      中新网太原5月4日电 (刘小红)“五一”假期,游客出游意愿强烈。记者4日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该省各市游客接待量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同期水平,各地文旅市场强势回暖。  山西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该省游客出游半径和游憩停留时间得到双提升。周边游(10-50公里)的游客占比仅为四...

    时间:05-04
  • 桂林“五一”旅游经济火爆 接待游客435万余人次

      中新网桂林5月4日电(欧惠兰)“五一”假期,国际旅游名城广西桂林市假日经济持续火爆。游客在疫情期间积压的旅游需求强劲释放,“满房”成为今年桂林“五一”住宿业火爆的关键词。  初步测算,桂林市“五一”小长假(4月29日至5月3日)接待游客总人数435.56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30.24%;实现旅游总消费45.73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

    时间:05-04
  • “五一”期间成都熊猫主题游火爆 游客赏“花”热情只增不减

      人民网成都5月4日电 (朱虹)今年“五一”假期,四川成都,大熊猫主题游备受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青睐。据了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都江堰熊猫谷在节日期间进行了线上预售。其中,熊猫基地在采取严格限流措施的前提下,累计接待游客26.9万人次,成...

    时间:05-04
  • “五一”假期厦门接待游客331.77万人次

      中新网厦门5月4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3日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该市接待游客331.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16亿元。  厦门市文旅局介绍说,今年“五一”假期,厦门市旅游经济量质齐升,全市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产品深受欢迎,呈现新业态发力、年轻客群活跃、文化艺术与民俗体验赋能的新特点。 ...

    时间:05-04
  • 甘肃“五一”假期“长线游”火热:吸引海内外游客2030万人次

      中新网兰州5月4日电 (闫姣 张萌)记者4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五一”假日期间,甘肃旅游接待市场热度不断攀升,共接待游客20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8.8%,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42.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8%。  连日来,作为国内传统热门长线旅游目的地的甘肃热度...

    时间:05-04
  • 广西柳州“五一”接待游客390万余人次 螺蛳粉吸引游客“打卡”

      中新网柳州5月4日电 (林馨)5月4日,广西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数据显示,“五一”假日期间,柳州市接待游客39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03.6%;实现旅游消费35.93亿元,同比增长111.1%。柳州螺蛳粉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图为螺蛳粉。 林馨 摄  “五一”假日,柳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从“舌尖”到“脚尖”,到处都是“人...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