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产业“链长制”数字添动能 中国聚宝盆“四地”建设实现开题破局

2023-05-04 18:4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海西5月4日电 (李隽)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因其景色别具一格,吸引了诸多游客;昆仑山下大风机随风旋转、吸热塔高耸入云、光伏“海洋”“逐日”转动;察尔汗盐湖中的卤水经过浓缩、提纯、烘干等步骤,变成雪白的钾肥,被送往全国各地田间地头;“柴达木粮仓”都兰县香日德镇田间地头整齐排列着一排排温室大棚,大棚中一片绿意盎然……

图为钾肥生产线。 李隽 摄

  “近年来,我们注重规划引领、强化协同攻关,铆足干劲、开足马力,积极融入并稳步高效推进产业‘四地’建设,顺利实现了开题破局,使得盐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提升,生态旅游产业迈出新步伐,绿色有机农牧业取得新成效。”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家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李家成介绍,海西州域主体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该州围绕海西资源禀赋,推行产业“链长制”,通过稳链延链补链强链畅链,助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壮大,战略新型产业加速发展。该州建立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等12个产业“链长制”,形成“链长牵头负责、牵头部门统筹推进、参与部门协同配合、重点企业支撑带动”推进模式。12个产业链共储备产业项目511项,7个地区共储备产业项目603项。

图为都兰县电商中心展示的农特产品。 马铭言 摄

  海西州着眼打造钾、锂、镁、钠四个世果级产业基地和铷、铯、溴、碘等世界级稀敝元素综合高效利用基地,构建资源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的循环型盐湖化工产业体系。深化茶卡盐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冷湖“天文+文旅”模式,完善格尔木生态旅游服务网络体系,启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州和都兰、天峻两个示范县创建工作,并将外贸工作与输出地打造有机结合,引导资金、科技、人才向基地集中,农畜产品出口额位居青海省首位。

  “我们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运用到产业‘四地’建设中,在察尔汗盐湖打造青海首个‘5G+智能盐湖’示范项目‘5G+采盐船自动控制项目’,推动智能盐湖技术产业应用发展落地。加快推动西北地区最大的清洁能源‘云管理’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推进熔盐储热、压缩空气、抽水储能等储能项目,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发电、汇集、输送、消纳、储能、调峰协同发展。”李家成说,依托“产业十互联网平合”,该州建成7个活畜交易市场、4个枸杞交易市场、5个电商产业园、137个农村电商服务站,集聚140余家电商企业等,进一步拓宽农产品输出渠道。

  至2022年底,海西州相关盐湖产品种类达40多种,其中,钾肥产量856万吨、约占全国的81.6%,碳酸锂产量7.3万吨、约占全国的23%,高纯氢氧化镁及高纯镁砂产量15万吨,独占全国高端市场。该州建成16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建成电化学储能装机9.6万千瓦,全州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达到132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省的46%。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茫崖市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马铭言 摄

  “持续推动农牧业提质、增产、增效,着力做强藏羊、枸杞、牦牛、青稞、藜麦五大优势产业,至2022年底,海西州认证有机牧场达到72.41万公顷、绿色有机枸杞达到2万公顷,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有机枸杞出口量位居全国首位。建成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农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99%以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量达到20万吨以上。”李家成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集“光伏 储能 充电”于一体的数字化太阳能车棚亮相上海乡村

      中新网上海4月30日电 (张践)近日,一座集光伏、储能、充电于一体的数字化太阳能车棚亮相上海松江区泖港镇黄桥村,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4月29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遇到了村民吴先生,他正在这座车棚内为自己的新能源车充电。吴先生说,这座充电车棚给周围开新能源车的居民提供了不小的便利,以前下班充电都要开到很远的地方,...

    时间:04-30
  • 青海牦牛藏羊可追溯数量突破760万

      中新网西宁4月27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27日消息,为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青海省持续实施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截至目前,该省完成采集767万头(只)牦牛藏羊的追溯数据,覆盖全省39个县(市、区)8.85万个合作社(养殖户、牧场)。  青海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全国五...

    时间:04-27
  • 中国民企的绿色“碳”索:清洁能源点“靓”乡村振兴路

      中新网西安4月25日电 (李一璠 张一辰)东屿岛是位于琼海市博鳌镇三江(万泉河、龙滚河、九曲江)入海口处的一个小岛,同时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地,在这座陆地面积约1.78平方千米小岛上,林地面积有限,要想实现零碳目标,如何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在与海南相距两千多公里的陕西,一家民营企业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时间:04-25
  • 东西问丨周阳:枸杞何以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

      中新社银川4月23日电 题:枸杞何以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  ——专访苏丹籍专家、宁夏文旅推广者周阳  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提起宁夏,许多人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枸杞,中国枸杞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宁夏。枸杞这颗小小的红果,为何会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作为“中国枸杞之乡”,在...

    时间:04-23
  • 东西问丨周阳:枸杞何以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

      中新社银川4月23日电 题:枸杞何以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  ——专访苏丹籍专家、宁夏文旅推广者周阳  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提起宁夏,许多人第一时间便会想到枸杞,中国枸杞栽培面积最大的地区在宁夏。枸杞这颗小小的红果,为何会成为宁夏对话世界的“红色名片”?作为“中国枸杞之乡”,在...

    时间:04-23
  • 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

      中新网4月21日电 题: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近日,作为国内燃煤电厂最大电化学储能辅助调频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台山电厂1-2号及6-7号机组共60兆瓦电化学储能项目正式投入生产运营,进一步提高机组综合调频能力,为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保供“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04-21
  • 【绿色中国】西藏规模最大光伏电站 藏北高原清洁能源新地标

      中新网拉萨4月21日电 (记者 赵朗)海拔4500多米,2100多亩的光伏电站横卧在藏北草原上,这里是西藏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与那曲市城区相隔七八公里,已然成为藏北高原上的新地标。  那曲市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18年,那曲撤地设市,成为一座年轻的城市。这里是青藏公路必经之地。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稳定可靠用电...

    时间:04-21
  • 宁夏储能并网容量突破120万千瓦 电网侧储能容量位居全国第一

      中新网银川4月19日电 (记者 于晶)4月19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宁夏储能并网容量达到122.4万千瓦,突破120万千瓦,其中电网侧储能并网容量为118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电网侧储能主要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

    时间:04-19
  • 新报告:2022年是世界向清洁能源过渡的转折点

      新华社伦敦4月12日电(记者郭爽)英国能源智库Ember12日发表最新报告说,2022年全球发电排放量或已达峰值,预计未来几年将开始下降;而风能和太阳能占全球电力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12%,这表明电力行业在这一年已经达到向清洁能源过渡的转折点。  这份名为《2023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78个国家和地区过去一年的电力数据,它...

    时间:04-13
  •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 西藏清洁能源建设再获突破

      央视网消息:今天(3月18日),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正式宣布:自2021年底全面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时。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是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项目,总装机22兆瓦,风机建设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间。  三峡集...

    时间:03-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