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激发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驱动力

2023-05-04 15:18:16

来源:经济日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布局高技术制造业,抢占竞争高地。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引领能力;还要构建创新生态,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

  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对整体投资平稳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高技术产业的诸多组成要素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高技术制造业,其已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布局高技术制造业,抢占竞争高地。高技术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但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仍是我国这一产业面临的一大痛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化解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痛点,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不断增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国外技术垄断、封锁,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从价值链来看,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从相对下游向具备更高附加值的上游迈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达到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对此,应多措并举。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要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的顶层设计,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的发展送去“及时雨”。要全面梳理高技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在共性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的“卡脖子”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汇聚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优质资源,合力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营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良好科研环境,鼓励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善打“攻坚战”,激发基础研究的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引领能力。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第一驱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强,产业才能强。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落实好各项创新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全力强化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灯塔工厂”,并以此为标杆,通过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做好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指导工作,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此外,要构建创新生态,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驱动能力。科技创新不可能只依靠企业“单打独斗”,需要打破创新孤岛,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技术创新生态链,实现产学研用上下联动。积极搭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采取“联合开发、成果共享”的模式,聚焦“高精尖”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开展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明论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作出系统部署。2023年4月21日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强调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

    时间:04-28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

    时间:04-27
  • 中国移动董事长:推动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升级突破

      中新社苏州4月2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25日在2023移动云大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将依托原创技术策源地、智算大科学装置,推动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升级突破、自主可控。  杨杰表示,以云为核心的算力基础设施正加快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数智生产力、全球大国博弈的重要竞争力。 ...

    时间:04-25
  • 上海: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进驻政务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记者陈静)上海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进驻政务中心25日启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方面告诉记者,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该局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区级政务服务中心,目前16个区入驻工作已实现“全覆盖”,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

    时间:04-25
  • 南宁携手中关村打造面向东盟科创高地 聚集创新主体832个

      中新网南宁4月21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南宁市携手中关村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科技创新高地。据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有关负责人21日介绍,该基地依托中关村信息谷的创新网络,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科技服务业,已累计聚集以色列纳安丹吉、东软南宁、捷佳润、慧云信息等832家企业。  从“电子一条街”发...

    时间:04-21
  • 创新“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 上海进一步给创新主体“松绑”

      中新网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19日对外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五个方面18项改革举措,进一步给创新主体“松绑”。  据介绍,《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高校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人才等广大创新主体感受比较深、“绳子”绑得比较紧...

    时间:04-19
  • 北京1200余家创新主体获资金支持

      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一季度预算执行进度达到全年的39%,提前超额完成全市要求,用财政资金支持1200余家创新主体,90%落地“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科技动能。  支持233家...

    时间:04-11
  •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支持制造业发展 成效显著

    在今天(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退税减税降费举措,有力支持了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据介绍,在一系列退税减税降费举措中,下调制造业等领域的增值税税率、率先提高制造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力...

    时间:04-06
  • 中工网评|努力让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本网评论员 杨召奎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围绕中小企业勇当创新主体提出了建议,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此前表示,创新不问出身,不...

    时间:03-13
  • 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速路” 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本报两会报道组 贾 丽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迈向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制造业也迈向了高质量发展的‘快速路’,应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周云杰针对工业...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