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交会里的“大食物观” 食品企业坚持科技创新

2023-05-04 10:57:5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为了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这个科学命题,这也被写入了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其实,“大食物观”,通俗地讲,就是我们从吃得饱向如何吃得更好、更健康转变。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种类更丰富了,食材也更加新颖,这些都是践行大食物观的表现。在本届广交会里,藏着哪些有趣的味道和食材?

  水产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也是人们日常摄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这家参展企业借助全产业链技术,培育开发了一系列的海产品,在展会上备受国内外采购商青睐。

  往“副食”方向发力,是不少食品企业的共同选择。各种各样的产品,在展会上也吸引了众多境内外采购商的目光。

  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不少企业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让老百姓吃的更健康、更绿色,产品也销往世界各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交会采购商“买买买” “传统+流行”赋能服装产业发展

      央视网消息:第133届广交会第三期5月3日进入第三天,本期的亮点之一就是广交会时尚周。  广交会时尚周共8场现场走秀,为服饰、箱包、鞋帽等行业的设计师、企业和采购商打造沟通合作平台。  这是一场香云纱服饰展示秀,设计师将非遗传统面料与流行元素相结合进行创作,展示的每一款服装,中国元素都非常亮眼。  为了方便参展商...

    时间:05-04
  • 广交会观察:“中国制造”品质升级 受境外采购商认可

      中新社广州5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133届广交会三期正在广州琶洲展馆举行,一万多家中国企业展出纺织服装、箱包、鞋、食品、医药及医疗保健等优质产品,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境外采购商提供了丰富选择。图为参展商(中)向境外采购商介绍一款箱包类产品。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近年来,“中国制造”产品品质升级明显...

    时间:05-02
  • “五一”果蔬预定火热 拱北海关助力供澳“菜篮子”抢鲜提速

      中新网珠海4月28日电 (邓媛雯 刘文)“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28日,拱北海关所属的闸口海关称,为了保障“五一”节假期间供澳门鲜活商品安全畅顺通关,该关不断优化通关服务,积极提供“绿色通道”、预约通关便利服务措施,实现“即审即验即放”。  “水果、蔬菜是节假日的热门商品。目前,我们每天要向澳门供应水果约100吨,蔬菜约24...

    时间:04-28
  • 五一假期临近 节前我国“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

      五一假期明天开启,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显示,节前全国菜篮子产品供应呈现量足价稳态势。  从生产看,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05万头,生猪基础产能稳固。畜禽和水产品全面增产,时令水果陆续上市。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8549万亩,同比增加116万亩,4月中旬产量达1603万吨,同比增加23万吨。目前,大部分主产区陆续有新鲜蔬菜成...

    时间:04-28
  • 广交会第二期前四天客流超81万人次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数量上升

      央视网消息: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广交会第二期今天(4月27日)进入最后一天。二期开展前4天累计客流量超过81万人次,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数量稳步上升。  中午,记者在广交会的VIP境外采购商休息室看到,采购商们三五成群地交流着,来自巴基斯坦的采购商在一旁上网搜索产...

    时间:04-27
  • 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

      【东盟专线】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  中新社昆明4月18日电 (张释巍 徐书亮)记者18日从昆明海关获悉,中老边境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顺利通过海关总署验收。  磨憨站位于中老铁路中国段末端,为常年开放的国家一类客货运国际铁路口岸。2022年底,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性指...

    时间:04-18
  • 境外采购商对“中国智造”怦然心动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新增设了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和智慧生活专区,这些展区可谓科技感满满。连日来,不少境外客商对琳琅满目的“中国智造”怦然心动,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向。  在新设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展区,一位在刚果(金)经营矿场的采购商正在试穿一款外骨骼产品,这款智能设备可以帮助...

    时间:04-18
  • 山东聊城莘县聚力托稳“菜篮子” 绿色蔬菜进京推介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首届山东聊城(莘县)绿色蔬菜博览会新闻发布会16日在北京新发地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发布博览会将于4月26日举办。当日,莘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区域农产品协作监管框架协议”,并举办“莘县绿色蔬菜进首都”“山东手造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莘县好品进首都”两大主题推介展。  莘...

    时间:04-17
  • 春耕一线观察|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吨粮田”如何建? 一文解读

      “吨粮田”促单产 夯实丰产基础  眼下,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小麦进入拔节期,也是春管的关键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  那么什么是吨粮田?吨粮田里生长的小麦和普通农田里的又有什么区别?一起去看看。  在山东德州义渡口镇高标准农田片区,技术专家正在为麦田进行统一病...

    时间:04-17
  • “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潜力有多大?

      庭院方寸地 拓成聚宝盆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秀峰  今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庭院经济是什么?如何发展庭院经济?它的潜力有多大?  何为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

    时间:04-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