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50万款绿色低碳产品参展 广交会上这些创意产品凸显消费新动向

2023-04-27 09:07:2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第133届广交会正在火热进行中,近1.2万家企业带来了最新的产品进行展示。园林用品展是历届广交会二期里的常客,今年设置了近1500个展位,不少创新产品得到了客商们的青睐。所谓“一叶一世界”,通过广交会上的叶子,能观察到怎样的世界呢?戳视频,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一看。

  总台记者 刘祎辰:作为广交会的老朋友,园林用品展区今年设置了8个片区,展览面积在各个品类中也着实不小。1468个展位上,来自全国各地的737个展商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产品,其中不少都是今年的新品。比如一种草皮,手放上去特别有弹性,想象得出踩上去脚感一定很好。更重要的是,它的背面不再是传统的背胶,而是一种纺织品,突破性地做到了100%可回收,对环境特别友好。

  而对于一些花园装饰品来说,创新主要展示在设计上。参展商们说,消费者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产品的设计直接决定着产品的销路好坏。一个产品系列的开发,外观设计费要高达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所以他们更要保护好自己的设计创意不被抄袭,保护好这个,就是保护住了核心竞争力。今年的广交会也设置了全方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涉嫌侵权的参展企业依规给予展品下架、通报批评、扣减展位、取消参展资格等处理。

  不过,这个展区里还有一种展位不挂禁止拍照的标签。也许您会说,绿植长成什么样全凭天生,拍了照也仿制不了,当然不用禁止拍照。还真不是这样,因为这些不是天生天长的植物,而是人造仿制的绿植。仿真的程度高到即使很近的距离都很难察觉到。

  比如这棵细叶榕,无论是枝干的触觉还是树叶的颜色,都非常真实。为什么可以这么逼真呢?秘密就是3D扫描。把一棵树的所有枝干都原原本本地扫描复制下来,做成模具,注塑脱膜要16道工序;每一片叶子都单独调色印刷,然后组装在一起,也要有五六道工序。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做了将近两万种植物。

  仿真植物领域的大部分产能都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也在中国。虽然也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这个细分市场里进行追赶,但目前为止中国的优势依然是压倒性的。

  50万款绿色低碳产品参展 获采购商青睐

  本届广交会鼓励绿色低碳产品参展,预计共展出近5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这些绿色产品有哪些?市场前景又如何?

  广东台记者 余俊俊:据了解本届展会共有近5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其中本期展会产品就有近25万件,这些产品可能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见到的,但是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它的“绿色奥秘”,接下来就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循着“绿色气息”,记者率先来到了这家获得2021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至尊金奖的环保餐具企业。这款用马铃薯等农作物为原料制作的托盘就是获奖作品。

  参展商 段利东:它是有机的,低碳、降解速度快,我们最短的时候在广东,像南方比较潮湿的地方,30天最多了,就降解了。咱们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完了以后,可以堆肥,全有机肥。我们以前有一句口号,从地里来就回到地里去。

  凭借过硬技术,这两年工厂的产品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参展商 段利东:就是他(采购商)基本就直接来,拿那个册子来,来了直接就跟你算账,多少钱一个货柜能装多少,我们要什么样产品,所以这次我们来广交会的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看完可降解材料,可持续利用的玻璃器皿产品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家玻璃企业负责人说,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也在加快自家产品的绿色化、低碳化升级。

  参展商 杨啸尘:我们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所有的玻璃制品都会添加一些之前的玻璃废料,大概是20%到30%。除了玻璃本身,像我们配套的玻璃保鲜盒,它的盖子里边是添加了很多像废木屑等等一系列可回收的材质,也是非常受欢迎。

  广东台记者 余俊俊:产业的“含绿量”也能赋能发展的“含金量”。广交会上这些绿色低碳产品的背后,正是中国轻工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写照,而这也俘获了更多中外客商的心,让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广交会凸显消费新动向

  广交会既是产品展销的平台,也是行业动向的前沿。在本届广交会上,不少企业拿出了最前沿的产品参展,凸显出当前各个领域消费的新动向。

  广交会第二期以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为主。在家居装饰品展区,烛台、酒具、花瓶等多种玻璃工艺品琳琅满目。据参展商介绍,如今的玻璃工艺品已经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普通透明玻璃,随着工艺改变、技术升级,商家不断在颜色、款式上下功夫,还会兼具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参展商 赵法政:这次展会我们带来一些特别实用的产品,这些产品卖得很好,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设计方面既要保证彩色玻璃自然之美,还要让它更接近于自然,接近于生活,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记者发现,随着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以方便快捷为主导的产品成为市场消费的潮流,电子化成为越来越多产品的标配。这家厨房电器企业瞄准国外市场,生产出电动红酒开瓶器、电子红酒醒酒器、电动胡椒研磨器等一系列电动产品。

  参展商 吴长明:这些东西都是解放了人们的双手,节省时间,体现出一种智能和便捷的生活理念,从整个行业来讲,是朝着智能化或者是便捷化的这样的一个方式去走,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我们也会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快手入选《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优秀案例》 助力就业创业

      4月27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素养与技能分论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109厅举行。分论坛围绕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优秀案例发布、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授牌等核心环节开展。其中,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作为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和竞争力、利用数字技术和工具赋能就业创业的优秀实践,入选《2022年提升全...

    时间:04-27
  • 打造空天信息产业新高地 中国(安徽)科交会搭交流合作平台

      中新网合肥4月27日电 (记者 吴兰)26日至28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简称“中国(安徽)科交会”)在合肥举行。本届中国(安徽)科交会突出企业主体,突出“四链”深度融合,突出科技成果汇聚展示、对接交易和转化服务,开辟安徽科技创新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  在以“协同共进务实创...

    时间:04-27
  • 数字教育如何发展?专家话“变”“化”

      中新网福州4月27日电 (叶秋云)以“数字教育:多元共治与协同发展”为主题的数字教育发展与治理分论坛,27日在福州市举行。  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与会,从新时代教育数字化内涵与实施路径、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举措与成效、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公平提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

    时间:04-27
  • 海口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明确编制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中新网海口4月27日电(记者 符宇群)记者27日从《海口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获悉,《海口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海口市通过地方立法优化海口市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  据介绍,海口市于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底,海口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已达到38.99万,占全市...

    时间:04-27
  • 中国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1.2亿人次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27日全面启动。自4月27日至5月4日,为期8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0%,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日均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4月29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超过1900万人次,超历史最高峰日...

    时间:04-27
  • (经济观察)“数字义乌”从“丝路电商”走向世界

      中新社义乌4月27日电 (记者 夏宾)“义乌过去以线下为主,现在发展到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就是数字化转型。”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近日与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浙江义乌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并与义乌当地跨境电商行业代表就“丝路电商”开展座谈。  宁吉喆直言,今年是“一带一路”倡...

    时间:04-27
  • 这个数字,不简单

      作者:文渊阁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4.5%的GDP增幅,成为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关注的焦点。这个被赋予“企稳回升、开局良好”内涵的数字背后,包含着哪些真金白银?从速度、结构、预期三个维度审视,这个数字着实不简单!  4.5%是一个什么样的速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国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5%左右。4.5%,处于增长的合理区...

    时间:04-27
  • 广东迎“五一”水路出行高峰 海事部门全力保障旅客出行

      中新网广州4月27日电 (郭军 曹远燎 刘毓林)今年“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广东迎来旅客水上出行高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水上商旅活动和海岛旅游项目持续升温,水上出行旅客预计将突破120万人次。  记者27日从广东海事局了解到,为保障旅客水上平安出行,广东海事部门开展水上安全大巡查,对旅游船、客滚船、高速客船、渡船、游艇...

    时间:04-27
  •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凝聚广泛共识

      中新社福州4月27日电 (记者 龙敏)在27日于福州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该报告指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凝聚广泛共识。  报告提及,中国推动达成《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中国+中亚五国”数据安全合作倡议》等;世界互联网大会...

    时间:04-27
  •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 国际元素更凸显

      中新社福州4月27日电 (记者 龙敏)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充分展示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果,全力打造一场开放共享、创新互动、安全高效的数字盛会。  相较往届,本届峰会数字国际元素更加凸显。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表示,本届峰会突出国际化特...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