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三峡移民新村许家冲:端稳生态“绿饭碗”

2023-04-25 17:47: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宜昌4月25日电 题:三峡移民新村许家冲:端稳生态“绿饭碗”

  记者 郭晓莹

  “我们把生态环保融入到发展的方方面面,让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乡村振兴。”在谈及过去5年发展成果和今后发展方向时,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党支部书记谢蓉25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座三峡移民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

  许家冲村位于三峡大坝左岸,全村人口中移民占90%以上,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

太平溪污水处理厂源源不断地处理来自周边各地的生活污水。 张国荣 摄

  面对人口多、耕地少等困难,许家冲村多年来不断探索,以“共富合约”为引擎,推动先富带动后富、集体富带动个体富,逐步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同时,作为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许家冲村紧盯生态保护,推动生活污水、垃圾等统筹治理,养山护水,提升村庄整体环境面貌。

许家冲村房屋上绘满充满峡江风情的墙画。 张国荣 摄

  记者在许家冲村看到,太平溪污水处理厂源源不断地处理来自周边各地的生活污水,工人正在对周边环境进行绿化。据介绍,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可达1.1万吨,许家冲及周边村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零排放、水资源全利用处理。

  谢蓉还透露,该村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低温热解)已经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完工后,全村生活垃圾能实现就地100%处理,进一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如今,许家冲村已实现垃圾分类、干湿分离、日清日洁、污水集中处理。村里碧水绿树相衬,道路宽敞平坦,院坝干净整洁,处处洋溢着文明宜居的生活气息。

长江大保护理念走入生态小课堂。(资料图) 张国荣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许家冲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依托三峡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许家冲村近5年来大力发展刺绣、民宿等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初步形成红色旅游、特色餐饮、精品民宿、三峡文创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年接待游客达16万人次,旅游收入1200余万元。

  “生态优势不断发挥正向效应,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谢蓉说,2022年,许家冲村经济总收入达1.25亿元,比2017年增加4165万元,增幅50%;村民人均收入28480元,比2017年增加12880元,较1993年搬迁之初增长了20多倍。(完)

许家冲村大力发展刺绣等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移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资料图) 张国荣 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西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约7500座 污水治理率达30%

      中新网南昌4月24日电 (记者 吴鹏泉)记者24日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截至2022年底,江西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约7500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0%,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张英剑介绍,为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生...

    时间:04-24
  • 报告: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但持续改善难度明显加大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黄钰钦)《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环境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明显加大。  报告表示,经过努力,2022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

    时间:04-24
  • 生态环境部: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23日)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季度,全国地表水水质断面Ⅰ—Ⅲ类优良比例为89.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Ⅰ—Ⅲ...

    时间:04-23
  • 生态环境部:1-3月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9.1%

      中新网4月23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23日公布2023年1—3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3月,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1—3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

    时间:04-23
  • 生态环境部:1-3月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9.1%

      中新网4月23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23日公布2023年1—3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3月,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1—3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

    时间:04-23
  •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推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负责人解读《重点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推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负责人解读《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新华社记者高敬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

    时间:04-21
  • 陕西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去年以来共批捕77人

      中新网西安4月21日电 (记者 张一辰)“坚持‘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理念。充分发挥诉前磋商、检察建议在秦岭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21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旨在以法律监督更好地推进秦岭生态环境...

    时间:04-21
  • 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门印发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制定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

    时间:04-21
  • 青海柴达木盆地实现林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零突破”

      中新网西宁4月15日电 (李隽)15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14日,该州林草局成功完成首例林草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青海五矿中铁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将赔偿生态环境损害资金27.68万元,标志着柴达木盆地林草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现“零的突破”。  青海省海西州地处青藏高...

    时间:04-15
  • 陕西法院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聚焦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

      中新网西安4月14日电 (记者 张一辰)“强化审判执行,不断开拓创新,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抓手;坚持积极作为,彰显审判职能,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14日表示。  当日,“黄河保护法实施工作推进会”在陕西省高级...

    时间:04-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