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首次披露ESG战略六大方向 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ESG报告

2023-04-25 17:20:25

来源:中国网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披露了以2020年为基准年,吉利汽车2022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下降了8.1%,新能源销量同比提升300%,9个整车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7兆瓦等低碳减排成果。吉利汽车承诺到2025年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减少25%以上,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

  报告中,吉利汽车还首次披露了ESG战略六大方向,围绕“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以“打造智能汽车可持续出行的创新生态”为可持续发展使命,勾画气候中和、自然受益、全域安全、数智创新、共荣发展、治理与道德六大方向的可持续发展蓝图,携手产业链伙伴打造可持续出行生态。

  全生命周期高效降碳,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吉利汽车在产品生命全周期融入低碳理念,全方位制定制造端、供应端、使用端降碳路径,高效降碳。2022年,吉利汽车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5.2 tCO?e,分别较2020和2021年下降8.1%和5.6%。

  使用端,吉利汽车持续提升新能源车型比例,开发高效动力系统。2022年,吉利星越L、领克09、第四代帝豪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称号,博越L、极氪009获中国生态汽车(C-ECAP)白金牌认证。同时,吉利汽车还持续开展超低排放技术研发工作,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热效率达44.26%,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升;并推出了第四代帝豪醇电混动车型,配备1.8升醇电混动发动机和混动电驱变速器,醇耗降幅超40%,百公里醇耗9.2升。全年使用端平均排放较2020年减少11.5%,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23%。

  制造端,聚焦节能降耗和清洁能源替代,2022年吉利汽车9个整车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西安工厂成为国内整车行业的首个零碳工厂,并入选APEC工商领导人论坛“可持续中国产业发展行动”年度产业案例。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提升179%,达307兆瓦,整车基地电力使用的可再生电力占比达36%。全年整车基地单车能耗及整车基地温室气体总排放较2020年分别降低12.1%和24.8%。

  供应端,吉利汽车建立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体系,2022年开发了13种低碳材料,并计划于未来25款车型使用循环材料;通过循环材料和动力电池减排,已实现单车碳排放降低0.38吨。30%的一级供应商使用可再生电力,其中10%的一级核心供应商已实现100%可再生电力使用。

  同时,吉利汽车积极践行环境保护责任,2022年所有整车基地实现废气、废水、固废100%达标处理及排放,整车基地水资源消耗密度下降超10%,工业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8.3%。

  产业链协同发展,全面升级用户体验

  作为一家有温度的企业,吉利汽车在报告中提出共荣发展概念,让消费者、行业、员工、社区共同受益于可持续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吉利汽车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持续打造智能移动出行产品。2022年,吉利星越L获得C-NCAP2021版首个五星评级;在J.D.Power中国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APEAL)自主品牌排名第一。在可持续出行方面,极氪智能 ZEEKR Power自建充电站累计布局全国超100个城市600站(不含专用场站),领克欧洲订阅制超过15万,睿蓝累计换电次数超126万次。

  对商业伙伴,吉利汽车坚持打造可持续价值链。2022年,超过90%的一级供应商参与ESG培训并签署《供应商行为准则》;经销商管理制度覆盖率达100%。吉利汽车已成为6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主导或参与374份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协同发展

  员工权益方面,吉利推行“共同富裕”计划,为所有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商业保险和健康安全保障,并提供完善的人才培养项目。全年员工满意度达88.4%。

  社会责任也是吉利汽车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吉利汽车针对生态友好、公平教育、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及救助帮扶等五大领域开展了公益活动。其中,极氪“蓝星卫士”公益项目,全年集结超2500名志愿者,回收近8吨海洋垃圾;吉利“梦想绿跑道”计划,惠及超4万名乡村学生。通过不断践行社会公益,吉利控股集团荣获2022年CSR中国教育榜“年度最佳责任企业品牌”。

  践行合规经营,推进多元化治理

  作为一家讲诚信的企业,吉利汽车以“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作为企业治理的内核,营造诚实可信的发展环境。2022年,吉利汽车女性董事占比上升至27%,进一步强化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另外,吉利汽车还发布了《行为准则》及《反腐败政策》,持续完善企业合规及商业道德体系。

  在合规经营方面,吉利汽车在生产、研发、销售、供应链四大核心业务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及制度,对腐败零容忍。2022年,吉利汽车共有8.2万人次员工参与反腐败等合规培训,经销商和承包商反腐败培训率达100%。

  数据安全上,吉利集团连续4年获得国际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极氪品牌还通过ISO27701(隐私管理体系)、ISO38505(数据治理管理体系)两项认证,是国内首家获得三项认证的新能源整车厂。

  首次披露ESG六大战略方向,引领可持续出行未来

  迈向2023年,为实现“让世界充满吉利”的愿景,吉利汽车将ESG理念与企业创新发展相融合,以“打造智能汽车可持续出行的创新生态”为可持续发展使命,聚焦气候中和、自然受益、全域安全、数智创新、共荣发展、治理与道德六大战略领域,引领可持续出行未来。

  气候中和方面,吉利汽车将以“2045年碳中和”为目标,2035年实现单车全生命周期减排68%以上(以2020年为基准年),向符合巴黎协定1.5度的路径转型。制造端、供应端、使用端三端协同,在制造端推进建设零碳工厂至2025年建成3家及以上;供应端,与供应商协同降碳,提升材料循环比例;使用端全面向新能源转型,2025年吉利汽车目标新能源销售占比达50%以上,吉利品牌2年内预计推出7款银河系列中高端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停止燃油车研发投入并在3年内推出7款全新产品,极氪品牌3年内推出6款智能纯电产品。同时,积极推进甲醇技术的研发、生产及应用。

  自然受益方面,吉利汽车以“自然受益”为导向,推动整车和电池循环,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融入生产运营。2023年起,吉利汽车将对整车基地开展自然资本评估,积极打造“自然受益型”示范基地,单车危废产生量较2021年下降22%。同时,加速推进循环型商业模式,打造高比例可再生资源应用的绿色循环汽车,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域安全方面,吉利汽车以“生命零伤亡、健康零危害、财产零损失、隐私零泄露”为宗旨,将传统安全升级至覆盖全道路使用者及新四化下的智慧出行安全,在“零事故,零伤亡”的目标进程中持续迈进。吉利汽车关注车内驾乘人员、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维修及救援人员等所有道路参与者,确保车辆在行驶、停泊、保养、维修等全周期各场景安全;并深化与政府、交管部门、媒体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持续开展安全技术交流与输出行业性研究分析成果。

  数智创新方面,吉利汽车以“让更多人从数智生态中获益”为方向,兼顾数据安全责任与数据价值创新,赋能用户体验,创新服务生态。吉利将推动“负责任使用数据”原则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并向价值链延伸,依托于首轨“一箭九星”、星睿智算中心、魅族生态架构等技术布局,持续探索汽车数据及智能技术在解决行业、社会等更广泛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可行性。

  共荣发展方面,吉利汽车以“让世界充满吉利”为愿景,与员工、商业伙伴、消费者、社区等携手,实现共同繁荣。针对员工,吉利持续完善多元、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坚持性别平等并重点关注女性领导力赋能,致力于2025年管理层女性比例达20%以上;将数字化成为未来员工能力培养核心,确保数字化专项培训覆盖100%关键岗位员工。针对价值链,吉利汽车通过制度管理体系及培训等系列措施,助推供应商、经销商等商业伙伴可持续发展

  治理与道德方面,吉利汽车以“全球企业最佳管治实践”为标杆,打造依法合规及公平透明的管治架构与道德体系,将ESG纳入管理范畴,持续跟进全球最高标准的合规与商业道德要求,构建积极性合规管理体系,完善以“充分授权、依法合规、考核清晰、公平透明”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通过在ESG领域的多年布局发展,吉利汽车的ESG表现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目前,吉利汽车已获选为“恒生ESG50指数”、“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及“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成分股,年内MSCI ESG评级提升至A, Sustainalytics ESG风险评级调至低风险。2022年5月,吉利汽车发布可持续金融框架,并于8月获得框架下首笔4亿美元融资,将用于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研发制造。

  对于未来,吉利汽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安聪慧表示:“吉利汽车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企业发展的核心元素,在各项常态化工作外,将持续通过对标行业最佳实践,探索可完善空间,实现成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标杆。”(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安造”搭上长安号 中欧班列吉利汽车出口专列首发

      中新网西安4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中欧班列吉利汽车出口专列首发仪式23日在西安国际港站举行,满载165台吉利星越L汽车的55个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场站。  据了解,本次班列装载的汽车是吉利品牌CMA高端架构下的产品,生产地为吉利汽车西安制...

    时间:04-23
  • 中国光伏发电直流接入电解铝生产用电取得重大突破

      中新网昆明4月11日电 (记者 缪超)11日,分布式光伏直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光伏发电直流接入电解铝生产用电取得重大突破,将为国内绿电转化和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经验和示范。  当天会议,以分布式光伏直流系统在工业场景下应用为主题,业内专家从绿色能源、高耗能产业...

    时间:04-11
  • 吉利汽车不打“价格战”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翻番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2022年,多重因素冲击经济,汽车产业也出现波动。对于车企而言,越是充满挑战的时刻,就越是企业亮剑的关键时期。  3月21日,吉利汽车(0175.HK)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透露了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年报显示,吉利汽车2022年营业收入1480亿元,同比增长45.6%,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8.5%。  吉...

    时间:03-22
  • 星纪魅族集团成立 沈子瑜出任董事长兼 CEO

      2023年3月8日,星纪魅族集团(简称“星纪魅族”)在武汉举办战略沟通会并正式宣布集团成立,沈子瑜先生出任集团董事长兼 CEO。武汉市委常委、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星纪魅族集团执行副总裁兼 XR事业部总裁王勇,星纪魅族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手机事业部总裁、魅族品牌 CEO黄质潘等相关领导和集团同仁共同参与见证。星纪魅族集团(简称...

    时间:03-09
  • 深交所:深股通股票基准指数扩展为深证综合指数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消息,深交所3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深交所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实施办法》修订,坚持“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总原则,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深股通股票选取标准的包容性,将更多深市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深股通标...

    时间:03-03
  • 上交所:沪股通股票基准指数扩展为上证A股指数

      中新网3月3日电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消息,上交所3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修订)》(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拟于3月13日施行。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施办法》修订,坚持“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总原则,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沪股通股票选取标准的包容性,将更多上交所上市公司...

    时间:03-03
  • 国家能源局: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0日消息,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2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  会议强调,当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还面临部分地区消纳空间不足,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困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还存在“电网等项目”“项目等电网”和“电网等规划”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策供给和行业服务,推动解决各单...

    时间:02-20
  • 国家能源局:要加大力度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中新网2月20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20日消息,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2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  会议强调,当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还面临部分地区消纳空间不足,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困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还存在“电网等项目”“项目等电网”和“电网等规划”等问题。要切实加强政策供...

    时间:02-20
  • 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

    时间:02-14
  • 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比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