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使用数字人民币发的工资,是种什么体验?

2023-04-25 02:3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5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近日,“一地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江苏省常熟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常熟市财政局日前印发《关于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的通知》。该通知称,从5月开始对常熟市在编公务员(含参公人员)、事业人员、各级国资单位人员实行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

  “收到数字人民币形式的工资是什么体验?”许多网友好奇。

广州市民在咖啡店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南沙区政府供图

  多地“尝鲜”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

  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指用人单位将员工工资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至员工个人的数币钱包。实际上,去年开始,多个城市就已有此类尝试。

  如,江苏省太仓市去年已推行人民币工资代发。据“太仓金融”公众号消息,2022年7月,太仓市全市59个市级部门、8个区镇下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全额使用数字人民币代发工资。

  苏州市内的多个辖区也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苏州市相城区64名新增申领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薪酬补贴的人员收到了通过数字人民币方式发放的人才补贴,共计23.5万元。同年6月,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在职人员收到了单位发放的首笔200元数字人民币工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今年发布《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其中提到,逐步探索财政预算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采用数字人民币开展日常资金收付,着力开展财政支付、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税费缴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应用。

  不只江苏,全国多个省份都在尝试以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

  据媒体报道,2023年2月,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为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成功落地济南首笔市级国企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业务。2022年8月,宁波落地首批以数字人民币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慈溪市财政局、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5家行政事业单位,以数字人民币为557名员工发放了7月部分工资。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专访时表示,面向公职人员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工资,由点到面,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有助于转变公众观念,培养使用习惯,进一步促进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地方推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

  领取数字人民币工资,有何不同?

  数字人民币正加速融入生活,“工资变数字货币”令很多人好奇,用数字人民币领工资有什么特别之处?究竟是种什么体验?

  “我们已经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一年了。”来自湖南的亦菲(化名)告诉中新财经。

  亦菲所在的单位是湖南数字人民币推广的试点单位之一。她表示,领取数字人民币工资在操作上没有难度,只需要下载一个数字人民币App。

  “领到工资后可以免手续费将数字人民币提现到银行卡,和往常一样,钱可以直接消费,也可以在支付宝、微信上花。”来自苏州某事业单位的受访者向中新财经表示。

  在许多人看来,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以数字人民币发放的工资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

  如,在江苏扬州,居民可以用数字人民币钱包里的钱直接缴纳孩子在校的伙食费。苏州部分燃气和水电缴费也可以实现数字人民币代扣代缴;多个大型公共停车场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苏州久光百货等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数字人民币结算业务。

  另外,随着各地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能“薅到的羊毛”也越来越多。

  来自北京的雨朝(化名)对中新财经表示,此前她在银行开通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时领取到了银行发放的20元消费红包。中新财经注意到,许多城市都推出了“数币红包”,覆盖多个消费场景。另外,使用数字人民币在商超购物也不时能遇到商家的优惠活动。

资料图:消费者用数字人民币购物。宫宏宇 摄

  开户量不断攀升,你开通了吗?

  随着多地推进用数字人民币发工资和提取公积金,以及拓展数字人民币消费场景,数字人民币开户量和交易量也在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多地数字人民币开立钱包数量达到百万量级,更有部分地区的累计交易金额超千亿元。

  以苏州为例,2022年苏州开展了一系列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全年各银行、各板块投入促消费资金近1.2亿元,带动消费金额超33亿元。至2022年年末,苏州全市数币个人钱包超3054万个,试点场景超93万个,数币商户超48万户。

  不过,尽管数字人民币逐渐融入生活,仍有不少网友表示“至今还没开通”。

  董希淼认为,对电子货币和支付工具而言,场景丰富程度往往影响用户选择和使用体验。应进一步加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完善的生态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数字人民币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进而吸引更多公众和机构使用,提高使用频率和用户体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90后立遗嘱处分支付宝、微信权益 老人留“温情遗嘱”诉嘱托与期望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何思明)记者从广州公证处了解到,前来办理遗嘱公证的年轻人,很多将父母选为财产继承人,遗嘱内容大多涉及房产,90后还将支付宝、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财产权益列入其中,“温情遗嘱”“生前预嘱”也逐渐受到市民关注。  立遗嘱为继母设立居住权  张宁(化名)年幼丧母,由父亲含辛茹苦养大。参加...

    时间:04-06
  • 支付宝2023春节观察:回家过年带动返乡消费

      欧阳剑环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1月27日,支付宝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观察显示,居民消费热情加速回归。截至2023年1月25日的春节假期数据显示,小城经济、家庭出游、出门逛街、跨境游、景区慢直播都火了,消费实现翻倍增长。   具体来看,一是返乡过年回来了,小城经济又火了。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春运表现出强劲复苏势头...

    时间:01-29
  • 支付宝首次发布助实年报:数字造节拉动消费650亿、降费让利百亿

      实体兴,经济兴。为推动经济加速回暖,2020年疫情发生后,各地政府、平台等多方助力为实体经济纾困。1月10日,支付宝平台公布了《2022支付宝助力实体年度报告》,展现了一年来,支付宝用“3个百亿级助力”帮服务业恢复经营、加快复苏,包括向小微商家降费让利超100亿、两场平台消费节累计拉动消费近650亿、开放近200亿免费流量帮实体...

    时间:01-10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怎么走?多位专家解读

      中新网1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全球变局下,如何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当下摆在金融行业面前的一大考题。  日前,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就“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务院参事、中国银...

    时间:01-08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怎么走?多位专家解读

      中新网1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全球变局下,如何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平衡好促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当下摆在金融行业面前的一大考题。  日前,由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七届新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就“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时间:01-08
  • 过年可以发数字人民币红包了,支持微信、支付宝多平台发放领取

      日前,数字人民币App迎来一次重要更新,增加了“专属头像”和“个人红包”功能。与微信、支付宝红包有所不同,数字人民币红包可在微信、QQ、支付宝等多个平台发放领取。  第一财经记者打开数字人民币App发现,“服务”页新增“现金红包”选项。与“消费红包”由政府、企业等单位发放、有指定使用条件、无法存回银行账户不同,现...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