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人民币国际化,走到哪儿了?

2023-04-24 14:38:58

来源:“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近来,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成为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持续加大,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支付货币等功能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积极推动与中国进行相关货币安排。

  与此同时,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不断凸显,更多国家寻求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去美元化举措不断。在此背景下,相信不少人想知道,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到何种程度?是否很快就能成为像美元一样的国际主要货币?

  1

  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

  近十余年来,中国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实体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表明,人民币国际化从探索和累积经验的稳慎阶段步入了制度设计与行动的有序推进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和支付货币功能提升,投融资货币功能进一步深化。

  目前,人民币是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名第三。

  在储备货币功能方面,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约为2.7%,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同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为58%、欧元占比约为20%、日元约为5.5%、英镑约为4.9%。

  2022年5月,IMF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反映出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的认可。

  在支付货币功能方面,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3年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约为2.19%,位列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当月,前四大支付货币的份额分别为:美元约41%、欧元约36%、英镑约6.58%、日元约2.98%。

  在投融资货币功能方面,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保持较高吸引力,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呈净流入态势。根据《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5%。离岸人民币市场逐步回暖、交易更加活跃。截至2021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接近1.5万亿元。

  截至202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万亿元,有效金额3.54万亿元。

  2

  新动向与新突破

  人民币在巴西地位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月7日宣布,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巴西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国与巴西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巴西中央银行3月31日宣布,人民币已超过欧元,成为该国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根据巴西央行当天在官网发布的《国际储备管理报告》,人民币2019年首次出现在巴西的国际储备货币行列。截至2022年底,人民币占巴西国际储备比例达到5.37%,超过欧元4.74%的比例。目前,美元在巴西国际储备中仍居主导地位,占比达80.42%。

  人民币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外币之一。莫斯科交易所3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人民币首次超过美元,成为莫斯科交易所月度交易量最大货币。当月,该交易所的人民币交易量环比增长近三分之一,达到1.48万亿卢布,而美元交易量仅环比增长8%至1.42万亿卢布。不仅如此,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总量中所占份额达到近40%,美元占比略高于38%,欧元占比21.2%。而去年2月,在俄罗斯的外汇交易总量中,美元占比87.6%,欧元11.9%,人民币0.32%。根据俄财政部去年底制定的最新资产配置方案,俄联邦国家财富基金将不会投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并将人民币资产的潜在份额上限从原来的30%提升到60%。

  人民币结算首次用于进口液化天然气交易。3月28日,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达成,标志着中国在油气贸易领域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探索迈出实质性一步。此单交易是中国海油与法国道达尔能源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达成的,LNG资源来自阿联酋,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LNG成交量约6.5万吨。

  人民币清算中心继续扩展。去年12月,毛里求斯成为继南非和赞比亚之后,人民币清算中心落户的第三个非洲国家。毛里求斯银行第一副行长马尔达亚·科纳·耶鲁库农表示,考虑到中国经济体量,随着全球更多人民币清算中心设立,“人民币必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人民币被白俄罗斯央行纳入货币篮子。去年7月,白俄罗斯中央银行将人民币纳入其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其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将为10%,俄罗斯卢布权重为50%,美元和欧元权重分别为30%和10%。白央行表示,做出这一决定主要是考虑到2022年该国外汇证券交易所外汇交易额及外贸结构的变化。

  3

  实力上升带动人民币国际

  人民币国际化得益并依赖于中国经济增长、综合国力提升和改革开放有序推进,整体上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发展过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加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积累的实力,中国经济乘势而上,人民币国际化随之取得初步进展。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发展

  2016年人民币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不断增强,全球多国央行在其外汇储备资产池中主动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上升。2018年,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交易最为活跃的新兴市场货币,持续由结算货币向投资、储备和计价货币迈进。人民币国际经济基础良好,相关产品、机制与设施日益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金融市场保持相对较高的开放程度、人民币金融产品日益丰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得以进一步加速推进。

  共建“一带一路”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方面,“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国境外创造了大规模人民币计价资产,沿线项目巨大的融资需求进一步促进离岸市场点心债券和其他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增加人民币使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创造了区域货币合作体系,有利于降低外界环境对人民币汇率的干扰,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截至2021年末,中国与2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

  4

  去美元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机遇

  近两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去美元化趋势明显增强,这主要源于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地位,不断将美元及美元支付体系“武器化”。去年2月,美国宣布冻结阿富汗中央银行数十亿美元外汇储备。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制裁俄主要银行,并将部分俄银行排除在SWIFT系统之外,导致国际金融及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

  此外,为解决美国国内经济矛盾,美联储货币政策大起大落,带来严重负面外溢效应,给许多国家造成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债务危机加重、通胀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导致美元信用降低,促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反思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行动“去美元化”,寻求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防范过度依赖美元带来的风险。

  俄罗斯推出“卢布结算令”。2022年3月31日,普京签署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以卢布进行天然气贸易结算的总统令,并于当年4月1日起生效。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去年5月说,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签有供气合约的54家企业中,大约一半已经开设俄罗斯货币卢布的付款账户。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去年6月说,已有70家外国金融机构接入俄央行开发的“俄版SWIFT”,即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

  以色列推动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以色列央行去年开始将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而此前只持有美元、英镑和欧元三种货币。同时,该国央行计划将美元在其外汇储备中的比例由66.5%降至61%,以减少对美元的风险敞口。

  多国探索双边货币协议结算交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去年7月呼吁在全球贸易中以本国货币或其他货币替代美元。伊朗外汇市场于去年7月19日启动伊朗里亚尔/俄罗斯卢布货币交易。俄方此后表示,将逐步在与伊朗的贸易中放弃使用美元。为减少使用美元,土耳其与俄罗斯协商双边货币协议,内容包括土耳其用卢布购买俄罗斯能源,并接受俄罗斯游客在土耳其使用卢布消费等。

  东盟加强货币使用自主权。在今年3月31日结束的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东盟各成员国同意在该地区加强本地货币使用,并减少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对当前国际主要货币的依赖。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表示,东盟将成立工作组,以切实推进金融交易中东盟本地货币使用。只有本地货币在地区内使用率越来越高,才能对跨境贸易和投资发展提供更稳定支持。

  南美洲共同货币倡议显示减少对美元依赖意愿。巴西总统卢拉和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今年1月表示,两国正研究发起南美洲共同货币。双方希望强化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的作用,重新激活南美洲国家联盟,推进有关建立南美洲共同货币的讨论。卢拉表示,拉美国家间经贸往来应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建立南美洲共同货币体系是十分现实且必要的。巴阿两国领导人的倡议得到其他拉美国家的响应。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表示,委内瑞拉支持巴西和阿根廷提出的创建南美洲共同货币倡议。

  去美元化不等同于人民币替代美元,毕竟世界上还有其他很多货币。但美元霸权衰落导致对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需求上升,客观上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随着美国经济体量权重减少、美元被用作政治武器以及央行数字货币在结算中的使用,美元的地位将会削弱,未来人民币、卢比、卢布和其他货币的地位将会上升。

  5

  长期渐进,稳健前行

  相信通过上面这些盘点,人民币国际化进展情况以及整体国际地位已一目了然。中国经济实力提升有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更多国家寻求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但毋庸讳言,从深度和广度看,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市场占比仍然偏低,流出境外的人民币资金还需更加多元高效的投资增值和使用渠道。

  建立一个成熟、开放的全球性资本市场非一日之功,必须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比如,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尚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这限制了其定价货币功能和融资货币功能,也削弱了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而人民币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更加市场化、更加透明的汇率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健全金融监管体制,需要进一步夯实微观经济基础。

  此外,人民币要被世界上更多的人使用,除了贸易结算外,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能创造并提供安全资产。创造安全资产不仅需要依托实体经济发展,也需要大力发展具有交易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与美元相比,目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工具、利率衍生品等市场的份额仍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人民币国际化是大趋势,但同时国际化的步伐和节奏需要主动有序的管理,特别是应根据国内的经济周期、经济表现、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等因素综合考量,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内外并举,在着力练好“内功”,推进在岸市场金融改革的同时,完善离岸人民币基础设施,创造人民币回流渠道,遵循市场需求加以推进。

  此外,一种货币的国际化,须从贸易融资货币转向交易货币,最终转为投资和储备货币。现在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已有相当长的活跃期,要将其发展为投资和储备货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离岸人民币的供需状况。目前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大方向不变,中国经济总体向好,这个力量自然会增加,达到转折点。

  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出席2023年耶鲁中美峰会时表示,中国拥有比美国更大的人口规模并且没有像美国那样巨大的债务和贸易赤字,这些对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表示,包括离岸市场在内的人民币交易市场成熟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的扩展和中资银行扩大海外布局也有利于便利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提高境外机构对人民币的认可度。

  (读懂世界大事,请关注“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匈牙利专家:“一带一路”或成为世界新秩序形成的基础

      导读  中国与匈牙利长期以来保持友好外交关系,两国在国际社会上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在匈牙利“向东开放”政策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匈中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国关系在政治、经贸、人文交往等方面达到新高度。在世界秩序变革的国际背景下,匈中应继续同舟共济,促...

    时间:04-22
  • “联”“拓”等9个汉字成候选 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启动

      中新网北京4月22日电 (张素 李欣宇)联、拓、益、信、长、开、建、成、凿……2023“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新闻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以上9个汉字成为候选汉字。  据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将收集公众对上述9个候选汉字的评价反馈,对不同媒体平台推送的浏览、评论、投票、点赞等进行量化统计,为...

    时间:04-22
  • 宁夏2023年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同比增长332.1%

      中新网银川4月19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19日从银川海关获悉,2023年一季度,宁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0.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9%。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3.7亿元,同比增长332.1%;出口16.9亿元,同比增长11.7%。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宁夏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稳步推...

    时间:04-19
  • 西安“一带一路”人才战略研究院成立

      中新网西安4月19日电 (记者 阿琳娜)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西安分会场活动18日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企业代表齐聚西安,共享人才盛宴,共襄发展盛举,共谋合作新篇。  西安分会场依托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需求,聚焦“双循环”“一...

    时间:04-19
  • 乌鲁木齐:“一带一路”国际医药产业园开建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8日电 (潘琦)18日,“一带一路”国际医药产业园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乌鲁木齐成功举行。  “一带一路”国际医药产业园由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政府主导,打造集“现代医药研发、科研转化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仓+现代物流、药品进出口口岸、跨境电商、国际商务金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医药物流园区...

    时间:04-18
  • 今年一季度海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逾四成

      中新社海口4月17日电 (林柏荣)海口海关17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海南对新兴市场贸易进一步开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下同)增长40.9%。  今年一季度,海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89.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对东盟进出口80.6亿元,增长29.8%。  同期,海南对欧盟、美国进出口总额增长14.3%。其中...

    时间:04-17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谱写“一带一路”新乐章

      新华社昆明4月13日电 4月13日,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南站、老挝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  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是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纽带。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让这条铁路完全...

    时间:04-14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谱写“一带一路”新乐章

      新华社昆明4月13日电 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 谱写“一带一路”新乐章  新华社记者丁怡全、孟佳、褚怡  4月13日,中老铁路从中国昆明南站、老挝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两国民众往来更加便利。  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是...

    时间:04-14
  • 广东税务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活动启航

      中新网珠海4月13日电 (郭军 岳瑞轩)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以下简称“合作机制”)成立四周年。4月12日,广东省税务局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广东税务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葡语国家及地区投资税收锦囊发布活动。  会上,由葡语国家及地区...

    时间:04-13
  • 首届“海丝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将启 “一带一路”沿线青少年7月相约福州

      中新网福州4月12日电 (记者 闫旭)2023首届“海丝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筹备委员会,12日在福州正式挂牌。  2023首届“海丝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将于7月10日至18日在福州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足球队将参赛。  此次赛事由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福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福州市体...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