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广西力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 助推“侨销茶”销中国卖全球

2023-04-21 13:4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4月21日电 (张广权)广西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钟畅姿20日在南宁表示,近年来,梧州紧紧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目标,坚持全产业链、全要素思维,超强力度系统推进梧州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取得了累累硕果,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新闻发布会当天在南宁举行。钟畅姿在会上作如上表述。

航拍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茶园。(资料图) 何华文 摄

  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入选中国二十四名茶,远销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粤港澳地区,是著名的“侨销茶”。2022年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在列。

  近年来,梧州市构建全产业链现代茶产业体系,全面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底,梧州市共有茶园22.49万亩,年产六堡茶3万吨,综合产值约160亿元(人民币,下同),品牌价值达37.64亿元。

图为采茶工们在六堡茶园里采摘春茶。(资料图) 何华文 摄

  钟畅姿介绍,近年来,梧州推动茶园基础设施、茶叶深加工、茶文旅融合发展等189个涉茶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摩天岭六堡茶海、六堡古镇、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六堡茶产业发展集聚区及六堡茶城等一批涉茶项目,全力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

  “目前,梧州六堡茶发展态势良好,产销两旺,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钟畅姿表示,目前,梧州六堡茶在苗圃和茶园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

  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科技创新很关键。钟畅姿称,近年来,梧州坚持创新为要,通过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加强良种选育繁育、推动生态茶园建设等措施成功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制“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注册“梧州六堡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茶船古道”商标,带动三鹤、中茶、茂圣、天誉等一批优秀企业品牌快速升级发展......近年来,梧州通过打造“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如何加强六堡茶品牌宣传推介?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恩表示,将通过加强六堡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积极打造六堡茶数字商务基地,深入开展面向东南亚国家的产销活动等措施擦亮六堡茶世界“非遗”金色名片。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实壮大六堡茶等轻工业和特色产业。未来,如何更好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梧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广勇表示,下一步,梧州将巩固提升传统市场,重点建设六堡镇茶叶交易市场、梧州六堡茶茶城和六堡茶公共茶仓,将梧州建成为全国(全球)六堡茶批发零售集散地。实施六堡茶行销“东融行动”“东盟行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六堡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梧州将坚持全产业链思维,大力实施六堡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六堡茶销中国卖全球。”李广勇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苏州吴江:非遗文化进校园

    原标题:苏州吴江:非遗文化进校园  4月20日,小朋友在玩提线木偶。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幼儿园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当地非遗项目七都提线木偶引入校园,创设“木偶昆曲馆”,并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园表演、指导木偶制作、传授演绎技法等,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七都提线木偶,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

    时间:04-21
  • 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

      文创台灯、潮流玩具、主题咖啡馆……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  守得住传统 跟得上新潮(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核心阅读  创新传统工艺,延展产品的功能属性;开发潮流玩具,发掘古老非遗的青春模样;走进日常生活,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无...

    时间:04-18
  • 深挖非遗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能够在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组织、生态、文化五大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转化非遗经济价值助力产业...

    时间:04-17
  • 茶产业专家聚贵州 共话茶事助推“黔茶出海”

      中新社贵州湄潭4月16日电 (记者 石小杰)4月15日至17日,以“干净黔茶·全球共享”为主题的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在遵义市湄潭县举行。茶产业的专家学者、制茶大师和茶商聚集博览会,共话茶事,助推“黔茶出海”。  “近些年贵州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可喜的...

    时间:04-16
  • “Z世代”的非遗传承之路:在转型升级中助力夏布“出海”

      中新社重庆4月16日电 题:“Z世代”的非遗传承之路:在转型升级中助力夏布“出海”  作者 张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夏布行业,走出一条与祖辈相通而又不同的道路。”1995年出生的黄维唯16日在重庆告诉中新社记者,在众多传承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助力下,荣昌夏布相关产业更加红火。  以苎麻为材...

    时间:04-16
  • 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开幕 以茶会友共话茶事

      中新网贵州湄潭4月15日电 (记者 石小杰)15日,以“干净黔茶 全球共享”为主题的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为“茶博会”)在遵义市湄潭县开幕。  “中国茶叶百强县有10个在贵州,其中湄潭县连续三年高居榜首。”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罗强表示,我们将发挥贵州独有的生态优势,持续做优茶的品质,将“贵茶”打造成为绿色生态...

    时间:04-15
  • 安徽黄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安徽黄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吴慧珺、栾若卉  茶山遥望与天连,薄雾如纱罩翠田。春日时节,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绵延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  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的红茶珍品。历口镇是祁门红茶发源地,也是核心产区。  新茶上市正当时,位于历口镇的黄山市合一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

    时间:04-13
  • 非遗传承人无声世界传“天籁”:以刀代笔 瓷器上“手舞”美好

      中新网太原4月13日电 题:非遗传承人无声世界传“天籁”:以刀代笔 瓷器上“手舞”美好  作者 杨静  一手持刻刀,一手持小锤,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优美的图案在学生们敲击下定格在瓷器表面。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聋人学校,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刻瓷代表性传承人苗振洁正在向听障孩子们传授...

    时间:04-13
  • 陕西汉中持续探索“茶产业+” 助秦巴茶香“飘”向世界

      中新网西安4月11日电 题:陕西汉中持续探索“茶产业+” 助秦巴茶香“飘”向世界  作者 李一璠  “从1998年起我就学制茶工作,这些年制茶工艺不断优化。现在不仅有省内客源,许多外地人也爱上了汉中茶,茶叶制作量逐年上涨。”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勉县阜川镇的瞿发兵边手工炒茶边向中新网记者说道。  记者在阜川镇的茶园内看...

    时间:04-11
  • 内蒙古首批19家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亮相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4日电 (记者 张玮)24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名单,19家基地精彩亮相。  经内蒙古各地企业自主申报、盟市逐级推荐、专家评审及党组会议研究和社会公示,莫尼山非遗小镇、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景区、图什业图亲王府景区、孝庄园文化旅游景区等1...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