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债规模合理 结构不断优化

2023-04-21 12:35: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1日电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21日表示,中国的外债规模合理,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21日,国新办就2023年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举行发布会。有记者提问:近一段时间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请问,我国外债是否出现了相关变化,国家外汇局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外债水平呢?

  对此,王春英表示,观察和评价我国外债变化,可以区分宏观、微观两个角度。

  从微观层面看,市场主体更加理性,跨境融资调整幅度适度、平稳。

  近年来,市场主体能够理性看待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市场主体的预期更加平稳,根据贸易投资的实际需求合理利用和调整境内外融资,所以相关外债的变动也更加平稳。2020-2021年期间,美联储量化宽松,美元的融资成本下降。所以,市场主体外部融资需求适度扩张,跨境存贷款和贸易信贷等传统融资型外债余额年均增长8%,但显著低于2009年-2013年上一轮美联储量化宽松时期21%的年均增速。2022年,美联储启动货币紧缩政策。融资型外债余额下降10%,这个降幅明显低于2015年34%的降幅。今年一季度,融资型外债余额走势进一步趋稳。这些变化说明如果前期没有过度加杠杆,后期就不会有大幅度的去杠杆,这是从微观主体行为角度来看外债规模的升与降。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外债总量是合理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风险是可控的。

  第一,外债规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促进。一个国家能够在适度的范围内充分吸收外部资金支持国内经济发展,是一种比较合意的、良性的外债发展格局。近年来,中国的外债总体稳定增长,外债余额和GDP的占比始终保持在14%-16%之间的水平。

  第二,外债结构持续优化。去年末,中国中长期外债和本币外债的占比分别都达到了45%,这个水平比2016年末上升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我国外债中30%是境外投资者配置的境内人民币债券,且大部分都具有中长期投资的性质。所以外债偿付风险总体是比较低的。

  第三,主要外债指标都在安全线以内,对外资产和负债协同性增强。去年末,中国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以及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的比例,这些指标都在国际安全线以内,而且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整体水平。同时,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统计显示,我国是对外净债权国,当前外汇市场主体持有的境外资产,除了储备以外,接近6万亿美元,其中3.5万亿美元是流动性比较好的证券、存贷款等资产。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对外资产和负债可以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实现再配置,这就为承担外债偿付义务的主体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王春英说,根据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的观察,我们认为中国的外债规模合理,未来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下一步,外汇局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满足市场主体跨境融资需求,同时也会继续关注外债的安全性问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升级市场主体“拼经济”

      中新网太原4月18日电 (记者 李新锁)山西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李东洪18日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山西预计年底前市场主体净增64万户左右。每千人拥有企业数达到36户左右,超过上年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目标如何实现?  山西发改、工信、文旅等部门从政策、资金、环境等领域集中发力“拼经济”,力求市场...

    时间:04-18
  • 湖北出台服务市场主体30条新政

      中新网武汉4月17日电(武一力)日前,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健发展接续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接续政策》)。湖北省政府新闻办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接续政策》进行解读。  《接续政策》分为稳增长、服务市场主体两方面,包括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消费恢复提振、推动外贸扩容提质、加大...

    时间:04-17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会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2023年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美国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春季例会期间会见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双方就中美经济金融形势交换了意见。(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时间:04-14
  • 吉林力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体增速居东北首位

      中新网长春4月12日电 (高龙安)截至2022年末,吉林省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332万户,同比增长10.4%,增速居东北三省一区首位,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38户,居全国第6位。  12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企业大会,记者与会获悉上述信息。  今年初,吉林省印发了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利...

    时间:04-12
  • 油价上涨 美联储面临两难困境

    受沙特等多个主要产油国当地时间4月2日宣布减产的影响,国际油价3日大幅上涨,5月交货的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75美元,收于每桶80.42美元。市场分析师认为,此轮减产将导致国际油价上涨,并进一步推升通胀,这将迫使美联储重回大幅加息的路线。但与此同时,美联储不得不面对加息将进一步对经济造成打击的可能性。据瑞士...

    时间:04-04
  • 山西综改区以政策“春风”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中新网太原3月23日电 题:山西综改区以政策“春风”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作者 高瑞峰 郭芯利 赵晋峰  “听心声、汇众智、促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连日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下称“山西综改区”)税务部门以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走访辖区市场主体,送政策、问需求、...

    时间:03-23
  • “不顾”银行业危机? 美联储坚持加息吓坏美股

      中新网3月23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史上最艰难的选择!北京时间23日凌晨,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  与此前许多机构的预测不同,美联储本次并未因美国银行业危机而暂停加息。而加息后再创新高的利率也“吓坏”了美股。截至22日收盘,美股三大股指跳水下跌,多支银行股...

    时间:03-23
  • 雷曼前副总裁批美联储:或再导致全美50家银行破产

    原标题:雷曼前副总裁批美联储政策不当:或再导致全美50家银行破产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储户排长队取款。(资料图)海外网3月23日电据“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22日报道,雷曼兄弟前副总裁劳伦斯·麦克唐纳在接受采访时批评美联储正采取不当政策,长此以往银行业危机可能会吞噬美国另外50家地区性银行。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

    时间:03-23
  • 面对银行业风险事件,美联储继续加息释放哪些信号?

      原标题:(经济观察)面对银行业风险事件,美联储继续加息释放哪些信号?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随着美欧银行业风险事件频发,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因此“转向”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北京时间2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的水平,创下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已是其连...

    时间:03-23
  • 专家:美联储加息恐将进一步加剧银行业危机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当地时间3月22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利率升至2007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早在去年美联储连续多轮大幅加息时,就有不少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激进加息将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而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关闭后,很多经济...

    时间:03-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