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穆迪: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总体信用表现基本保持稳定

2023-04-19 21:5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电 (记者 姜煜)世界知名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9日发布评论报告称,受益于多元化的资产和雄厚的存款基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中国国有银行的总体信用表现基本保持稳定。

  穆迪分析称,2022年,工农中建四大行在拨备支出下降8.5%的支持下,净利润总额增长5.6%。四大行的资产结构多元化,拨备覆盖率维持稳定。2022年,四大行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仍为房地产行业。预计2023年,四大行的资产质量将保持稳定。

  穆迪指出,2022年四大行贷款总额增长13.6%,主要受企业贷款、尤其是绿色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推动。四大行2022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大多改善,原因是其风险权重较低的贷款规模增加。2023年,“充足融资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导向可能推动四大行贷款增长进一步加速。

  “四大行的资金来源和流动性仍将充裕”,穆迪称,截至2022年底,四大行存款总额增长12.7%,占负债总额的78.7%,个人存款占四大行存款总额的52.6%,未来四大行的流动性状况仍将受益于雄厚的存款基础以及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人民银行14日消息,其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会议...

    时间:04-14
  • 穆迪:2023年外资对中国境内债券的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

      中新社上海3月17日电 (记者 姜煜)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7日在上海发布分析报告,预测2023年外资对中国境内债券的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而2023年中国境内企业的债券发行将小幅上升。  穆迪分析称,2022年中国境内债券市场的外商投资缩水,这是10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扩大等。鉴于外资持有的中国债券总...

    时间:03-17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15日消息,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70409亿元,增长5.0%。图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796亿元,同比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271亿元,增长4.5%。  按消费类型分,1—2月份,商品零售68638亿元...

    时间:03-15
  • 穆迪下调美国银行业前景至负面,多家区域性银行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作者:胡弋杰  硅谷银行破产冲击稍有缓和之际,穆迪称美国银行业经营环境迅速恶化,下调展望至负面。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美国银行业前景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是银行业的经营环境“迅速恶化”。在此之前,穆迪还将第一共和银行等多家区域性银行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并称这些银行容易发生挤兑。  ...

    时间:03-15
  • 穆迪下调美国“签名银行”债券至垃圾级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13日下调美国“签名银行”债券至垃圾级,同时考虑下调6家其他美国银行债券评级。  穆迪公司说,以后不会再给“签名银行”债券新评级。  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12日宣布,依据州银行法接管“签名银行”,并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这家银行的接收方。  签名银行是商业银行,业务涉及不动产和数字资产...

    时间:03-14
  • 央行: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中新网3月3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3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会上表示,今年1月末,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延续了2022年以来较快增长的态势。  刘国强认为,M2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体系...

    时间:03-03
  • 2023年将实施怎样的货币政策?央行回应

      中新网3月3日电 3月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针对“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会实施怎样货币政策”的提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近期以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们的货币政策在总量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第二,在利率政策上,我们要以国内经济为主来考虑问题,...

    时间:03-03
  •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展风采 节奏和力度有新看点

      本报记者 刘 琪  回首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支撑...

    时间:03-03
  • 穆迪和瑞银料今年中国GDP增5%

      中新社上海3月1日电 (记者 姜煜)知名评级机构穆迪3月1日将其对中国2023年实际GDP增长的预测从之前的4.0%上调至5.0%。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当天也发布报告称,中国2023年可以实现5%的增长目标。  穆迪表示,今年伊始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比如中国优化防疫措施、天气温暖帮助欧洲比预期更好地应对能源危机...

    时间:03-01
  • 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锐财经)  本报记者 邱海峰  过去一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怎样?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是什么?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将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重点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