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农业农村部:今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2023-04-18 15:3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8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18日,农业农村部就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举行发布会。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在会上表示,今年全国农作物种子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种子质量水平稳步提高,总体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据杨海生介绍,今年的农业生产用种是完全有保障的,是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的。目前,春夏播作物的种子市场供应充足,基本上都已经铺货下摆入户到位,其中有少数的热销品种可能存在供应偏紧的现象,种子价格也略有上涨。

  从作物种类看,水稻种子供应总量,包括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大概在15.1亿公斤,全国的需求量大概在8.5亿公斤,供大于求。其中,高产优质的品种供应量有所增加。去年,国家级审定的水稻品种当中,优质品种首次超过了60%,也就是占到了六成以上。

  玉米种子供应量在16.5亿公斤,预计生产需求量在11.5亿公斤,这其中一些高产耐密的适宜籽粒机收的品种占比也逐步提高。

  大豆种子供应总量在8亿公斤以上,生产需求量大约在5.2亿公斤,应该说也是供大于求的。其中,适宜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能够满足今年扩种大豆的用种需要。此外,像棉花、马铃薯、春小麦和春油菜等其他作物的种子供应量也是能够满足大田生产的用种需求。

  从现在的市场价格水平看,今年的玉米种子、水稻种子和大豆种子的价格水平比上年同期略有上涨,涨幅在4%到14%之间,主要是因为去年的种子生产成本也有所增加。马铃薯、棉花、花生、向日葵、蔬菜等种子价格水平基本与去年持平。此外,今年国家储备的5000万公斤救灾备荒种子也已经全部落实到位,29个省份也相应建立了省级种子储备制度,可以满足农业生产救灾用种的需要。

  杨海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供种调度,强化市场运行监测,特别是要压实种子保供的属地责任,督促指导地方提前研判,做足准备,搞好品种的余缺调剂,确保供种市场平稳运行。同时,也会密切关注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以及生产上的用种需求变化,必要时及时动用国家和省级种子储备,全力保障今年的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需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刘国中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确保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良好开局

      新华社成都3月23日电 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3月23日在四川省德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要求,狠抓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坚决完成今年农业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努力交出...

    时间:03-23
  • 广州2023年计划建设用地供应量较年均增45%

      中新网广州3月19日电 (记者 王华)记者19日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2023年,广州市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203公顷,比近五年年均计划量(2211公顷)增加45%、年均实际供应量(2796公顷)高15%。  《广州市2023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简称《供应计划》)已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实施。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介绍,2023年...

    时间:03-19
  • 河南山西等地现降雪天气 专家:对农业生产总体利大于弊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韦香惠)近日,河南等地出现雨雪天气,受到广泛关注。气象部门专家表示,本轮雨雪属于正常现象,对当前农业生产的影响总体利大于弊。3月16日,河南省洛阳市,游客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观赏“桃花雪”。 图/ICphoto  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出现雨雪天气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3月16日早...

    时间:03-17
  • 北大团队《自然》发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将助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北京大学(北大)团队完成的一项研究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协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将有望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缓解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推动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大现代农学院博士生导师、北大中国农业政策研究...

    时间:03-17
  • 专家:大部分地区气温偏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韦香惠)近日,多地气温突破同期纪录,初春时节甚至热出了初夏的感觉。但是,随着一股强冷空气来袭,部分地区将迎来气温波动。当前,全国春耕春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农业生产方面受到哪些影响?各地接下来需做好哪些准备?北京北海公园山桃花绽放引游客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部分地区气...

    时间:03-09
  • 近期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专家分析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近期大部地区气温偏高 专家分析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新华社记者黄垚  气象监测显示,过去10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其中内蒙古中东部、吉林、黑龙江及山东北部等地偏高6℃以上。造成偏暖的原因有哪些?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相关专家。 ...

    时间:03-08
  • 青海马铃薯创5000公斤以上单产纪录

      中新网西宁2月24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24日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2年,青薯9号马铃薯实现了产量、广适性、抗病性的三大突破,2022年单产超过5000公斤,创高原旱地单产纪录,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马铃薯主推品种,在全国14个省区推广种植。  青海是全国开展马铃薯育种最早的省区之一,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马铃薯繁种基地。近年来,该...

    时间:02-24
  • “促马铃薯种业发展”新疆将建2000亩核心试验示范区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记者 王小军)2月21日,新疆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讨论会在新疆农业科学院举行。  新疆将加快推进马铃薯种业技术攻关,建立马铃薯核心试验示范区2000亩,单产水平较原有品种及技术增产一成以上,进一步促进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  “这个项目...

    时间:02-21
  • 四川万源抢抓农时 首次推广使用机播马铃薯技术

      中新网万源2月9日电 (马娟 张浪)9日,一场春雨过后,四川省万源市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在万源市石窝镇金山寺村,农户蒲富山驾驶着马铃薯播种机驶过田间,提前切块的马铃薯从机器后方的作业斗中依次落下,准确掉进机器开垦出的沟槽中。旁边的一块土地上,由于受地形等因素限制,大型播种机难以施展,蒲富山便请来老乡人工播种。...

    时间:02-09
  • 人民网评: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不误农时,不负春光。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提出要求,明确“二月初有关部门要作全面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为提升粮食稳定供应能力、保持物价平稳打牢基础”。在春节刚过的首个工作日着重强调春耕备耕工作,这既是对确保农业稳产增产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保障粮食安...

    时间:01-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