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实地调研:淄博餐饮、住宿业财源滚滚,供不应求隐忧浮现

2023-04-17 11:23:00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乐琰

  为了吃上一顿烧烤,全国消费者近期纷纷赶赴淄博。突然火爆的淄博烧烤一下子把淄博推成了“顶流明星”。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从上海出发,中途坐上烧烤专列,在辗转多家网红店全程耗时12小时后吃到了“小葱小饼小火炉”的淄博烧烤。淄博烧烤价格不贵,人均差不多50元就可饱餐一顿,平价烧烤带动的不仅是餐饮,还有当地的旅游、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但迅速火出圈后,当地的酒店周末住宿一房难求、烧烤店老板午饭时分已售罄了肉菜并劝网友别赶过来、4点多开始排队晚餐、一些网红景点要采取限流来控制过高的客流量。“顶流”淄博获得了空前的商机,但也在经受考验。

  “进淄赶烤”拉动这些产业

  烧烤专列是近期才开始的周末班列车。“我们现在几乎每班烧烤专列都是满的,最满的是周五和周日,正好一个往返,补票只有站票。”烧烤专列乘务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烧烤产业链的开端从大交通开始了。国铁济南局客运部负责人近期对媒体介绍,淄博烧烤红遍网络后,周末时间乘坐高铁到淄博吃烧烤的铁路客流旺盛。为此,在3月31日至4月2日、4月7日至9日、4月14日至16日以及4月21日至23日,国铁济南局共安排加开济南西至淄博间周末往返“烧烤游”专线列车24列。进入3月份以来,淄博火车站日均到达客流1.8万人次,发送旅客1.7万人次。4月9日发送旅客超过3.1万人次,到达客流约2.6万人次,创近3年新高。

  携程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目的地为淄博市的火车票订单量,环比前一个月增长37%,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近15倍。淄博火车票订单量的增长,也说明前往淄博的中长途游客有显著增长,目的地吸引力的地域辐射范围扩大。

  餐饮是此次淄博烧烤的主角,诸多烧烤店迅速火爆。六禾烧烤是一家看起来不起眼的街边小店,但中午时分,该店的肉品和蔬菜都已售罄。“我们无法接单了,现在没有菜品了。如果要吃的话,晚上来吃晚饭,我们下午补货,客人下午4点半左右来排队晚餐。”店主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该店每天起码卖出1万串烧烤。

  烧烤店的火爆使得商业街上烧烤店附近的小吃摊也沾了光,有包子铺业者对记者表示自己最近一个月可以卖出5000多只包子,销量翻倍。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烧烤相关企业55.5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8.8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19.8%;山东烧烤相关企业4.3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5940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17.5%;其中淄博市拥有烧烤相关企业3060余家,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470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20.6%;从区域分布来看,张店区、桓台县、淄川区所拥有烧烤相关企业排名靠前,分别拥有780余家、490余家以及430余家。

  烧烤客流也加大了住宿需求。

  根据多位当地酒店业者透露,疫情这几年酒店业很艰难,今年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对于酒店业者而言是一个契机,目前淄博大部分酒店周末都是满房。从客源来看,3月时还是山东省内客人居多,4月开始全国各地的客人涌入淄博,比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河北和山西等。

  携程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淄博市酒店订单量环比前一个月增长52%,酒店均价环比前一个月增长8%,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23%。从淄博酒店业的数据来看,“量价齐升”彰显了旅游市场的火热程度,尤其是可以反映游客在当地过夜消费的比例增长明显。

  除了餐饮、住宿、交通,当地的旅游业也因烧烤经济而拉动。根据淄博文旅公众号信息显示,最近一段时间,潭溪山旅游度假区、梦泉生态旅游区、齐鲁欢乐世界、梓橦山景区、齐山风景区等都可以用目的地是淄博的高铁票加身份证来换取免费入景区的福利。

  携程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淄博市整体旅游订单量环比前一个月增长41%,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10倍。

  为什么淄博“流量”能成为“留量”?

  与前段时间很多文旅局长扎堆“变装代言”当地旅游、但参差不齐的落地效果不同,淄博的网红流量真正转化成了旅游交易量,带动了当地商家的增收。

  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认为,文旅营销一直都有,但淄博文旅却做到了真正“火出圈”是因为从烧烤专列、景区免费、烧烤专线车到给大学生住宿福利都是落到实处的,在运营上做好了准备,而不是“喊口号”。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在当地的观察,与一般旅游营销不同的是,这次当地相关部门将企业联动起来,从各个环节上做好了无缝对接,并且诚意十足。比如烧烤专列,这是近期刚推出的,在列车上还给游客赠送礼物,让游客还未抵达淄博已经感受了当地文旅部门诚意满满。而这需要铁路和文旅局等做好前期工作,排班和硬件装饰等。

  抵达淄博后,当地也是有组织地进行了专线车的送客吃烧烤路线,而不是任由外地游客散乱觅食。专线车所经过的烧烤店是当地经过认证和推荐的正牌店,这就让顾客放心。等于当地相关部门已经进行了筛选与品控,并且统一组织客源交通。淄博整体的烧烤价位不高,人均50元左右即可吃饱,其他出行费用等也不贵。

  有了大批客源进入淄博后,当地的其他旅游景点自然也有商机,为了让游客去一些当地景区,相关部门与景区提前达成联动,用目的地是淄博的高铁票来免费进入指定景区,还有一些大学生可以在住宿方面有所优惠。

  “这些安排都是当地相关部门通过提前制定计划,并将游客所涉及的大交通、餐饮、住宿和旅游产业链者整合起来,并将优惠落实,这就让游客来到淄博后能感受到‘赶烤’是值得的。各地其他旅游相关部门和业者也可以借鉴,把地方文旅资源真正打通整合,互相输送客源,但这需要相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和企业的配合。”赵焕焱认为。

  淄博烧烤经济的成功也给业者们带来了“春天”。

  “现在我们本地人都只在工作日去吃烧烤,因为周末要让更多外地朋友来体验烧烤,大家错峰吃烧烤。我自己也能明显感受到周末的客人要比平日翻倍。”张先生是淄博当地一名出租车司机,他这样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阿明(化名)是淄博一家烧烤店的店主,这几年本地人吃烧烤的不少,但疫情的冲击也不小。从3月开始,阿明的烧烤店火爆起来。“突然3月就火起来了,我现在每天早上5点就要开始工作,每天卖出1万串烧烤那是常态,生意也是翻倍了。”阿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按照这样的情况,后厨已经不够人手了,可能最近考虑要招人。

  “疫情期间,我们酒店入住率能有50%就不错了,今年年初开始已经恢复到80%左右入住率,自从淄博烧烤火了之后,我们酒店的入住率一直在95%以上,周末都是100%满房。以前我们的客源有80%都是本地客人,但如今80%都是来自外地的烧烤客源,年龄集中在25岁~35岁。”全季淄博万达广场酒店店长穆美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地来吃烧烤的客人,酒店还推出了淄博特色小吃早餐。

  这些挑战不容忽视

  虽然淄博烧烤经济运作十分成功,但烧烤经济能否一直持续,还要看当地对于物价、服务品质和各方面接待的持续管控,如果出现价格大涨、品质下降或者服务不到位等,那么游客一定会“用脚投票”,所谓“烧烤经济”也仅仅是昙花一现。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在当地的观察,由于烧烤过于火爆,因此烧烤店排队等候时间过长,让人体验感不佳。比如下午4点多就要开始排晚餐的队伍,有时候为了吃一顿烧烤要换好几家店,因为排不上号。记者有一次吃完午餐已经是下午3点多,而4点多又要开始排晚餐的队伍了。有些烧烤店的口味也一般。

  还有一些颇有名声的景区或网红打卡点则是聚满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其中大部分都是周末来吃烧烤的客人,比如周村古城和钟书阁等。傍晚时分,第一财经记者看到在钟书阁门口已经排满了游客,由于人数过多,钟书阁只能采取限流措施,待一批游客出来后再放一批游客入场。记者排队约40分钟后进入了钟书阁。在排队过程中,还下起了大雨,游客们只能在雨中等待入场。

  这样的排队体验长久下去必然会消磨游客对于烧烤的热情。此外,近期有不少“进淄赶烤”的都是网红,他们大多是为了拍摄和直播,这类游客可能很难成为回头客。

  而一些免费景区,虽然做到了联动,但本身的吸引力还是不够。日前,第一财经记者来到梓橦山景区,果然很顺利地用高铁票换取了免费入园。但与烧烤店火爆的场景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景区相对偏远,景区亮点也不够,所以游客量并不多。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淄博烧烤火了之后,的确给景区输送了一些客源,但总体量还不大,接下来景区也会联动举办烧烤音乐节等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游客。

  此外,价格的管控也是重点。目前烧烤店的价格基本保持平价,但部分酒店周末一房难求且价格有所上涨。

  查询OTA平台后记者发现,由于淄博烧烤的火爆,因此淄博周末基本一房难求,且价格较之平日价有所上涨。比如周五和周六(4月14日和15日)淄博鼎成希尔顿花园酒店的豪华大床房1166元一夜,到了周日的价格则回落到606元一夜;淄博银座华美达大酒店豪华大床房周五和周六(4月14日和15日)600元一夜,周日则是559元一夜;如家商旅酒店(淄博高新柳泉路店)高级大床房周五和周六(4月14日和15日)分别为433元一夜和482元一夜,周日价格降至247元一夜;星程酒店(淄博火车站柳泉路店)高级大床房周五和周六(4月14日和15日)价为399元一夜,周日降到204元一夜。

  当地也注意到了挑战。淄博市场监管局4月16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要求,加强价格自律,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原则,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全市各级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宾馆酒店、饭店餐饮、交通运输、景点景区、烧烤商户等经营者的价格监测、监督检查和巡查力度、频次。对经提醒告诫仍然不整改的经营者,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从快从严从重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翻译

搜索

复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背后:多措并举打造文旅名片 将流量变“留量”

      本报记者 王 僖  近期,淄博烧烤频频出圈,带动山东省成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游的新“顶流”。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山东省“五一”假期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400%,其中,淄博市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800%,位居山东省第一。  连日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淄博、济南等城市发现,热度背后,是当地各项政...

    时间:04-14
  • “最火爆”五一怎么省钱? 去哪儿:打工人清晨狂刷低价票 大学生周末错峰特种兵

      从元旦火到现在的大理,大熊猫的故乡成都,因烧烤蹿红的淄博……五一未至,一些目的地已经火起来了。在去哪儿平台上,截至4月12日,国内热门城市五一机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热门城市五一酒店提前预订量较疫情前(2019年)增长4倍。高涨的旅游热情,也推高了出游价格。如何应对“五年最火爆”五一?打工人多方案比价,大学生特种兵...

    时间:04-13
  • 多地客流量大增 国内游市场亮点迭出

      多地客流量大增 网红城市频“出圈”  国内游市场亮点迭出   近期,随着气温升高,出门旅游的人逐渐增多,多地的热门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五一”假期临近,不少游客已着手预订相关旅游产品。“携程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五一”旅游前瞻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游订单已追平2019年,同比增长超7倍。  国内游市场一派红火,一...

    时间:04-12
  • 淄博烧烤火爆背后的“流量密码”

      谈起淄博,当地人总会为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而自豪:陶琉之都,数千年“炉火”不熄;老工业城市,中国近代工业发轫地之一。从上个世纪初期在博山发现铁矿煤矿开始发展工业起,淄博近现代工业历史已有120多年。然而前些年,淄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奋力转型,但年轻人仍不断流失。  近一...

    时间:04-12
  • 淄博烧烤火爆背后的“流量密码”

      谈起淄博,当地人总会为这座城市曾经的辉煌而自豪:陶琉之都,数千年“炉火”不熄;老工业城市,中国近代工业发轫地之一。从上个世纪初期在博山发现铁矿煤矿开始发展工业起,淄博近现代工业历史已有120多年。然而前些年,淄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奋力转型,但年轻人仍不断流失。  近一...

    时间:04-12
  • 第133届广交会临近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客流量攀升

      中新网广州4月11日电 (记者 蔡敏婕)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4月15日在广州开幕。广州边检总站白云边检站11日发布消息称,连日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出入境客流量不断攀升,广州白云机场口岸日均查验国际客运航班接近100架次。  第133届广交会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将全面恢复线下展,同时常态化...

    时间:04-11
  • 获客成本逼近千元,券商如何走出“买流量”困局?

      每经记者 陈晨  3月17日,中国结算公布2月新增投资者数量达167.68万,环比增长98.48%,而且这也是时隔4个月后,新增投资者数量再次突破100万。不言而喻,这与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复苏”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券商如何抓住市场契机,在线上或线下渠道精准获客,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但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

    时间:03-24
  • “五个一百”:让正能量成为网络上的“大流量”

      中新网3月19日电 (记者 宋宇晟)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早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本月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如何营造并维护一个美丽、...

    时间:03-19
  • 把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人气

      最近,四川、河南、广东等多地文旅局局长“披挂上阵”,走到镜头前,为家乡代言、为旅游助力,一时间圈粉无数。  对于文旅局局长们主动触网、跨界代言,认为接地气、有创意的声音有之;质疑质量不高、身份不妥的声音也有之。尽管颇受争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别出心裁的推介,的确带来了流量、形成了声势。不少原本“藏在深山人未识...

    时间:03-18
  • 负债620万啃馒头重新奋斗?对流量毒药必须严打

      在精密“算法”与粗暴“算计”的合围之下,还有多少真假难辨的故事在故意撩拨公共情绪?更进一步追问,当拙劣的故事被拆穿为事故之后,始作俑者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上出现许多号称“负债百万”的人,他们在成都街头啃着馒头,诉说个人不屈奋斗的故事。这类视频内容人设、文案和口...

    时间:03-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