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2023-04-13 13:58: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3日电 题: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中国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13日在北京发布《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占比与去年持平。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3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71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6%、36.5%和58.9%。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解读该公报时表示,2022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经济承压前行,总体平稳,展现良好韧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创新驱动成效凸显,绿色转型加快发展

  公报显示,2022年海洋产业总体平稳,发展潜力与韧性持续彰显。海洋传统产业实现平稳发展,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智能、绿色和深远海养殖稳步发展,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总体保持平稳;海洋油气产量继续平稳较快增长,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向深远海拓展;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实现较快增长,采矿装备技术进步加快,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沿海港口、海上油气等多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

  2022年,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较快增长,海船完工量、新承接海船订单、年底手持海船订单三大造船指标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海洋货运量实现稳定增长;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产量有所下降;海洋旅游业受疫情散发贯穿全年影响,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3%。海洋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增加值达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16.2%;海工装备制造业新承接订单金额比上年增长175.9%;一批海水淡化项目在浙江、山东、河北等地顺利投产,新增产能超50万吨/日。

  崔晓健说,展望2023年,虽然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但支撑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海洋领域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主体信心逐步提振,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恢复,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积蓄,海洋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绿色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取得新成效。(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 西藏清洁能源建设再获突破

      央视网消息:今天(3月18日),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正式宣布:自2021年底全面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时。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是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项目,总装机22兆瓦,风机建设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间。  三峡集...

    时间:03-19
  •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累计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

      今天(18日),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正式宣布:自2021年底全面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时。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是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项目,总装机22兆瓦,风机建设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间。  三峡集团西藏能投公...

    时间:03-18
  • 恢复居民消费重在强信心

      面对制约消费的不利因素,我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要增强信心,着重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让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  近期,关于“居民爱存钱是否将影响消费”的讨论再次多了起来,原因是今年1月份、2月份的居民储蓄保持增长。继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今年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6.2万...

    时间:03-18
  • 山西:科技赋能新老能源发展 助风电项目建设“减人增效”

      中新网太原3月15日电 (高雨晴 张雅茹)记者15日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下称“山西电建”)获悉,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陆上大型风机智能化吊装技术研究》等3项技术研究荣获科技成果奖,助力风电项目建设“减人增效”。  近年来,山西电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发展战略需求和业务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

    时间:03-15
  • 广西钦州港首批重大件风电设备顺利出港

      中新网南宁3月9日电 (黄艳梅 韦羽翔 蒋瑞卿)记者9日从广西海事部门获悉,近日,装载8根风电管桩的“千汇009”轮在钦州港大榄坪作业区顺利完成吊装,驶往广东阳江。这是钦州港重大件风电设备首次实现海运出港。  为保障该轮安全吊装和顺利出港,钦州海事局主动邀请货主、船方等相关企业座谈,详细了解此批风电设备运输船舶选择、...

    时间:03-09
  • 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 应用新领域不断拓展

      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应用新领域新场景不断拓展  新能源产业发展竞争力增强(产经观察·构建新引擎 制胜新赛道③)  本报记者 丁怡婷  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亮眼。历经多年深耕细作,我国风电光伏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光伏组件、...

    时间:03-01
  • 中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 应用新领域不断拓展

      风电光伏累计装机突破7亿千瓦,应用新领域新场景不断拓展  新能源产业发展竞争力增强(产经观察·构建新引擎 制胜新赛道③)  本报记者 丁怡婷  出口总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80.3%——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亮眼。历经多年深耕细作,我国风电光伏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

    时间:03-01
  • 国内海上风电建设再添新助力

      中新网2月28日电 题:国内海上风电建设再添新助力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近日,一艘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和一艘1600吨海上风电安装船建造签约仪式分别在上海和山东烟台举行,中国海上风电建设再添新助力。  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设计先进,机动性强,具备起重、运输、储存、居住等功能,设计长203米,型宽50米,型深18米,固定艉吊5000...

    时间:02-28
  • 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启运

    2月23日,由中海油建造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顺利起拖开航,由青岛驶往珠海,全程近1420海里,大约需要航行15天,随后该平台将从珠海运往相关海上油田海域进行安装。据了解,因该拖带船组操纵能力受到严重限制,为安全保障该平台航行安全,青岛海事部门派出“海巡05709”轮对平台出坞、压载和挂拖作业全程护航,保障拖带...

    时间:02-24
  • 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启运

    2月23日,由中海油建造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顺利起拖开航,由青岛驶往珠海,全程近1420海里,大约需要航行15天,随后该平台将从珠海运往相关海上油田海域进行安装。据了解,因该拖带船组操纵能力受到严重限制,为安全保障该平台航行安全,青岛海事部门派出“海巡05709”轮对平台出坞、压载和挂拖作业全程护航,保障拖带...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