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职场人养老规划调研:多数认同“养老要趁早” 储备财富最稳妥

2023-04-13 13:5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养老和退休”成为各年龄段职场人群关注和提早规划的课题。最新一项调研显示,六成受访职场人认同“养老要趁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已经开始养老规划,且多数受访者认为储备财富最稳妥。

  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23职场人养老规划调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职场白领对“养老”这件事的认知和态度,旨在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广大职场人和雇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未来”做好准备。

  参与调研的人群年龄段主要为“80后”(30.3%)和“90后”(49.7%),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1.2%。

  60%表示储备财富最稳妥

  养老意识决定了下一步养老行为规划,调研显示,六成受访职场人认同“养老要趁早”,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已经开始养老规划,26.7%已经配置相关产品。17%觉得养老虽重要,但是还早,暂时不考虑;10.3%表示“知行合一”并不容易,尚未付诸实践;也有8%的人处于消极状态,表示自顾不暇,很难顾及养老问题。

  养老方式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规划,本次问卷中询问了受访者认为最为可靠的养老方式。调研发现,提前进行自我储备是大多数选择的最为可靠方式,占比67.7%;选择“依靠政府退休金”和“继续工作”的占比分别达14.7%和14.6%;还有3%选择依靠子女。可见,职场人的养老意识在提升,并逐步将养老规划纳入投资计划。

  据调研,受访者养老投资偏好最多的依然是储蓄存款,占比达60%;其次,选择购买健康险(含重疾险、医疗险等)和银行理财的占比分别达48.3%和43%。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投资不同种类的养老产品,如养老基金(26%)、商业养老保险(24.7%)、终身寿险等分红返还类产品(10%),但仍有7%的人尚未进行任何养老储备。

  企业年金渐成留住员工手段

  中国现行的养老体系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由政府倡导、企业自主加入的企业年金和事业单位强制加入的职业年金保障计划构成;第三支柱则由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养老金融产品构成。

  在参与调研的人群中,近八成受访者已配置基本养老保险,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近年来,养老金第二支柱规模覆盖率稳步提升,企业/职业年金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调研称,30.7%的受访者所在单位为员工提供了企业/职业年金。得益于业务稳定,央企和国企采纳企业年金计划的比例更高(53.7%),其次是外企(34.5%)和政府机构(31.6%)。此外,一部分社会责任感高的大型私企也愿意利用年金来留住人才。

  2023年,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落地见效,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截至2022年末,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调研进一步分析开通账户原因,44.7%的受访者将其当作一种理财投资。30万-50万和50万-70万区间收入群体开通账户原因是享受税收优惠的占比分别为37.8%和45.5%,高于其他群体。10万及以下和10万-30万收入群体开通账户原因是强制养老储备的占比分别为42.8%和49%。

  “养老无忧”:“00后”最乐观

  关于职场人最担心的养老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养老金不足、生活质量下降(67%),“生活无忧”的安全感成为最基本的心理保障,分别有59.3%和54.7%的受访职场人忧心于医疗保健问题以及老年照护问题。其次,娱乐社交生活匮乏(36%)、缺乏亲友子女陪伴(33.3%)等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

  超四成受访职场人愿意存下年收入的10%-20%用于养老、退休、买房等“未来事宜”。此外,36.7%的受访者除了支付衣食住行等固定开销,用于储备的部分只能控制在总收入的10%以内。愿意拿出20%以上作为自己“退休专属钱包”的人群占比15%,也有4.7%的人选择不投资“未来”。

  攒够多少钱才能维持养老生活的体面,人各有异。调研称,近半数受访者认为达到退休前日常生活水平70%-80%的标准来做财务准备即可。进一步分析年龄差异,相较于其他年龄段,“70后”养老储备预期超过100万的比例最高(69%),其次是“80后”和“90后”。初入社会的“00后”新职人对于养老所需的预期储备数额较为乐观,56%表示攒够100万即可“无忧”。(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昔日戈壁荒滩 今朝果蔬飘香——新疆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从“春风不度玉门关”到一年四季各有花开;从白菜、土豆、胡萝卜冬菜“老三样”,到果蔬飘香、西出国门……近年来,新疆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助力、产业化运营使冬春蔬菜自给率大大提高,“疆”字号绿色有机果蔬走出了一条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天山南北建起大棚百万座  清明刚...

    时间:04-13
  • 海南自贸港里看活力·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吸引全球投资者

      央视网消息:4月13日,是我国宣布在海南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五周年的日子。作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之举,五年来,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更加开放、更具活力。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累计近1500亿元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五年来,离岛免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自贸港建设主打品牌。截至4月11日,海南自贸港离岛免...

    时间:04-13
  • 消博会上看消费·跨境供需对接 交易合作活跃

      央视网消息:第三届中国消博会正在海南海口举办,65个国家和地区带来4000多件消费精品。消博会在激发国内消费市场潜力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参展品牌 采购商数等核心指标均有提升  本届消博会不仅展览面积更大,参展国家更多,参展品牌、采购商数等核心指标都有提升。围绕绿色、健康、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

    时间:04-13
  • 打造“世界显示之都”,广州为什么行?

      在广州黄埔区的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有一条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这也是这家外资企业在韩国以外建立的第一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  在这条生产线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数据:全球有近一半的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产自广州。  OLED显示无需背光源,每个像素独自发光,面板厚度可以像...

    时间:04-13
  •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3.6%……最新出炉的首季金融统计数据亮点不少,呈现信贷供需两旺势头,释放出经济加快复苏积极信号。信贷投放靠前发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一季度我国广义货币(M2)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和人...

    时间:04-13
  • 驰骋的中欧班列,传递经济发展“春之声”

      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4186列、运送4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和28%。其中,3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488列、运送16.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1%和52%,自2020年5月以来连续3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驰骋的中欧班列,传递着经济发展“春之声”。  奔驰不息的背后,彰显的是蓬勃的中国经济发展新活力。截至目前,中欧班...

    时间:04-13
  • 安徽黄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安徽黄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吴慧珺、栾若卉  茶山遥望与天连,薄雾如纱罩翠田。春日时节,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镇,绵延起伏的茶山郁郁葱葱。  祁门红茶是中国传统的红茶珍品。历口镇是祁门红茶发源地,也是核心产区。  新茶上市正当时,位于历口镇的黄山市合一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

    时间:04-13
  • 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7.3%

      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一季度,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31.2%,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时间:04-13
  • 拟恢复按实际房租提取!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新政采纳公众意见

      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申请人租住本市商品房,每人每月提取公积金金额上限由1500元调整为2000元。提取金额上限提高后,普通家庭提供发票按实际房租提取的方式被取消。4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该征求意见稿已结束征集意见,将采纳公众提...

    时间:04-13
  • 转正!一季度我国外贸逐月向好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邹多为)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外贸再次展现“韧实力”。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累计增速由前2个月的同比微降0.8%转为增长4.8%,月度增速从1月同比下降7%、2月快速增长8%再到3月提升至15.5%,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逐月向好。  进出口分开看:出口5.65万亿...

    时间:04-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