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投身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2023-04-12 17:25:32

来源:经济日报

  从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出发,沿高速公路向北驱车40公里,经济日报记者来到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所在的亚特兰蒂斯小镇。伴随着旭日东升,不同肤色的员工们有说有笑地走进产业园,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

  海信集团和中非发展基金于2013年共同投资兴建的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如今已走过10年历程。10年来,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不仅提升了当地制造业水平,还将南非制造的家电推向全球市场,惠及千家万户。与此同时,海信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反哺当地社会,通过成熟健全的培训体系和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让更多南非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本土化运营

  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占地10万平方米,厂房面积3.24万平方米。走进宽敞明亮的厂房,只见流水线上,身着海信工作服的南非员工熟练操作自动化设备,一台台电视和冰箱就这样完成组装,准备销往各地。虽然手头的工作不能停,但员工们纷纷向记者微笑致意。

  明尼斯是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的“元老级”员工,十年来几乎在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工作过,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工厂还没安装设备的时候,我就来打扫场地了。”谈到十年前海信在亚特兰蒂斯建厂,明尼斯十分自豪。为何在海信工作这么长时间?明尼斯回答道,“因为我在许多部门工作过,一直能够学到新的技术、迎接新的挑战,这让我感觉很幸运”。

  目前,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给当地直接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机会,园区内70%的管理岗位由当地员工担任。明尼斯告诉记者,许多员工因为海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部分人还买了小汽车,“记得十年前,整个园区只有两辆汽车。现在,园区内停不下,大家都把车停到外面了”。

  工艺工程师牟兴是明尼斯的“师傅”。牟兴介绍说,中方工程师的工作是将海信中国工厂的生产流程制成图文并茂的说明,并悉心指导明尼斯这样的组长如何操作。接下来,组长们便各尽所能,完成对各自组员的培训工作,并及时反馈建议,优化、细化操作流程。“在我休假的时候,明尼斯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牟兴对自己的“爱徒”赞叹不已。

  除了老员工,记者还认识了一位加入海信不久的新人——34岁的汤姆。汤姆2021年加入海信,现担任电视生产车间主任,管理着30多名员工。在此之前,他已经在3家企业工作了十余年。谈及海信与当地其他企业的不同时,汤姆表示,海信是一家注重效率和质量的公司,刚来工作时,新员工会得到充分培训。“交接工作的同事会确保你能百分之百地完成新的工作,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因此工厂的生产效率很高。”

  “当地人管理当地人”的本土化运营模式,兼顾了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既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当地人才,又减少了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工作理念冲突,使得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的员工团队较为稳定,推动海信在南非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产能持续提升

  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的投产,让南非民众提到海信品牌时更觉亲切。“南非制造”的海信家电因其品质较高、价格适中,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南非名牌”。

  与此同时,海信也针对南非市场积极研发当地民众喜爱的产品,提高当地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当地女士喜欢在做饭时照照镜子,海信便推出黑色镜面冰箱;当地人爱喝冷饮,海信便在冰箱冷藏室植入冰水盒,并在冰箱外设置接水装置;当地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海信便研发手机应用程序,使手机与智能电视联动起来。

  目前,海信家电在南非的市场占有率在20%至30%之间,持续占据领先地位,在部分月份甚至能达到行业第一。在中南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的年产能已达到电视100万台、冰箱50万台,相关产品已进驻南非8000多家门店。2022年海信南非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共在当地缴纳税款8.38亿兰特(约合3.3亿元)。

  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的成功也拉动了当地上下游产业发展。在电视和冰箱的生产、打包等环节,海信越来越多地使用本地产品,这既为企业节约了远距离运输原材料的成本,又惠及了园区周边的配件企业。此外,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还为物流、回收、安保、保洁等配套行业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机会。海信与当地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同频共振,在当地经济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海信也从中获得了更优质的配套服务。

  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所在的亚特兰蒂斯是老牌工业区,因技术滞后曾一度陷入衰败,当地失业率和犯罪率随之攀升。海信的入驻为亚特兰蒂斯带来了新的生机。2018年6月份,南非政府将亚特兰蒂斯升级为国家级特别经济区,许多来自欧洲的跨国制造企业也相继入驻亚特兰蒂斯,为当地奠定了电子、电器产业集群区的新格局,也为税收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在扎根南非市场的同时,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还持续提升工厂产能,其生产的电视和冰箱销往十余个非洲国家,满足了更多国家消费者的需求,也为南非带来更多外汇收入。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4月份,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生产的冰箱开始向英国市场交付,这不仅是“南非制造”的海信家电首次出口至欧洲市场,也是整个南非家电制造业首次批量向欧洲出口产品,标志着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的产品生产质量达到更高水平。

  履行社会责任

  海信给南非带来先进的家电制造技术,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协同发展。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海信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各类公益活动融入和反哺当地社会,获得南非社会的赞赏。

  海信连续多年为南非敬老院、儿童医院、孤儿院、残疾人组织等机构捐资捐物,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海信还在南非贫困地区学校设立海信奖学金,培训了千余名农村失业青年,并与亚特兰蒂斯中学合作建立了海信南非技术研发培训基地,帮助当地青年掌握一技之长。

  新冠疫情期间,海信南非公司向南非一家医院的儿科捐赠了两台大型专业冰箱,用于储存儿童药品与食物,帮助患儿们在南非“全国封锁”期间渡过难关。海信还向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家新冠病毒检测机构捐赠了防疫物资以及电视、冰箱、微波炉等电器,支持医护人员工作和生活。

  此外,海信还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节能环保产品,并连续多年赞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绿色环保奖项。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也坚持使用清洁能源,在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守节能环保原则,减少工业生产对南非当地环境的影响。

  中国家电品牌海信在南非投资建厂,在非洲和全球市场实现了更大发展,也为南非经济带来更多机遇。海信与南非开展产能合作的故事,是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成功范例之一。期待海信等广大中国企业继续扎根非洲,通过互利合作提供更多先进技术、宝贵资金和就业机会,为非洲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 (经济日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培育乡村工匠 64名米粉师傅“打擂”秀绝活

      中新网桂林4月11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乡村工匠(米粉师傅)职业技能试点比赛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广西)座谈会11日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来自广西各地的64名米粉师傅现场打擂台,比拼职业技能。图为比赛现场。 杨志雄 摄  此次活动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桂林市...

    时间:04-11
  • (两会声音)“老钱师傅”话志愿服务 共富路上社会组织大有可为

      中新网宁波3月1日电(记者 林波)“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客户经理钱海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切口”里有“大民生”,社会组织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大有可为。  钱海军是慈溪市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自1999年成为社...

    时间:03-01
  • “技能+”复合型家政“老师傅”走俏

      阅读提示  随着家政服务需求的细分和不断更新,出现了诸如冰箱消毒、地暖清洁、新房开荒等新的服务项目。对此,从业者既可以从细分需求中寻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及时接受培训、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专家建议,从业者应全方位提升技能水平,并尽可能选择员工制家政企业。  拔掉电源、拿出冰箱内食品、内部除冰后,用专业药...

    时间:01-06
  • 绿色发展,助力“双碳” 康师傅荣获人民企业社会责任绿色发展奖殊荣

      12月24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2022年度人民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获奖名单。其中,华为、茅台、康师傅、工商银行、可口可乐等多家知名企业榜上有名。2022人民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  其中,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凭借无标签产品、碳中和茶饮料以及茶饮料碳足迹/碳中和团体标准胜出,与其他1...

    时间:12-25
  • 广东评选30名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

      中新网广州12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13日,50名来自广东全省各地的五星级“粤菜师傅”名厨候选人在线上展开对决,展示粤菜烹饪技艺。评委们则在线...

    时间:1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