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信银行信用卡践行“新零售”发展战略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3-03-24 15:4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24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根据年报及业绩发布会介绍,2022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进“新零售”发展战略,信用卡业务稳中求进,各项指标保持韧性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660.2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5.21%;信用卡贷款余额5,104.67亿元。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27,922.63亿元,同比增长0.44%;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98.23亿元,同比增长1.18%。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以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为前提,充分发挥信用卡作为金融供给侧和消费需求侧“连接器”的作用,为消费势能的持续释放注入新动力,增进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2022年受全国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整体经济环境和消费市场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月—12月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同比下降0.2%。在此背景下,中信银行信用卡保持新增获客量、交易量、业务收入等各项经营指标的同比正增长。同时,通过优化调整风险策略,该行信用卡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05.20亿元,不良率为2.06%,较上年末微升0.23个百分点,处于行业较优水平。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确定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2022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践行总行“新零售”发展战略,围绕“五主”客户关系定位及“三全”经营方略,深入构建信用卡“生态化、数字化、轻型化”新模式;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践行国企社会责任,以教育帮扶支持乡村振兴,为城市碳普惠建设研发“中信碳账户”,率先迈向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布局 零售融合释放动能

  今年3月,银保监会召开会议指出,要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2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围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助稳经济的金融宗旨,充分发挥拉动个人消费信贷增长“主力军”的作用,以“新零售”发展战略为牵引,布局生态场景,深耕“五主”客户经营,构建特色产品体系,优化消费信贷投放,为广大用户打造“生活+金融”一站式信用卡金融服务生态。

  首先,中信银行信用卡全方位布局战略合作伙伴,构筑多元消费生态,积极拓展商旅、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生态场景,创造增长新空间。围绕商旅场景,中信银行发行万豪旅享家联名信用卡、升级中信银行国泰航空联名卡,持续拓展“商旅+”生态体系,夯实业内商旅客群体系领先地位;同时,把握消费线上化趋势,积极布局排名前20的互联网头部平台,深化与支付宝、财付通、京东、抖音等平台合作,其中7家平台的获客产能居同业首位;发行首款新能源车主专属信用卡“中信银行i车信用卡”,推出购车分期产品,围绕车主客群打造动卡空间APP“友车”经营平台。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线上渠道新增客户量同比增长超过20%,商旅客群有效客户数达1,577.10万户。据介绍,随着今年商旅场景的恢复,出行消费增长趋势显现,今年2月,该行信用卡的商旅场景消费同比提升7%,消费势能进一步释放。

  其次,围绕全行的“新零售”战略,中信银行信用卡贯彻以“五主”为核心的客户经营策略,紧扣信用卡在“主结算”、“主活动”、“主融资”、“主服务”等方面的客户关系定位,加大零售融合力度,扩大包含借贷双卡客户在内的客户规模。其中,2022年,该行的分行渠道信用卡获客量创新高,独立获客占比达到21%,借贷双卡客户规模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信用卡作为入口级产品,为全行零售千万级“五主”客户经营贡献力量,实现“新零售”战略下借贷场景打通,助力零售客户的AUM增长。

  在交易经营层面,中信银行信用卡开展精细化客群经营,多措并举拉动交易增长。面向存量客户,中信银行信用卡迭代升级“9分享兑”“9元享看”“精彩365”三大品牌活动,与总行零售板块联动开展“虎虎生威”整合营销,参与客户达到237万;通过优惠、分期和积分立减等活动开展线上经营,年内网络交易笔数占比近90%。面向增量客户,完善新客户的用户体验旅程,新户端绑卡率及户均交易显著提升,超过70%新客户在激活环节完成快捷支付绑卡,实现户均年均交易提升7%。

  此外,为满足细分客群的多元化需求,中信银行信用卡构建特色产品体系。针对年轻客群特性,2022年推出虎虎生威卡、新国风七色卡、梅西万事达卡等“颜”卡系列产品,深化年轻客群的经营,新增获客同比增长14%,交易额同比增长24.5%,累计发卡量超过1,000万。针对女性消费偏好,该行持续深耕“魔力卡”系列产品,累计发卡量超过1,000万。同时,面向宠物客群的经营成效显现,年内交易额同比增长11%。

  信用卡是消费信贷的“主力军”,在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稳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信银行信用卡紧扣用户真实消费需求,积极发挥结算、融资的金融功能,通过消费信贷合理投放,让持卡人“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2022年,该行信用卡账单分期规模同比提升8%,达到历史新高;在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领域布局分期场景,全年场景分期规模增幅超过300%;持续丰富产品货架,推出中信银行圆梦卡、乐Hui卡等多款分期产品,开拓增量市场

  2022年,中信银行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从信用卡业务全场景出发,为客户全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财富管理、年费及会员增值业务等产品体系上予以丰富配置,持续提升轻资本业务势能。围绕总行新零售的“主投资”客户关系定位,打造信用卡财富管理特色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理财、基金、保险等资产配置服务,2022年理财销售额同比提升93%。同时,优化年费经营策略,保持年费收入领先优势,深化增值业务会员模式经营,持续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轻资本收入在收入总额的占比超过25%。

  科技引领 数字化赋能提质增效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其中特别强调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中信银行信用卡贯彻“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领先优势,筑牢金融科技底座,实现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提质增效,科技创研能力增强,自主自控进程有效推进。

  在平台运营方面,数字化赋能服务效能提升。中信银行信用卡5G全IP服务平台实现了对综合运营提效赋能,覆盖客服、电销、授信等6大远程运营全场景,客服坐席平均日处理量同比增长105%;整合AI智能辅助技术应用,实现坐席综合服务效能提升10%。

  在产品营销层面,数字化赋能实时精准营销。中信银行信用卡通过AI外呼机器人实现智能化语音交互,实现对长尾客群的经营覆盖,全年AI外呼规模相当于节约人力5,500人。基于实时数仓实现事件营销“实时”毫秒级触达客户,已挖掘110+产品营销、交易促动等场景关键事件。依托AI技术及客户营销模型,构建覆盖全量客户的画像标签,基于5G全IP服务平台,开展千人千面精准营销,提升服务及营销效能20%。

  在用户体验层面,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中信银行信用卡基于VR和AI技术,在动卡空间APP内上线沉浸式3D场馆“动卡元空间”,构建数字时代信用卡智慧生活新体验,该创新成果亮相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迭代上线动卡空间APP9.0版本,构建智能化“生活+金融”一站式新平台,助力用户获享美好金融体验,截至报告期末,动卡空间APP启动月活突破1,759.34万户,同比提升8%。

  2022年,中信银行信用卡持续强化科技创研能力,新增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3件,AI发明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5件;高标准落实信创工作,完成核心系统换芯比例达39%,自主编译及掌握33个开源组件,提升自主自控能力。

  绿色金融 推动绿色消费转型

  近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2022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下的发展规划,落实中信集团“两增一减”低碳发展战略,业内率先首发上线个人碳减排账户——“中信碳账户”,是在该行绿色金融体系下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围绕城市的碳普惠机制建设,通过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以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让绿色消费行为数字化、可视化、资产化和价值化,从而引导社会公民的绿色消费转型。

  “中信碳账户”通过迭代升级,中信银行借记卡、信用卡用户及其他银行卡用户,均可通过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动卡空间APP注册开通,支持全民开户;目前已累计实现9个金融场景碳减排量核算,让消费者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碳账户”开户量68.10万,累计减排536.52吨。“中信碳账户”自上线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成功入选首届《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2)》标杆案例,该行获评生态品牌认证;凭借在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方面的突出表现,获评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办的“第三届IFF全球绿色金融奖”之创新奖。

  金融为民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信用卡服务与民生消费息息相关,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中信银行信用卡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履行社会责任。2022年期间,积极开展疫情纾困、服务新市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项金融服务工作,同时,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传递中信温度。

  2022年期间,中信银行信用卡持续深耕“爱·信·汇”平台建设,发行“中信银行公益信用卡”,升级“爱信账户3.0版”,累计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校捐赠200间“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及配套课程,以教育帮扶支持乡村振兴。凭借在服务乡村振兴、专注基层教育帮扶、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荣获深圳第十六届金融风云榜“年度乡村振兴典范奖”。

  中信银行信用卡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引领,针对2022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迅速部署新规要求下的业务调整,截至年末,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而言,首先,积极推进活跃客户、睡眠客户经营,持续保持睡眠卡低于20%的目标;第二,新发卡授信方面,严格落实刚性扣减要求,授信审批和调升授信额度方面,扣减累计已获得其他机构信用卡授信额度;第三,“分期手续费”调整为“利息”,通过协议、网页、账单、价目表、营销话术等各类形式,充分披露产品的年化利率(单利)值及分期违约产生的相关费用提示,并通过系统实现分期业务规范管理;第四,规范合作机构管理,通过完善合作机构准入、退出标准及审批程序管理制度,加强名单制管理。

  据介绍,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将积极落实《通知》各项新规,把握市场发展新机遇,积极推动业务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3年以来,全国消费市场逐渐回暖,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元,同比增长3.5%。中信银行信用卡紧抓消费复苏机遇期,今年1月,因时因势推出“兔年开门红”新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红包派送、返现立减等方式增进消费,累计送出红包超过1000万个,覆盖餐饮商超商户超11,000家门店,消费笔数环比2022年12月增幅达96%,吸引超860万人次参与,为消费复苏注入新动能。

  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将紧抓消费趋势向好的机遇,围绕“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发展思路,聚焦激发消费活力、增强消费信心,拓展惠民、便民消费场景,充分发挥信用卡作为提振消费与服务实体经济的“连接器”作用,以穿越周期的定力,致力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传递“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贸易和投资风险防控法律实务丛书》在渝首发

      中新网重庆3月13日电 (记者 刘相琳)《“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贸易和投资风险防控法律实务丛书》13日在西南政法大学首发。该丛书于2020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2021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贸易和投资风险防控法律实务丛书》包...

    时间:03-13
  • 广东广州: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建设如火如荼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明珠湾区横沥岛尖东侧,是大湾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项目主要包含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服务酒店、政要公馆三个部分,总用地面积约20.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58万平方米。陈志强摄(人民图片网)...

    时间:03-09
  • 广东广州: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建设如火如荼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明珠湾区横沥岛尖东侧,是大湾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项目主要包含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服务酒店、政要公馆三个部分,总用地面积约20.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58万平方米。陈志强摄(人民图片网)...

    时间:03-09
  • 国家发改委:要建立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提高制造业贷款投放的可持续性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召开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监测培训暨现场会。  会议要求,各方面要察实情、出实招,努力开创2023年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新局面。要继续做好项目推送,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探索建立地方...

    时间:03-02
  • 央行: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

      中新网2月24日电 24日,央行网站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报告明确,密切关注重点领域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进一步深...

    时间:02-24
  • 支付宝2023春节观察:回家过年带动返乡消费

      欧阳剑环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1月27日,支付宝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观察显示,居民消费热情加速回归。截至2023年1月25日的春节假期数据显示,小城经济、家庭出游、出门逛街、跨境游、景区慢直播都火了,消费实现翻倍增长。   具体来看,一是返乡过年回来了,小城经济又火了。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春运表现出强劲复苏势头...

    时间:01-29
  • 国资委:加大能源粮食保供 做好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中新网1月13日电 (中新财经 刘阳禾)1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总结了2022年国资国企工作,并明确2023年重点任务。  国企改革成效明显 1-11月国企营收同比增长8.1%  会议指出,截至2022年11月底,地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广大国有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01-13
  • 支付宝首次发布助实年报:数字造节拉动消费650亿、降费让利百亿

      实体兴,经济兴。为推动经济加速回暖,2020年疫情发生后,各地政府、平台等多方助力为实体经济纾困。1月10日,支付宝平台公布了《2022支付宝助力实体年度报告》,展现了一年来,支付宝用“3个百亿级助力”帮服务业恢复经营、加快复苏,包括向小微商家降费让利超100亿、两场平台消费节累计拉动消费近650亿、开放近200亿免费流量帮实体...

    时间:01-10
  • 浙江: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新网杭州1月9日电(张煜欢)9日,浙江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该省将深入开展房地产稳进提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提升住宅品质,同时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应柏平在会上介绍,2022年浙江各地因城施策...

    时间:01-09
  • 过年可以发数字人民币红包了,支持微信、支付宝多平台发放领取

      日前,数字人民币App迎来一次重要更新,增加了“专属头像”和“个人红包”功能。与微信、支付宝红包有所不同,数字人民币红包可在微信、QQ、支付宝等多个平台发放领取。  第一财经记者打开数字人民币App发现,“服务”页新增“现金红包”选项。与“消费红包”由政府、企业等单位发放、有指定使用条件、无法存回银行账户不同,现...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