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今年以来险企“补血”超340亿元 数百亿元补充资本“在路上”

2023-03-21 17:00: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冷翠华

  沉寂了超半年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发行,最近再次热闹起来。近期,3家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陆续发行完毕,总发行规模达93亿元。同时,还有1家保险公司成功发行永续债,加上今年以来陆续获批的股东增资,险企今年以来已补充资本约340.18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受限于多种因素,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补充资本还面临较大难度。一方面,险企需要积极利用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另一方面,险企也需要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利润留存等提升偿付能力。

  险企多措并举

  补充资本

  上述3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及1家险企发行永续次级资本证券,均发生在3月份。

  具体来看,3月3日,太平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发行13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3.88%;3月9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保产险”)发行70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3.72%;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利安人寿”)3月10日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4.60%。此外,港交所信息显示,中国太平近期发行20亿美元(约137.7亿元人民币)永续次级资本证券。

  债券发行将直接大幅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例如,利安人寿债券发行公告显示,根据测试,债券发行后,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可上升13个百分点;而太保产险表示,债券发行后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可上升26.79个百分点。

  根据相关政策,保险公司还可以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永续债可用于补充核心二级资本,可同时提升险企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因此,即便其受到“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限制,业界仍然认为永续债是险企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截至目前,除了中国太平已经发行永续债外,还有险企也正推进永续债发行计划。

  除了发债外,保险公司还积极推进股东增资。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同意太保产险增加注册资本4.78亿元、阳光保险集团增加注册资本11.5亿元、中国人寿财险增加注册资本90亿元、爱心人寿增加注册资本3.2亿元。4家保险公司共获得增资109.48亿元。

  事实上,目前还有多家险企的发债申请已经获得银保监会批准但尚未发行,如太保产险获准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中邮人寿获准发行不超过80亿元等,此外,据了解,多家险企正积极推进增资工作。由此来看,全行业还有数百亿元补充资本“在路上”。

  偿付能力下滑

  催生资本补充需求

  根据银保监会2月份召开的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去年第四季度末,纳入审议的181家保险公司中,16家被评为C类,11家被评为D类,这意味着27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占比14.9%,不达标公司较此前有所增加。这些不达标险企大多有补充资本的需求,部分险企还急需提高风险综合评级等级。同时,从已披露去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险企看,70%以上的险企出现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险企偿付能力下滑有多方面原因。从行业发展看,近几年,人身险行业重疾险发展持续承压,财产险行业责任险赔付率上升压力较大,险企盈利更难,也不易通过利润留存实现资本补充。从监管政策来看,偿二代二期工程于2022年一季度正式实施,部分险企偿付能力将受到一定冲击。例如,太保产险在债券发行公告中提出,去年三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2%,分别较2021年末下降70个百分点和66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是在偿付能力二期规则下,保险风险取消了一期规则下超额累退,市场和信用风险增加了穿透规则,并调整了各个投资资产的风险因子,导致公司最低资本大幅增加。

  近两年“补血”呈现

  供需不匹配特点

  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资本补充需求大,相应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以及股东增资金额就会增加,以满足险企更好发展需求。而从实际情况看,近两年,尽管险企的资本补充需求大,发债增资额却不升反降,呈现出供需不匹配的特点。

  纵向来看,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保险公司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780亿元、589亿元、211.5亿元,下降之势十分明显。同时,从去年7月份利安人寿成功发行1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后,险企发债出现了超半年时间的“空窗期”。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2》中表示,保险业资本供需不匹配将导致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资本压力增大。从需求端看,保险业对资本的需求持续增加;从供给端看,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外部资本供给减少,表现为增资发债金额下降、非上市保险公司牌照热度降低等。

  龙湾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陈辉表示,从险企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看,股东增资受增资意愿、增资实力、对保险业未来发展的预判等多种因素影响;发行债券是相对方便的资本补充方式,但对信用评级、净资产规模等有相应要求,目前部分险企已获批的发债额度用尽。近年险企发债难度有所提升,规模有所下降。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险企提升偿付能力,在定量指标方面,除了用好发债等方式外,险企还要走资本集约型发展路径,充分评估不同业务结构和不同投资策略的风险回报水平,优化资产配置,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在定性指标方面,险企要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结果。(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年专项债额度新增3.8万亿,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或加量

      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备受关注,中小银行仍是一大焦点。  过去3年,作为地方弱资质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支持方式,中小银行专项债平均占专项债总额度5%左右,整体发行进展已经过半。2023年,专项债新增额度为3.8万亿元,叠加前期结余可用额度,略高于去年实际发行额度。从各地2023年财政预算报告来看,使用中小银行专...

    时间:03-08
  • 资本补充需求旺盛 上市银行多渠道“补血”

      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关于“光大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第三次提示性公告,上市银行可转债进一步受到市场关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目前市场上共有19只上市银行可转债,整体来看,上市银行可转债的转股率偏低。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银行可转债转股率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可转债资本补充能力有限。在监管层重视金融业资本管理的背...

    时间:02-21
  • 市场回暖券商嗅到业务扩张良机 年内已发债“补血”近1500亿元

      本报记者 周尚伃  开年以来,券商融资“补血”需求不减,除了股权融资外,券商已通过发行公司债(包括次级债)、短期融资券合计募资1499亿元,同比增长8%。  对此,东兴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嘉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募资方式是互补的,需要付出的分别为股权和利息,此外资金久期...

    时间:02-15
  • 险企开年忙“补血” 中小险企资本补充难度大

      记者 冷翠华  2023年开年以来,有保险公司的增资和发债事宜获得银保监会批复,相关险企的资本金将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还有诸多险企正在推进增资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整体来看,险企的资本补充需求旺盛,但目前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整体增资和发债难度较大。  国寿财险注册资本  跃升至财险公司第一位  1月10日,银保监...

    时间:01-13
  • 地方债发行再提前 财政稳经济 新年早加力

      新年首周,青岛市率先发行212.6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拉开2023年地方债发行大幕,时间上比2022年又早了一些。而根据近期多地公布的发行计划统计,一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地方债将继续靠前发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

    时间:01-09
  • 2022年国债发行近9.7万亿元 专家预计2023年发行规模或适度扩大

      记者 包兴安  2022年国债发行规模大幅增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全年国债发行规模达96916.97亿元,同比增长42.6%。专家预计2023年国债发行规模会适度扩大。  1月6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储蓄国债发行额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表示,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以下简称“承销团成员”)应当在获得的发...

    时间:01-09
  • “补血”需求旺盛 险企密集增资

      陈露 见习记者 吴杨  2023年首笔险企增资批复落地。1月3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爱心人寿变更注册资本及股东的批复,批准爱心人寿注册资本从17亿元增加至20.2亿元,由北京新里程健康认购新增注册资本3.2亿元。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超过20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机构的注册资本变更方案已获银保监会批复,...

    时间:01-05
  • 2023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将启幕 青岛率先发债

      作者:陈益刊  为了稳经济,2023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在本周开启,这也拉开了今年预计超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序幕。  近日,青岛市财政局发布了两则通知,将在1月6日公开发行今年当地政府专项债券(一期至十期)和一般债券(一期),总规模合计212.6亿元。厦门市财政局也发布通知,计划在1月9日公开发行14亿元一般债券。  另外,已...

    时间:01-03
  • 年内公司债发行逾3万亿元 债券创新品种不断涌现

      记者 包兴安  今年以来,公司债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共发行公司债3648只,发行规模合计30940.55亿元,同比下降9.3%。从品种看,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券等品种相继推出,为特定领域精准引入资金活水。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

    时间:12-29
  • 满足用户多样化保障需求 “健康福”终身重疾险入选蚂蚁保“金选”

      12月27日,由人保健康推出的“健康福·终身重疾险(升级版)”(以下简称“健康福终身重疾险”)在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上线。凭借着保障范围广、性价比高等特点,这款产品入选了蚂蚁保“金选”。“健康福·终身重疾险在互联网保险代理平台蚂蚁保上线  此次入选“金选”的健康福终身重疾险最高保额50万元,保障范围涵盖125...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