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央行超预期降准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2023-03-18 07:13:3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 琪

  降准“靴子”落地。

  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消息,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走势,但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稳固,适时采取降准措施向金融体系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助于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预期之外,情理之中

  此次降准颇为超出市场预期。今年3月3日,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这一表述让市场对降准的预期大幅升温。不过,在央行于3月15日超额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后,市场又普遍认为短期内降准预期兑现的可能性降低。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今年前两个月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出现好转之际,央行打出MLF超额续作和降准的组合拳,此举在市场预期之外。”

  对此,李奇霖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经济稳增长压力犹存;二是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运行中枢抬升、资金利率波动加剧;三是当前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存在结构性压力。为了使信贷增长有一定的持续性,降低信贷投放的波动性,有必要通过降准的方式弥补流动性缺口。

  “从近期公布的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向好,但仍处于持续恢复态势,需要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回暖提供更多助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再结合易纲的表述来看,此次降准既在市场预期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估计将向银行体系释放长期资金5000亿元至5300亿元,每年为银行节约成本56亿元至60亿元。

  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

  央行在超额续作MLF的同时,通过降准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无疑有助于缓解资金面紧张态势。同时,这也将直接增强银行放贷能力。

  “本次降准释放稳货币信号,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为推动经济回升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王青表示,今年以来,信贷市场供需两旺,推动前两个月新增信贷强劲增长。本次降准落地后,将在流动性方面直接支持银行信贷投放,满足经营主体信贷需求。预计3月份新增信贷有望保持较大规模的同比多增态势,其中企业贷款将继续成为多增主力;伴随楼市逐步企稳,居民消费较快反弹,居民贷款也有望出现回升势头。

  与此同时,降准能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温彬称,近几个月来,虽然MLF延续加量投放,但价格偏高,不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在当前银行业负债成本承压、净息差持续收窄至历史低位的情况下,央行适时降准,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实体融资需求,稳经济、降成本,并有效缓解银行负债和经营压力,增强经营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降准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利好。“1月份至2月份房地产销售、投资、新开工等指标全面改善,但仍为负增长,未来恢复仍存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仍需政策加力护航。”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降准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满足房企和居民的合理融资需求。

  于资本市场而言,李奇霖认为,此次降准有助于抬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利好股票市场

  短期内降息必要性不高

  随着降准落地,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受人民币汇率、其他主要经济体加息空间与节奏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制约,以及目前经济形势向上向好、社会预期稳定、发展信心提振等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短期来看降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高。”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王青认为,降准落地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朝着宽松方向调整,短期内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较小。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政策工具,降息往往发挥“雪中送炭”作用,无论我国以往的货币政策操作还是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都极少在经济进入回升过程后,通过实施降息助力经济更快上行。因此,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央行指出,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金证券赵伟团队认为,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下,结构性引导或是未来政策重心。央行在2月份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或指向稳增长财政加力、货币配合,更加侧重结构性引导。

  “本次降准在推动银行继续以较低成本向市场主体提供更多信贷支持的同时,也释放了引导经济较快回升的明确信号。这意味着在当前物价形势稳定的背景下,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GDP增速较快反弹。”王青表示,本次降准还表明,在通胀稳定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有充分条件保持独立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三问中国央行年内首次降准:时机选择、作用效果、政策走向

      (经济观察)三问中国央行年内首次降准:时机选择、作用效果、政策走向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2023年的首次降准来了。中国央行17日发布消息称,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为何选择...

    时间:03-17
  • 中国央行降准 楼市“小阳春”有望延长

      (经济观察)中国央行降准 楼市“小阳春”有望延长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信号,部分城市迎来“小阳春”之际,中国央行宣布年内首次降准。观察人士认为,眼下恰逢楼市恢复的关键时期,央行降准对楼市信心恢复、房企融资改善等都有促进作用,楼市“小阳春”有望延长。  中国央行17日宣布,将于3...

    时间:03-17
  • 中国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17日发布消息称,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其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据悉,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

    时间:03-17
  • 央行: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央行网站17日消息,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央行...

    时间:03-17
  • 欧洲央行利率前景不确定性大增

      新华社法兰克福3月16日电 (国际观察)欧洲央行利率前景不确定性大增  新华社记者邵莉  欧洲中央银行16日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欧洲央行连续第六次大幅加息,但不再明确承诺进一步加息。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银行业一系列风险事件使欧洲央行利率前景不确定性大增,未来该央行...

    时间:03-17
  • 连续加息 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经济增长间进退两难

      欧洲中央银行当地时间3月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自本月22日起,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3.50%、3.75%、3.00%。  欧洲央行自去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已连续六次大幅加息,共计加息350个基点。  欧洲央行在遏制通胀与经济增长间进退两难  观察人...

    时间:03-17
  • 无惧瑞信危机,欧央行宣布加息50基点,美联储跟不跟?

      作者:胡弋杰 ▪ 葛唯尔  在银行业风暴向欧洲蔓延之际,欧洲央行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如期推进。欧央行表示,预计通胀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过高水平,因此作此决定,以确保通胀率及时回归到2%的中长期目标。对于近期的银行业风波,欧洲央行表示正密切监测当前的市场紧张局势,随时准备在必要时作出反应,以确保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和...

    时间:03-17
  • 央行3月17日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央行网站17日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3月1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图自央行网站搜索复制...

    时间:03-17
  • 央行召开2023年内审工作电视会议:要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16日消息,3月13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内审工作电视会议。传达落实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内审工作成效,研究部署2023年内审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要围绕中央有关金融工作的要求开展审计监督,深化货币政策操作、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审计,促进完善机制、规范管理...

    时间:03-16
  • 央行连续4个月超额平价续做MLF 专家:短期降准降息迫切性不高

      本报记者 刘 琪  面对本月到期的2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选择加量续作。3月15日,央行开展4810亿元MLF,操作利率维持2.75%不变。对冲本月到期量后,MLF实现净投放2810亿元,创2021年以来单月最多。截至本次操作,央行已连续4个月超额平价续作MLF。  “3月份MLF延续加量续作,源于年初两个月信贷持...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